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职业本科的教学探索是一个新命题,清晰合理的发展定位是高校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以多元化教学为抓手,注重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构建,特色发展是学校竞争的生命力和利器,如何提炼特色,构建教书育人模式,推进职业本科的发展模式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职业本科;发展定位;特色提炼
职业本科作为一种新型的本科办学形式,既有其自身特色发展的创新与想象空间,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存在不少困境与阻碍,这是其成长过程中需要必然应对的抉择与思考,能够顺应宏观的机制与要求,提炼自身的特色与品味,就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同类院校中脱颖而出,开拓出崭新的自身发展的道路,独辟蹊径,形成良性循环,摆脱同质竞争和恶性竞争的厄运。特色与定位总是相辅相成,没有清晰的合理的定位,要想办出特色几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奢望,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是特色办学的前提和基础,定位与特色在互动中形成基本要素的有机契合。
一、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是职业本科教育的时代要求
教育部关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指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进行系统设计。作为新型本科教育的主体,职业本科院校一般坐落于地级城市,理应主动融入地方建设,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办学方向上紧靠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辐射到其他区域,形成辐射能力强的人才供应中心;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要求地方高校充分發挥自身优势,为地方持续输入科技、实用、技术型人才,高校自身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和孵化器,为当地进行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结合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综合体,形成校园文化、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合为一炉的文化集中地。在高等教育趋同化办学的态势下,特色就成了高校办学的强力标志,彰显了学校的个性与优势,是学校活力的源泉,决定了高校的未来走向,是提升竞争力的利器和办学水平与质量检验的标杆,形成差异化办学的整体框架,呈现巨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高校的特色就体现在办学理念、学科特色、人才培养规格,办学定位、学校建筑与装饰、校园环境、科研水平、教学水平、科研力量、师资质量、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而发展定位就是其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宗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学校特色形成的驱动机和加速器,引领者学校前进的方向,清晰明确的发展定位制约着学校的运行轨迹,驱动着学校按照既定方向不偏不倚顺势而为,办学定位必须建立在办学条件、办学历史、宏观环境、政策方向、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抽离其中的要素,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和探究,最终形成发展思路和脉络,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学校的定位是一个谨慎而科学的过程,同样学校的特色打造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积累,苦炼内功,在强调特质和内涵的同时,不断修行,最终成为学校发展的一面旗帜,成为高校办学的时代标志和样板,使办学主体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特质,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特色提炼和打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深刻思考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办学宗旨,秉持包容开放大气的胸怀,坚持特色办学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凝练提高,在灵魂深处锻铸特色风格,独树一帜。这种特色与个性避免了高校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形成差异化发展的格局,有效平衡和协调办学资源和办学力量,
二、现实困境与瓶颈
由于缺少参照物,不少高校在升本后陷入迷茫与挣扎,表现在思路不清,定位不明,认识模糊,贪大求全,急功近利,思想观念没有及时更新,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滞后,缺失整体规划和布局,本科办学经验不足,办学思想不统一,理念分歧严重,培养模式单一,学科优势不明显,科研实力不强,师资力量不够雄厚,融资渠道不畅,社会认可度不高,一系列硬件和软件问题都暴露出来,办学顾此失彼,没有头绪,导致学校的运行陷入混乱中,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办学理念和思路不明,定位不准,处在摇摆不定和犹豫不前的状态,既想拥有老牌大学的资源和学术高度,又想谋划应用型和职业性人才的培养方向,常常迷失于“办什么样的学校”“打造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等基本问题上转圈圈,缺少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思考和理性分析,沉迷于一些常规工作和琐碎事物而不能自拔,导致学校无暇顾及特色打造,学校的特色和个性就是空中楼阁,学校整体陷入转型期的迷茫,没有立足于学校发展的现状,也缺少对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内部动力机制无法激发出来,外部政策环境优化机制尚未形成,或者陷入过去的老路子无法自拔,留恋于传统的办学机制,或者照搬照抄老牌大学的办学经验和办学体制,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和敢打敢拼的动力,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学科专业优化力度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盲目办学和僵化体制限制了学校的办学活力,还从长远上制约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路径,为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导致特色的迷失,再加上政府资金投入有限,资源保证体系不到位,学校不注重从市场获取更多的资源,进一步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步骤,离人们期望的好大学差距甚远。还有些学校为了特色而特色,忽视了高校教育的历史使命、社会需求和基本规律,不注重内涵建设和教育质量,特色与本色的关系没有厘清。
三、职业本科的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1、清晰的定位是特色发展的逻辑起点。办学定位是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内涵非常丰富,其核心在类型定位、生态定位和特色定位三个维度。
职业本科的发展定位是对学校自身发展思路的清晰构思与战略谋划,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办学目标,包括办学思想、办学层次、人才面向、办学宗旨、办学类型、培养规格、学科和专业水平、科研技术、服务社会能力、特色打造等。这就要求职业本科立足现实,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历史、资源禀赋、生源情况、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校园文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结合外部环境、政策体制、社会需求,实现学校发展的精准定位,设计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阳光大道,而不是简单复制和模仿老牌高校的办学路子。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升格为本科后,学校坚守“服务区域发展,培育一流技术人才”的办学使命,秉承“自强不息、执着攀登”的精神,坚持“学生为本、育人为要、质量至上、特色为重”的办学理念。科学合理的定位为学校发展创造了勃勃生机,学校也逐渐走上了良性循环和特色发展之路,在教学、管理、制度、文化、机制等方面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为学校将来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环境。职业本科教育应坚持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2、根据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态势,构建强势特色学科群类。