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域下应用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的路径

2021-04-28 08:42张建航康婷雅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

张建航 康婷雅

摘  要:借鉴共生理论,探索校企合作“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共生界面”存在的问题,构建应用型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的共生系统,即“整合共生主体、盘活共生资源、优化共生环境、完善共生机制”,以此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应用型高校;共生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1)04-013-06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创新动力[1]。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随着试点经验的积累,产教融合的实践逐步向“深水区”迈进,如何促进从“产教融合”到“产教深度融合”的研究进阶成为政学两界关注的焦点[2]。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校企合作在深度融合上难以有效合作,诸如企业和学校价值与利益结合点不统一、各参与主体的权责定位不明晰、各自优势资源没有达到共享等,都会影响校企合作的效果。针对此,笔者试图以共生理论为视角,破解校企深度融合的困境,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深度融合的逻辑进路。

一、共生理论的基本要素

“共生”一词源于希腊语“Sumbioein”,意为共同生活在一起,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已提出。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将其应用到生物学并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他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指出寄生是一种共生,但认为短期的联系不是共生关系[3]。完整的共生关系包含4个基本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

(一)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体的基本单位,是共生系统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共生体中,共生单元内在性质及变化的因素学界一般称之为“质参量”,而反应共生单元外部特征的因素学界一般称之为“象参量”。在一个共生体或共生关系中,质参量和象参量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促使共生关系存在和发展。同时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会随着共生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校企合作中,企业中的每一位员工都是共生单元,而对于行业来说,每个企业又成为其中一个共生单元,由此可见,共生单元具有相对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的分析对象和层次发生变化。因此当分析对象变为校企合作时,共生单元则指的是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各类主体,主要包含高校、企业、政府等。

(二)共生模式

共生单元之间相互结合的形式即共生模式。共生模式一般从组织程度和行为方式两个角度划分,二者结合构成完整的共生模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共生单元之间存在着多样的作用方式,共生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共生模式也是千差万别的。具体来说,共生行为模式中的寄生关系可因共生单元性质、环境的变化而变为偏利共生关系,而偏利共生关系也可因某些因素的影响退化为寄生关系。校企合作的共生模式主要指的是校企的合作方式和程度。

(三)共生环境

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于特定的环境并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指的是共生单元以外所有因素的总和,称之为共生环境。就像菌类只有在合适的水环境或土壤环境中才能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一样,一家企业只有在充分适应市场、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发展。相较于共生单元和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往往是外在的,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共生体与共生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对于任意一个共生体而言,往往会受到多重环境的影响,而反过来说,共生体也会对共生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总体而言,一个共生体可能会面临正向、中性和反向环境,与其对应的共生体也会对环境产生正向、中性和反向作用。校企合作中共生环境主要包含硬约束层面的法律法规和软环境层面的合作氛围。

(四)共生界面

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主体)之间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载体。共生界面具有多种形式,简单区分为无介质界面和有介质界面。无介质界面是指共生单元之间无需通过介质、而是通过表面性接触直接进入另一个共生单元,具体的表现如大自然中的寄生现象;有介质界面是指共生单元必须通过介质进行间接的相互作用,进而实现信息传递、能量传导和物质交换等功能。例如人类只有通过语言这一介质才能进行相互的沟通交流,市场上只有借助货币这一介质才能进行等价交换,这缩短了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时间、空间和成本,有利于匹配、稳定的共生关系的形成。基于有介质的优势和重要性,校企合作的共生界面主要围绕有介质界面进行讨论。

二、共生关系:校企合作融合共生的困境

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校企双方“责、权、利”的博弈与平衡。为有效分析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深度访谈等方式对京津冀地区4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北京联合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6份,有效问卷96%。在调研基础上,探寻校企合作融合共生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共生单元:校企合作的主体有待整合

共生理论包含的四个基本要素具體到校企合作则对应不同的内容。其中,共生单元是指校企合作的各类主体,包含政府、高校和企业。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只有依靠政府部门来整体推动,才能牵动整个利益实体实现共赢。

1.政府推动资源整合作用失位

从调研结果看,单凭校企双方“1+1”的合作是不持久、无力的,必须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整合资源,政府不仅可以促进两个不同主体走在一起,还应负责组织二者资源的整合,搭建共享平台,盘活现有存量资源,促进校企资源增量,应对校企合作变量。如:京津冀地区大型央企或行业龙头企业集聚,其自身规模庞大,产业相对高端,社会认可度高,合作高校多为研究型高校。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合作单位多为中小型企业或创新型企业,双方合作多为重复建设,受益范围较小,合作平台多为“独立分散式”,在资源整合和配套经费上急需政府打破现有界限,统筹规划各项资源的分配与使用。

