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爽
摘 要:“教学做合一”是以“活的知识”“行动能力”培养学生“生活力”“创造力”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基于“教学做合一”的高职古诗文“五微”教学模式,以活动体验为主,重构古诗文学习方式,是古诗文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古诗文;五微;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1)04-093-04
古诗文是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多是采用“满堂灌”方式,或是逐字逐句讲解,或是脱离文言文本,围绕文章思想和情感拓展,学生难以透过细读文本感受文意。由于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会产生畏难心理,同时存在专业课本位思想,对于难度较大的文言文缺乏兴趣,因此对文言字词基础知识的学习动力不强,机械记忆和浅层、无意义学习占据主导地位。
一、“教学做合一”:激发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
“教学做合一”以“做”为核心,将“教”与“学”相融合,是在“行动”中“思想”,既强调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又不忽略间接经验和理性认识,使学生在思考与创新的基础上参与实践,从而提升学习的创造力。
(一)“教学做合一”是达成古诗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学做合一”如源头活水,常用常新。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参与学习,形成对学习的认知,理解学习内容的同时也理解学习过程,在知觉、情感、意志、思维参与的过程中培育理解能力。因此“教学做合一”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在古诗文学习中,既要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应体现古诗文的文体特征。古诗文具有文雅的语言形态、较强的哲理思辨和审美追求,在“教学做合一”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围绕主题单元展开学习,以语言的习得与应用为基础, 在思维辨析中掌握思想方法,在审美的体验和感悟中发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做合一”是重构古诗文学习方式的重要抓手
“教学做合一”既有高远的立意和目标,也有现实操作的可行性。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古诗文教学中设计四种教学改进方法,即主体探究解問题、整体学习担任务、自我内化重活动、高阶思维创新知。首先创设问题情境,以项目式任务驱动主体探究,以具有一定思维空间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或活动为载体,构建知识关联和学习主体关联,实现整体性学习。在活动体验中,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建构认知,实现自我内化,在迁移运用中将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参与、体验过程、获得发展。基于“教学做合一”的古诗文教学将促进古诗文学习从浅层、机械、无意义走向深度、主动、有意义。
二、“五微”模式:创新古诗文教学
(一)模式构想
微课是当前教学改革和信息技术应用的交汇点,是以技术变革撬动教学变革的杠杆。当前微课仍然受到学界质疑,或者认为微课是比赛导向的技术比拼;或者认为微课重制作轻应用,对于教学变革的推动作用不大;或者微课在理论建构尤其是应用理论方面缺乏广泛推广的价值。笔者基于“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将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资源和手段,以“适合”“实用”为原则,搭建古诗文在线学习平台作为微课学习的主阵地,以微视频为载体,开发相关微学案、微课件、微话题、微练习,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自主合作相协同”的学习模式,并将微课程专题化、系列化。
(二)模式路径
1.师生共建古诗文立体化教材——从“教材”到“学材”、从接受到交互
立体化教材是对传统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数字学习资源与传统教材的立体融合。《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学校应尽可能丰富和挖掘本校的语文课程资源,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就业及发展的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发古诗文微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具有现实可行性,立足于信息化教学过程,使古诗文教学由枯燥、单薄变得生动、丰富。
2.古诗文“五微”教学模式——从“浅层”到“深度”、从“机械”到“有意义”
从立体化教材到在线学习平台,是古诗文微课程开发到应用的过程,是师生全程参与、重构课堂学习模式的过程。以“师生共建、先研后制”为设计理念开发微课程,小组带任务开展“微研究”,研文本,研学材,研教法,研授课演示形式,师生共建微课,开展“微制作”,在制中学、以制助学;以“混合教学、螺旋提升”为应用理念,课前平台展示微课,课上“微叙事”,叙述成果,以叙促学,学生间互动问答,开展“微辩论”,以辩明思、以辩激学。课后“微练习”,通过学习平台检测学习成果,及时反思。整个过程形成以“微研究-微制作-微叙事-微辩论-微练习”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让古诗文学习走向“深度”。
(三)模式构建
基于古诗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创新古诗文教学模式。依照开发与应用一体化原则,古诗文“五微”教学模式分为课程构建层和教学活动层,从开发的角度看,包含“微学案”“微视频”“微课件”“微评价”“微练习”,在“教学做合一”中实现基于活动体验的任务驱动学习。微课程的开发在于应用,从应用角度看,包含“微研究”“微制作”“微叙事”“微辩论”“微写作”五个活动部分,在“教学做合一”中“建构关联”“参与活动”“深度加工”“批判质疑”“迁移运用”,依托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实现课堂翻转,指向培育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大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如图1所示。
三、教学实施:以《琵琶行》“五微”教学为例
(一) 先研后制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古诗文的学习以语言的习得为起点,在审美感悟中展开哲理思辨,在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中寻求文化之美。古诗文学习难在语言障碍和文化隔膜,教师在提供学习支架、辅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构建现有知识关联,在微研究中形成微学案。在《琵琶行》一课的学习中,师生基于教学目标共同构建研究任务单,学生分组在任务单中选取研究方向,见表1所示。
