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的荒诞文学叙事艺术解读

2021-05-04 13:55魏然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表达方式利与弊意象

摘 要: 本文以莫言长篇小说《酒国》为例,从文本中人物、意象、情节的荒诞表达与内涵,叙事结构的荒诞与陌生化理论,荒诞文学利与弊的反思三个方面解读莫言作品的荒诞文学叙事艺术,感受其文学价值、审美情趣与核心思想。

关键词:荒诞性 意象 表达方式 内涵 陌生化理论 利与弊

本文以中国现代作家莫言的著名长篇小说《酒国》为个案,解析莫言文学中富有荒诞性的叙事艺术,在文本解析中感受其文学价值、审美情趣与核心思想,分析荒诞文学的利与弊。

一、文本中人物、意象与情节的荒诞表达及内涵

所谓荒诞文学,就是通过荒诞性的叙事手法,把各种事物虚构到极点,使其完全脱离现实,即从某种主观感受出发来改变客观事物的形态和属性,直入现象的至深之处,揭示事物的本质,使主题更具深度。

《酒国》一共有三条叙事线索:一是主线,讲述了国家特派调查员丁钩儿奉命调查酒国市高官烹食婴儿的事件,却糊涂地陷入圈套之中,被灌醉后吃下婴儿,与高官的妻子偷情,杀人后发疯,最后掉入茅坑淹死的故事;第二条线索是作家莫言与酒国市酿造大学博士李一斗用信件交流讨论作品,以及莫言去酒国拜访李一斗的故事;第三条线索是李一斗寄给莫言,请莫言帮他发表的九篇小说。荒诞叙事艺术贯穿全文,渗透进人物与情节当中。

从人物角度来看,《酒国》中每个角色的思维逻辑都异于常人,道貌岸然的表面下透露出疯狂。主角李一斗身为特级调查员频频犯错,轻易中计,屡次发疯;酒国高官们竞相烹食婴儿甚至献给上级;酒国市民将儿女当作食材卖出,还学习如何烹调婴儿的方法;甚至文中的“作家莫言”都常常做出荒诞之举。个个荒诞不经的人物形象却都拥有着极为深厚的意蕴与内涵,丁钩儿扮演着社会中的“悲剧的救世主”形象,他一心想把社会从黑暗中拯救出来,打倒邪恶势力,却遭到各方势力的重重阻挠,最后成为被所有人忘却的牺牲品,他摔死在粪坑的荒诞结局表明他的自尊、正义、荣誉都消失在黑暗的泥沼之中。酒国高官金刚钻则代表着卑鄙强大的腐败官员集团,他为了阻挠丁钩儿不择手段,喂丁钩儿吃婴儿,让自己的妻子去诱惑丁钩儿,手段极其骇人。而“作家莫言”和李一斗则是外来的不知情人士和当地市民的代表性形象。他们深深地沉溺于酒国的纸醉金迷与自身无尽的欲望之中无法自拔,甚至以酒国欲望之上的风气为荣。莫言在酒国中的人物描写目的性和暗示性很强,他运用荒诞的艺术手法,描写了寥寥几个人物,便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会,将现实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刻画得淋漓尽致。

从意象的角度来看,《酒国》中最主要的意象有三个:酒国、酒、吃人。标题自身就是一个隐喻,酒国自身就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在酒国居住的市民自得其乐,以酒国为荣;在酒国之外的人们禁不住诱惑,不由自主想来到酒国,感受纸醉金迷的快感。酒国就像一个强大而深不见底的黑洞,对于所有的外来人,它先是排斥,排斥不了就同化,同化不了就消灭。丁钩儿想打破酒国的黑暗,却发疯而死;“作家莫言”不满丁钩儿的结局来到酒国一探究竟,却沉溺于欲望之中。莫言通过描写酒国这一荒诞的食人城来讽刺现实中强大深邃的社会黑暗——社会黑暗恐怖的不是会消灭人们,而是使人们沉醉其中。《酒国》中的“酒”不同于《红高粱》里的“酒”。《红高粱》中的酒彰显了中国人的血性,而《酒国》中的酒表现的是一种扭曲的欲望与人性,是人心最深处的黑暗。酒国声名远扬的原因就是拥有着美酒,酒是酒国的根基,酒国利用酒将所有试图探寻这里的外来者腐蚀和同化。因此,这里酒的意象就有了反讽的意味。酒国人对物质与刺激的疯狂追求让他们最终走向了吃人这一步,令人恐惧的是,酒国的吃人已经成了一条极其精细的产业链,一切都开始为吃人服务。这种荒诞的描写讽刺了现实中正义、法律、道德被吞噬,社会本身开始“吃人”。

从情节来看,主线情节自然无比荒诞,但真正的点睛之笔却在于支线当中,也就是莫言与李一斗的书信往来。在文中,丁钩儿的故事是“作家莫言”虚构,但在李一斗的书信中,反映出“现实”的酒国也和丁钩儿的故事一般恐怖混乱。支线情节不仅补足了主线的设定,还用现实写荒诞,大大模糊了文章的虚构化,让人不寒而栗。

