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深度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2021-04-28 00:34程嘉妮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高校思政课深度教学

摘  要:深度教学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路径,对于推动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以及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制定立体化教学目标、应用“问题链”教学方法、选择生活化教学内容和开展科学化教学评价促进深度教学理念有效落地。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深度教学;价值意蕴;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1)05-103-04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把“有知识”讲得“有价值”,用知识的魅力震撼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求学问知的动力。[1]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浮于表面的教学往往让学生入耳,难以帮助学生入脑、入心、入行。由此可见,追求有价值有深度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是当前思政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深度教学的价值意蕴

深度教学是相对于浅层教学而言的,后者采用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方式,注重向学生传授书本的理论知识,学生只需背诵考试会写即可,掌握的多是零散、孤立的知识点。“深度教学主张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只是起辅助作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完整地体验知识产生过程,掌握知识背后蕴藏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进而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和意义构建,最终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2]对于高校思政课而言,深度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习得知识背后蕴藏的深层次价值思想、情感要素和德性涵养,深化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进而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政课深度教学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1.推动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质要求是育人为先、德育为本、能力为重,提供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当今我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当今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要承担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使命,这是教育的历史责任。深度教学理念帮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变传统照本宣科、重知识轻素养的教学方式,坚持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通过挖掘知识内部的价值元素、智慧元素和情感元素,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在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堅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对学生关注、疑惑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社会的不良现象进行剖析批判,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个人见解,师生之间借助问题开展深度对话,帮助学生在鱼龙混杂的社会信息中认清是非黑白,自觉抵制错误思想和不良诱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注重以生为本,既关注学生群体的整体水平,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使学生乐学、愿学和想学。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不仅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还注重开展校内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为基本目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优化、制度创新和质量提升”[3]。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质量提升是关键,课堂教学是主渠道。高校思政课深度教学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在满足学生对知识渴求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拥有远大志向的时代新人。一方面,深度教学理念帮助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从灌输式教学中解放出来,注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在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超越表层符号知识的学习而进入知识深层逻辑和意义领域,习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背后所蕴藏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铸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的理想信念,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政治引导、价值引领和道德培育等方面的功能。另一方面,思政课深度教学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你讲我听”的对象化教学走向师生共同参与的对话式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学内容,针对理论渴求点、思维困惑点和认知冲突点主动提出问题,使得课堂教学形成相互研讨、相互分享、相互启发和相互促进的新形态,引导学生在自我与外部的冲突中、在善与恶的较量中保持坚定的价值选择和道德判断能力,提高思想的耐挫性、抗干扰性和抗诱惑性,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真正实现德育课程的育人价值。

3.引导高校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有深度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进行深度思维的教学。”[4]思想政治课深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习得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和升华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深度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一些抽象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向学生传递具体的情感、鲜活的道理和科学的思维。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活动,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旗帜鲜明地对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进行批判,帮助学生澄清模糊认识,辩证分析和理性看待社会现实问题,明辨大是大非,认清是非善恶,提高自身的战略思维、批判思维和底线思维。另一方面,思政课深度教学强调“问题驱动”,教师按照科学的梯度观渐进式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问题聚焦教学重难点、情感激发点、认知困惑点和学生关注点,问题主体从单一走向综合,从“一对一”走向“一对多”,教师从多维度多角度将学生关心、困惑的问题掰开揉碎了讲,把问题中包含的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问题本质,系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借助思辨性、开放性及综合性的问题驱动促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和理性思维能力。

二、高校思政课深度教学的实现路径

1.制定立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的一种预设,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内容及程度。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单一,注重知识传授,教师全面控制教学活动,学生主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中参与度不高、互动性不强,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和既定的道德规范体系,往往是课上学了课后忘,难以对其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实质性影响。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从平面走向立体,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更为重要的是理解教材中价值性和思想性知识,实现对学生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将铸魂育人的教学目标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一方面,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深度做纵向开掘,不再是肤浅的教学或知识量的简单叠加,而是用学生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方式传递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重点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清世情、国情、党情,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增强使命担当。另一方面,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发展潜力,形成多维度的立体化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主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新知识,引导学生对知识再探索、再发现、再创造,掌握学科思想、了解学科本质,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2.应用“问题链”教学方法

