打开学生学习之门的钥匙,探究数学教学新思路

2021-05-24 22:55:58陈辉
南北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方法兴趣创新

陈辉

【摘    要】《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學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这就要求数学教学从内容到方法要更贴近学生,尽可能顺应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不断地触发他们的兴趣点,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关键词】兴趣  学习方法  创新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055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是动力的源泉,要获得持久不衰的学习数学的动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得法、导入有趣,就能将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散放的心很快吸引到课堂学习的目标上,就能激发他们听课的情绪,取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先播放课前准备的视频:喜羊羊和美羊羊要去图形王国,在路上看见了一个正方形的路和一个长方形的路。请学生猜一猜喜羊羊和美羊羊他们哪一个走的路程比较长?整节课以喜羊羊和美羊羊的路程展开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这样通过学生喜爱的动画故事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设置悬念,培养兴趣,激活思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指导学法,打开学生学习之门的钥匙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通过全班交流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方法。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例如,在教学“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先让学生量出边的长度,观察边的长度,发现边长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动笔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再进一步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利用对周长概念的理解,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它们的周长,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算式的方法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样通过求长方形、正方形卡片周长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发生,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鼓励质疑,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新发现、巧思妙解及时褒奖、推广,能激起学生不断进取、努力钻研的热情。开展质疑教学对学生今后独立创造数学新成果很有帮助,也是培养数学探索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学生通过不同方法总结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后,教师可以有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梯形和其他图形的联系设计题型:梯形的上底缩小到一点时,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这时面积公式怎么变化?当梯形的上底增大到与下底相等时,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这时面积公式怎么变化?当梯形的上底增大到与下底相等,并且两腰与下底垂直时,梯形会变成什么图形?面积公式怎么变化?从这几个公式的联系,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可以通过梯形的面积解决长方形的面积,因为直角梯形的上底=下底,就是长方形的长,梯形的高就是长方形的宽,2个上底乘高除以2相当于长乘宽。这时教室里面一下子就炸开了锅,有的学生说梯形的上底等于0时,它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所以可以运用梯形的面积解决三角形的面积;有的学生说,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也可能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个底乘高除以2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这样的设计教学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向高潮,通过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其他图形,让学生体会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从中培养了学生构建知识系统的能力和知识迁移及综合整理的能力。

四、引导创新,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学生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都乐于参与且充满情趣的活动。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的估算加法”时,教师可以提问:一个微波炉328元,一个电风扇要184元,妈妈带了500元钱去买这两种商品,钱够吗?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是“四舍五入”的方法,都是把328看成300,184看成180,300+180=480(元),480元<500元,所以妈妈带500元钱买这两种商品够了,只有几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说,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钱多带一点没关系,如果带少了人家就不卖给你;有的学生说,如果328接近330,把328看成330,184接近180,把184看成180,330+180=510,这样500元钱就不够;有的学生说,328接近330,把328看成330,184接近185,184看成185,330+185=515,这样500元钱也不够……

学生采用的是把两个数看成比它们大一些的与它们接近的几百或者几百几十的数来估算的方法。学生产生这种想法说明他们能够不拘泥于他人的意见,结合实际,想出一种新的方法,做到既会思考又善于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的中心是要相信学生的潜能,不要桎梏学生的思想,教学才能得到回报和乐趣。这样在计算价钱时,学生对估算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估算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帮助,特别是发展学生近似的意识,因此这种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需要更加深刻地去感受和领悟估算在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价值,才能自觉地在教学当中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开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学习方法兴趣创新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6:48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9:57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