职业本科教育以服务地方为己任,与地方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对接,融通共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与院校相互扶持,资源共享,对于二者是双赢之计,高等院校主动出击,分析地方经济和产业特点,打造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设置符合区域经济需求的特色专业,为职业本科院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紧密依托学校投资方和区域产业的优势,形成了以土木建筑大类专业为龙头,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类、财经商贸及文化艺术大类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开设专业36个(其中本科专业6个),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为国家级骨干专业、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工程监理、建筑经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雕刻艺术设计为省十三五特色专业。拥有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1个,这些成果有力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展现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只有树立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根本思想和意识,将学校办成教学服务型大学,准确学科目标定位、重构学科组织结构,更新学科资源配置。厘清学校学科主攻方向,充分配置相应资源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学科建设和专业面向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应紧紧围绕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服务地方的发展方向,确立学科主攻思路,提炼打造5-12个二级特色学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特色学科的数量和比例,提升学科质量和影响力,突出优势,形成示范效应。学科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有效竞争利器,通过整合内外资源,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构建学科建设合力,提升学科科研力量,加大科研成果转换力度,特色学科自然水到渠成。
3、制度设计是关键,是高校应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理性选择。大学制度是约束和规范教师行为的有力载体,是影响高校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职业本科院校必须要进行制度的系统性重构,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秩序保障、人才引进和使用、激励机制、薪酬福利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从不同角度规范了员工行为,有效地引导教师的自觉,是特色办学的有力保障,是特色形成的支撑,体现了学校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制度设计的关键是顶层的规制及其思想高度,在强有力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下,特色理念和特色行动得到更好地延伸,它一方面表现了大学的办学定位、特色诉求,同时也有效地将其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诸多内部制度相互交融形成了复杂的系统制度体系,同时制约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容、目标、方向和轨迹,形成了不同的行动规则,为特色办学提供了决策框架和行动依据,是对职业本科发展的机制性诉求,长期制约着办学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并将其形成一种共识和习惯,在大学特色发展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制度的延展和创新,职业本科进一步固话了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适切性较强的制度的引领、规范和约束机制,促使学校的创新、转型和升华,职业本科院校必须要以现代大学制度和系统规定为前提,致力于实现作为一所本科院校发展的目标与功能。职业本科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证明了制度本身是一个不断创新修正的过程,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综合体系,往往需要相互适应、相互磨合的艰苦过程,可以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不断调适并强力推进,让制度成为特色发展的助力器。
4、张扬学校的个性文化,提升文化品质,建立特色发展的基石。职业本科是一个天然的文化基地,是传承、融合、拓展文化的广阔土壤,基于学校的历史和现实,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提炼、打造文化精品,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为依托,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引领和塑造功能,构建物质文化的形象功能,制度文化的引领功能,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品质重塑,进一步挖掘校园文化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使每一个人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高地,是校园魅力的高度体现。职业本科院校要着眼于学习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夯实校园文化底蕴,挖掘整理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资源,发挥学校的优良办学传统,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创新不同的文化形式,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培养师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精心设计和打造文化精品,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一些列生动形象、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品格高雅、极具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师生的文化空间,助力师生的共同成长。时代性、综合性、综合性的大型文化活动本身也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张扬着学校的个性特色,这种浓郁的校园文化延伸辐射到地方文化,形成二者的交融和共振、相互呼应,重视地方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提升学校的影响力。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立足于校园特色发展规律,打造了诸如“四想四对照”、“公寓文化节”、“木雕艺术节”、“读书节”、“摄影书画大赛”等特色文化活动,将来还致力于创设“文化微讲堂”、“亭塘论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校园文化、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
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设计培养定位。建立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驱动,以人为本,职业本科教育是以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为核心的新型教育类型,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以高技能养成为主线,强化校企联合,深度形成产教融合体系,对接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兴起,顶层设计理论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模式,对接企业的岗位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强化岗位面向的特点,打造专业特色,加大课程整合力度,以学习者为中心,使用教学的新手段和新方法,提倡创新教学模式,课程重心下移,面向岗位,突出实践,强化应用,校企对接,与行业接轨,将校内培养和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高精尖人才,人才培养上要区分不同行业的岗位需求,使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独立开放、个性鲜明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学校与行业的沟通机制,提升人才培养的开放机制、互动机制和共建机制,凝练特色,依靠行业背景和产业发展联合培养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和新体系。
职业本科院校的创建无疑是对职业教育的新尝试,学校必须从源头开始,科学定位,提炼特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政府+行业+教学科研基地+学科专业平台+校园特色文化的综合平台,建立开放合作的办学机制,形成联合办学、协同育人、体系创新的育人体系,才能为学校的繁荣昌盛谋划美妙蓝图。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2020年招标课题“职业本科发展定位和特色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ZB001)
作者简介:
张建华,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教育管理。
浙江廣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浙江东阳 32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