學生在分组研究中,根据个人兴趣和接受程度展开分层研究,在选题研究中形成课前学习成果。比如《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方法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学生经过研究发现诗中有比喻、夸张、烘托等音乐描写手法,将研究成果形成文字后,为下一步制作做准备。
(二)以制助研
微课程的制作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做中教、做中学。师生以微研究为前提、微视频为核心展开微制作。首先教师需要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开发适合的“立体化教材”,不以追求视觉效果为目标,而以简洁实用、内容充实为目标。根据前期学生研究成果,进行小组内分工制作,文案、配音、后期制作同时进行,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跨媒介资源创作、利用和整合能力。有学生在研究中对诗歌诵读比较感兴趣,则尝试自己诵读录音,配以精美的画面,诵读后再加上简要评析,形成易于传播的诗歌朗诵微课。各个研究小组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现,在教学平台交流展示,师生互评,为课堂展示做好准备。
(三)以叙促学
“叙”即为微叙事,着眼于学生叙事能力的提升,以语言表达和交流为起点,在叙述中凝练思维、传递文化、提升审美。微叙事是学生在课前研学的前提下对信息深度加工,依托微课件和微视频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解说,形成思维观点的碰撞融合。比如学生针对《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方法展开解说,先是肯定《琵琶行》作为“千古第一音乐诗”的文学成就,然后层层剖析音乐描写中的渲染烘托、比喻夸张等手法,分析比较诗中三次音乐描写的异同,从而由景入境入情,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脉搏。学生在讲述中既锻炼了语言表达,又深化了对研究成果的理解。
(四)以辩明思
“辩”即为微辩论,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在微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批判质疑活动。学生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与他人的言语经验,提升自身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学生可锻炼多种思维方式,如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等。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学生学习能力走向高阶的标志,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讲述《琵琶行》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时,自然想到白居易一生是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白居易的生平展开研究,发现贬官江州不过是白居易生平中的一段小插曲,此后白居易任职苏杭,仕途相对顺利。贬官江州对于白居易的冲击在于由贬官导致其政治思想转变,由“兼济天下”无奈地走向“独善其身”。经过这样一番深度探究后,学生获得了全面的认知。
(五)迁移运用
基于迁移运用的“微写作”活动,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转化为书面表达能力,将课前、课中学习成果外化输出。“微写作”以简短的篇幅、凝练的语言、清晰的条理抒发情感、表达见解,促使学生利用旧知识在新情境中解决问题,利用习得的方法由单篇诗文的学习走向同类诗文的旁通。“微写作”既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总结,也是单元学习的新起点,使微课程学习形成闭环,促使学生转化学习经验,为新一阶段的“微研究”奠定基础。学生根据《琵琶行》已有的成果,将“个”的聚焦扩散为“类”的比较,采用比读策略赏析《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听颍师弹琴》三首音乐诗的异同,将《琵琶行》的鉴赏方法迁移至其他两篇诗文,实现学习成果的转化和运用,学生发现三首诗文都有一个“湿”字,同中寻异,体会到诗人情感背后的不同人生况味,并且将个人见解形诸笔墨,在字里行间深化了思维,传达了见解。
高职古诗文“五微”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教学做合一”理念为核心,重构古诗文学习方式,达成古诗文学习素养,在从“教材”到“学材”、从接受到交互、从“浅层”到“深度”、从“机械”到“有意义”的转变中,实现古诗文教学从课程构建到教学活动的深度融合,学生依托五种教学资源展开五步课探究,环环相扣、螺旋上升,实现了学生对古诗文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钱和生.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高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启示[J].江苏教育研究,2017(12):76-79.
[2]王阳,柯小华.职业教育微课的生成性教学应用:内涵、模式与案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5):66-70.
[3]彭召军.目标·策略·路径——高职语文古代诗文教学之我见[J].江苏教育研究,2018(3):12-14.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The "Five Elements" Teaching Model of Ancient Poetry and Essay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Shuang-shuang
(Changzhou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of Health, Changzhou Jiangsu 213000, China)
Abstract: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is an education mode that cultivates students' living and creative ability with vivid knowledge and action. The "five elements" teaching mode of ancient poetry and essa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based on the task-driven mode of activity experience, reconstructing the learning method of ancient poetry, and it is an innovation in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Key Words:Combin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Ancient Poems and Essays; Five Elements; Teaching M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