“问题链”就像一张张请柬,是思政课教师向学生发出的最诚挚的邀请,引导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深度思考的有效策略,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有力工具,因此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是促进深度教学的有力抓手。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教学问题应是真问题。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学生的学习行为应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发生。”[5]。真问题往往与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愿意为之深入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延展。其次教学问题指向明确,问题不应是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而是明确指向学生关注、困惑的地方,让教学沿着答疑解惑的认知路线层层递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摆脱表层的知识记忆走向深层的问题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系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其迁移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实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第三是问题设计要有梯度性。一个问题不能解决学生所有的困惑,也无法实现对理论的透彻讲解,因此想要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就需要若干邏辑严密且层层递进的问题,教师在课上先用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再提出较复杂的问题向学生进行连环不断地询问,问题设计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保持时刻“在线”的状态,在环环相扣的问题解决中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开展深度对话,构建触及学生心灵的对话式教学。

3.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日常生活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场域,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景立场”,大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价值倾向的矫正和人格情操的陶冶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磨炼、检验和发展。”[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深度教学,要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这是由日常生活本身的琐碎和矛盾性决定的。与社会中高度组织的现代化生产体系不同,日常生活常常是庸俗、零散和矛盾的,充斥着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观点,教师无法将理论概念抽象概括成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万能方法,只能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深入分析、比较,形成自己的判断,发展自己的理性。然而要想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首先,要从社会生活中挖掘和拓展资源。教师要有效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时政新闻、舆情动态以及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教师在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可以通过讲述钟南山、李兰娟和张定宇的抗疫事迹引导大学生学习抗疫英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时代楷模身上的闪光点。先进人物的事迹是思政课教学鲜活的素材,是大学生陶冶情操的的丰厚土壤。其次,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作为教育内容。学生在校的生活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还包括日常的实践,譬如劳动实践、志愿服务、参观访问和社会调研等,思政课要想上得实,就要打破围墙,将思政小课堂搬进社会大课堂,教育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把人生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

4.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价

高校对思政课的评价要转变传统模式,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首先,评价要合乎伦理。“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合乎道德、公平、有用、可行和准确。”[7]合乎伦理是教学评价的底线,也是思政课深度教学的生命线。高校思政课作为一门对大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本身就不存在绝对真理,这也使得学生对于同一问题常常会产生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及个体差异性,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公平公开处理学生间存在的认知差异和兴趣冲突,用充满爱与温暖的评价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因为学生一旦在评价中受到伤害,就会减弱进一步学习的意愿、兴趣及动力,使得课堂教学停留在认知层面,无法深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而削弱思政课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的效果。其次,力求评价主体多元化。思政课深度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要关注学生课后的实践。开展学生互评、学长评价以及社区评价,可以帮助教师从多角度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第三,注重评价方式多样化。新时代倡导科学有效的评价理念,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思政课深度教学主要是评价学生的价值素养和思想品德,这些带有一定的内隐性,不容易被观察和衡量,教师要借助多种评价方式全方面、多领域对学生进行评价。坚持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方位对学生的价值信仰和行为变化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裴德军. 讲好新时代思政课[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9):22.

[2]程嘉妮,张奇才.高中思政课深度教学的价值追求与践行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1(18):99.

[3]刘洪波.内涵式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取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6(5):15-18.

[4]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206.

[5](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7.

[6]孙旭红.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意蕴与实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10):130-135.

[7]郑东辉. 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评价:内涵与路径[J]. 课程.教材.教法,2019,39(2):59-65.

On in-depth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Value im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CHENG Jia-ni

(College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Abstract: In-depth teaching is not only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th to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ity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way of thinking.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realiz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in-depth teaching by formulating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objectives, applying the "problem chain" teaching method, selecting life-oriented teaching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teaching evaluation.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depth Teaching; Value Im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Path

收稿日期:2021-07-02

作者簡介:程嘉妮(1997),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思政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高校思政课深度教学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读懂名师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