二、叙事结构的荒诞与陌生化理论

《酒国》的叙事结构也是荒诞化的,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混乱化与视角的多重化两个方面。情节上,三条线索混乱交叉,在每条线索渐入佳境的时候,都会戛然而止,转而描写另一条线索,三条线索看似完全无关,却又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一方面这使得文章更加的混乱与荒诞,另一方面又营造出一种现实与幻想交叉混淆的氛围。同时《酒国》中大量使用了陌生化效果来加强文章的荒诞性。

在叙事视角的设计中,作者通过视角的不停转换,对角色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补充,从而对整个文本的人物、意象、情节进行全新分析与解读。多视角所提供的大量信息,让人物形象与叙事情节变得更加复杂,荒诞性大幅加强。叙事视角的多重化,让视角在现在与回忆、幻想与现实中来回穿插,使得故事中的时间与叙事顺序出现巨大的差距,表现出强烈的混乱效果。于是叙事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出现空白区,为小说的叙事带来“陌生化”的效果,给文本揭露扭曲人性与现实黑暗提供了新颖的解读、讽刺与批判角度。

除了叙事视角以外,《酒国》的叙事策略也加入了陌生化。它常常以“露迹”“戏拟”等手段来颠覆当代小说艺术原有的模式和艺术规律,而且消除了这些模式和规范背后的意识形态权威。在《酒国》中,作者不断地进行形式上的实验与创新,采用露迹的手法,使作者可以随意进入文本进行评论。文本中的“作家莫言”就多次評论丁钩儿故事的缺点,李一斗也多次提过本文纯属虚构,“按照现在流行的小说叙述方式,我可以说我们的故事就要开始了”a。文本甚至借李一斗之口暴露文本的创作思路。文本还大量使用戏拟手法,《酒国》本身就是对《狂人日记》的戏拟,比起鲁迅笔下的“吃人”,莫言描写得更加猎奇,他甚至详细描写了婴儿的烹饪方法与口感。这种以写实来描述荒诞情节的手法使得小说中的批判讽刺意味更加强烈,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救救孩子”的主题再一次得到点明和升华。

《酒国》的题材也是陌生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调查员侦破烹食婴儿案件,本身应该归类于推理小说,莫言却完全推翻了推理小说的严谨性,逻辑混乱,没头没尾,不知所云,却让荒诞性加以延伸,从而更加深化了主题,赋予了文本更强的批判与讽刺意义。

三、莫言作品荒诞性的反思

纵观莫言所有小说,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出荒诞性叙事,莫言的荒诞文学叙事艺术早已成为他文学特色的一部分。莫言大量使用荒诞性叙事手法,归根结底是由他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和他的个人经历造成的。

莫言大量使用荒诞性叙事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就是使文章更加真实,现实意义增强,如《酒国》中讽刺了社会阴暗面,将贪官的胡作非为、小市民的麻木無聊刻画得入木三分。莫言自己说过:“作为一个真实生活、一个敢于直面现实的作家,难免作品出现屎尿横流的场面,这是他生活的本来面貌,只有这样写,才能真实反映我们这个世界。”b莫言在文本中运用荒诞艺术挖掘出人类的劣根性与现实的黑暗,让作品更加真实,更具有冲击力,将一个荒诞而又现实的世界呈现在读者面前。只有这样,文章的主题才能再次升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但同时,莫言对于荒诞性的运用也是一把双刃剑,给他的作品带来了致命的弊端。第一,莫言的荒诞意象还不能被大众普遍接受。莫言的长篇小说《酒国》出版之后,国内评论界的反响并不热烈,被称作是“一部无法评论的作品”。之所以无法评论,或许与小说构造的酒意象和吃人意象有关。c详细描写吃人的方式和过程过于猎奇,读者无法想象和共鸣,从而也就无法反映现实。想象力丰富但无节制,虽然应该对这种思想解放表示理解与肯定,但作品的开放,一定要有一个限度。第二,过于注重荒诞叙事艺术本身而忘记了增加作品的深度。作者描写血腥、丑恶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反映出真善美的文学价值,起到对读者心灵净化的作用。但莫言似乎用力太猛,有一些为荒诞而荒诞之嫌。最后,莫言小说的荒诞叙事结构有时过于没有章法。结构荒诞不是结构混乱,莫言善于刻画背景,但混乱的结构让人物形象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莫言小说中典型人物形象并不是很多,莫言自己也坦言说《酒国》“没有结尾”。大量的“露迹”让作家自身参与到作品中来,却使原本刻画的角色边缘化、透明化,也导致了结构的混乱化。

a莫言:《酒国》,南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 264 页。

b 《莫言〈生死疲劳〉:43年酝酿,43天写就》,《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2月8日。

c 王欣:《论〈酒国〉中的酒与“吃人”》,《名作欣赏》2014年中旬刊第11期。

作 者: 魏然,安徽农业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表达方式利与弊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议小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利与弊
将感悟能力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
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的特色表达研究
图案的艺术表达
浅析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倾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