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2021-05-10 14:24陈传宇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4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陈传宇

摘 要: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重点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在具体实践中实现主动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培养其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就需要加强国内外高校间的交流,优化课程体系,扩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本文在分析环境科学与工程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可行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引言

现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人才培养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在发展过程中,人才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和社会发展需求相比依旧比较落后,这无疑影响到了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尤为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开展中最重要的是实训,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开发出新型环保产品。

一、环境科学与工程

環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所研究的重点是环境与人的关系、环境污染和改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除了以上内容还包括了环境工程建设、监测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的防治等。例如,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的规划设计;水、土壤、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等。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性人才培养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创新性

据相关研究显示,创新实际上就是将技术、灵感转化成为创造新的价值的服务和产品。然而,现今我国教育过程中依旧采用着灌输、死记硬背的方式,导致学生缺少创新力。现今实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创新力更谈不上。

(二)人才培养缺少实践性

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学习的内容基本上集中于基础理论方面的内容,但是所学的理论知识很难真正的运用到实践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也缺少一定的紧密性,导致学生缺少社会经验,更难以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自身素质。现今,只有少数的学校和企业有联系,但是这种联系都非常的简单,并不能满足学生融入社会的需求。

(三)和国际教育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关注环境方面问题比较晚,晚了大概二十年左右的时间,这也使得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我国可以掌握的前沿科技顶尖科学家、行业领军人物较少,而获得国际权威科学奖的就更少。我国在学习国际上前沿领域内容上较少,因此,失去了国际融合的机会,也失去了培养创新型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的捷径。

(四)文化产生的阻碍严重

我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传统文化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但是却会对人才培养产生限制。传统文化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产生的阻碍具体表现是:①群体本位特征。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使得人们在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是群体的利益,其中也有专门强调个人对群体产生的责任,但是对个人的应有权益却持有忽视的态度。在这种思想下必定会导致非常多的学生并不愿意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②伦理主义特征。在伦理主义影响下,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限制,人际关系重视度上已经超过了人和自然的准则。在我国,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视礼节、人情,因此他们认为只有依照传统文化才能让社会、家庭更加的稳定,但是这种文化却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产生制约。③官本位特征。在封建理念影响下,人们的思想依旧有些封建观念,这在无形中扼杀了人们个性化的发展。

(五)人才创新意识不足

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对人才培养的情况发现,在思维层次方面比较薄弱,缺少实践性,创新意识方面也较为薄弱,这也代表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批判思维的锻炼,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了制约。在这一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缺少一定的创新性,并且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很难做到独立思考,也不能满足社会上人力资源的需求。

(六)职称晋升体系不完善

拥有完善的职称晋升体制,无疑是对创新型人才发展的一种肯定。现今在职称晋升制度体系上还不够健全,考核中没有充分的表现出创新性思维评价体系。该制度在综合性方面比较强,创新制度还需完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三、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一)改进人才教学模式

环境科学和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不仅需要重视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加强实验、实践中的教学实践,保证学生不仅具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能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逐渐成为一名全能型的人才。鼓励学生不拘泥于现有理论,敢于打破定式思维,做到标新立异。改变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学生可以更多的发展自身的长处,激发出自身创新中的欲望。

(二)增加学生在实践中的机会

为保证学生尽早进入到社会中,就需要充分的了解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①在学校的层面上,需要建立起稳固的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产学研结合,这不仅需要开辟新的实践基地,还需要保证统一组织,让实习基地中的负责人参加,并定期开展实习协调会,保证实习工作可以高效地展开。各个高校中也需要对社会资源充分的了解,尽可能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让高校和企业、政府之间形成良好的纽带关系。②在社会角度上,政府部门需要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最终建立起健全的法律机制,以保证高校实践活动、科研项目的正常开展。相关企业也需要提供更多的实践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实现交流、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合作中形成合作意识,开展创新性思维。

(三)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技术

掌握环境科学和工程先进科学技术的角度上,对于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来说,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所以,我国就需要进行广泛的学习、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研究成果,并且和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尽可能地弥补我国在环境学科和工程专业上存在的不足之处,缩短和国际上存在的差距。这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可以学习的平台和氛围,还能缩减人才的流失,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丰富经验的环境技术工程人才。因此,广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培养创新型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来说有很大益处。

(四)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传统教学中关注的重点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反而忽视了在实践操作中缺少环境科学与工程思维能力人才的培养。基于此,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不能一蹴而就,反而需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展开,逐渐锻炼创新型人才创新思维,提高在创新和实践上的精神和能力。环境科学与工程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需要保证人才培养符合发展的规律,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我国高校也需要加强和其他院校的合作力度,积极和企业沟通,拓宽创新型人才的视野,对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有更深的认识。

(五)培养人才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

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需要将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开展创新课程,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不仅仅是局限于传授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相反的要尤为重视和实际生活的结合,更多地思考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培养人才创新型思维的过程中,也需要培养人才的兴趣,密切关注行业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学习时也要對环境科学与工程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在进行讨论、实验的基础上,有效解决问题,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创新型人才时,也需要重视其心理素质的发展,让其养成合作的习惯。

(六)加强工程人才聘用制度

为了更全面地衡量人才创新思维,有必要在评价过程中将人才创新作为标准,这已成为指导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创新的基本内容。提高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增强创新思维意识。如果就业的重点是集中思维的锻炼,就可以提高自身能力,拓展人才发展的路径,提高创新意识。要保证利益最大化,就必须重视人、职、职之间的适应,提高人才的主观能量激励,重视自身的需要。只有这样,环境科学与工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七)增加扶持力度

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并加大扶持的力度。①改革考试制度。政府部门在对人才进行考核评定时不能采用标准化的方式进行,更要从各个方面考察创新型人才思维和素质情况。②发挥政府宣传作用。加大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可以让社会群体对创新性思维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越来越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政府部门也需要不断完善人才使用机制,保证确保更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让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学习中更有活力。

结束语

国际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各国在教育中面临的难题就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环境科学与工程在实践性方面非常强,对其他行业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其对我国经济发展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有一定的了解后,也解释了行业中对创造性人才迫切性需求,陈述了在现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站在多个角度上提出有效措施,以解决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让该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巩固其在我国经济、国际上的地位。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