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 寇媛
(西安高新医院急诊科,陕西 西安 710075)
研究[1]表明,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中一些中药、中成药还具有一定阻断、逆转胃黏膜萎缩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44.28±4.63)岁,病程(5.13±0.52)年;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4.32±4.58)岁,病程(5.24±0.57)年。纳入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共识意见》中关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2]。已排除服用过抗菌药物者;消化道肿瘤、糜烂性胃炎、消化道出血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奥美拉唑肠溶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30)2片/次,1次/d;莫沙必利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5)1片/次,3次/d,三餐后服用。观察组给予温中健脾养胃汤治疗:甘草6 g,当归9 g,高良姜、桂枝、白术各12 g,干姜、党参、沙参、麦冬各15 g,黄芪18 g;1剂/d,用水煎服,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3个月。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胃镜病理检查结果,参照文献[3]中的标准对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与体征积分,分值0~3分,得分越低表示治疗效果越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2.1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2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50%(χ2=5.000,P<0.05)。
2.2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 用药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在胃脘疼痛、嗳气反酸、乏力、纳差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t=8.485、8.485、10.294、11.777,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的比较分]
2.3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两组发生腹泻、恶心、呕吐、头晕的例数分别为,观察组0例、0例、0例、1例;对照组2例、1例、2例、3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6.135,P<0.05)。
中医认为,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胃喜润恶燥,与脾相对应,若素体脾胃虚弱、胃阴亏虚,则脾胃运化及升降功能受损,胃失濡润和降,导致胃内气机不畅、虚热内生,运化迟滞等,引发胃脘灼热隐痛、胃内痞满、嘈杂、纳呆乏力等一系列证候[4]。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调和脾胃为关键,遵循补脾肾、复升降、除寒热的原则[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后观察组在胃脘疼痛、嗳气反酸、乏力、纳差评分上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温中健脾养胃汤中的方剂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补血、活血、润燥滑肠、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和胃生津、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清心除烦、补气升阳、利水之功效。诸药合用,在补益脾胃的同时,兼顾清理湿热、疏肝和胃、滋养胃阴等,达到平衡阴阳、调整脏腑功能,使胃气得顺,运化得健,升降有司,从而恢复脾胃健运,诸证自除。综上,本方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抵抗致癌物质的产生,并改善胃内微循环,加快胃黏膜中炎症的消除,促进萎缩腺体的恢复,提升黏膜细胞的再生能力,加快肠上皮化生、异性增生的消除,达到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