2.高校参与校企合作呈“一头热”

课题组通过深度访谈和调研发现,高校管理层往往在推进校企合作上兴致较高,从宏观上可以促成校企签约,但在教学环节受教师“双师型”教学技能和经验欠缺的限制,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因其管理模式、办学定位等价值取向与企业理念存在矛盾,在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中,往往忽视企业的参与,高校成为“教学、管理、课程、评估”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

3.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教育部推行的工学交融、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初衷是让企业走在前面,承担起办学主体作用[4]。究其原因,对企业而言,其参与校企合作没有享受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还需顾及学生的工作经验、工作安全、回报能力等因素,致使企业普遍缺少主动性。对于特殊行业,如铁路、采矿、冶金,企业还需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很少投入精力去系统培养。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而言,没有得到有效和系统的培训,对于企业、市场和行业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参与热情也会逐渐降低。

(二)共生模式:校企合作的资源有待盘活

共生模式是指主体之间的合作方式,组织模式强调的是共生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涵盖行为方式从一次性合作到长期的战略性合作,涉及组织程度的单一结构与复杂功能。调研发现,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合作的方式和组织程度正朝着全方位、多模式、深层次、规范化发展。从培养主体本位来看主要包括“学校本位”和“企业本位”两种培养模式。从校企合作组织程度来看主要包括“顶岗实习”“生产性实训”“订单式”“共建二级学院”“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

1.合作方式与“长效性”“常态化”目标有差距

究其原因,一是校企合作的不平等性,即其中一方或双方的投入得不到相应回报;二是的校企合作双方的纠纷没有得到适当解决;三是由于合作协议的不完善致使双方产生矛盾,使得二者信任关系出现危机。

2.组织过程中分工与合作关系尚待明确

虽然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校企合作中有序运行、分工与合作、明确职权与职责等方面还有不足。究其原因,一是管理规范、流程、标准及方法不够明确,也即这些问题在合作协议中未明确;二是校企合作双方的联络人没有明确,联络平台需求没有及时沟通与反馈;三是组织程度还受外部环境影响。

(三)共生环境:校企合作的环境有待优化

共生环境指的是影响校企共生系统的各类环境因素。根据共生理论,校企合作共生系统是指,当校企共生系统受到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的干扰而发生性质和功能的偏离时,仍可自动调整恢复到原有状态。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既离不开内在机制的创设,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撑,即政、校、企多元主体共同规划对接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建立“政府引导、高校谋划、行业指导”的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校企合作共生环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校企合作的相关法规,属于硬约束;二是校企合作的氛围环境,属于软环境。

1.校企合作的举措难以落地

在宏观政策层面,2015年10月,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5年来(即“十三五”期间),各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目标明确,改革有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微观层面,教育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例如2020年10月河北省印发《关于开展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验收评估的通知》要求开展转型发展验收评估工作。经过5年的转型发展,各试点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各试点院校无论是顶层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观念等都很难落实到课程改革,没有聚焦和映射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上。究其根本,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教学改革改到深水区,必定触及教师的利益,毕竟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引路人[5]。

2.校企合作的氛围不够浓厚

一是制度层面的政策难以落地,二是企业层面的观念难以转变,三是行业层面的沟通难以畅通。制度层面除了课程上难以落地外,还应加强项目引导和经費保障,完善相关政策,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层面的观念难以转变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往往需要利益相关者联合推动,而不是仅靠企业的自身觉悟,要将高校办学定位与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与应用型高校合作的企业应以中小型创新型企业为主,这类企业的经营战略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对吻合,而调研发现高校往往寻求大型企业为合作目标,导致校企合作效果差强人意。行业层面往往只停留在对企业的宏观指导与协调上,没有形成涵盖企业、高校、行业、政府四位一体的沟通平台,在教学和育人环节倾注就更少。

(四)共生界面:校企合作的机制有待完善

共生界面对应到校企合作则是各供给主体之间进行合作的制度体系。

1.校企双方理念和认识存在差异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行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各方均站在自身角度寻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质上是矛盾的,其合作只有寻求二者的共同诉求才能双向发力和整合。调研发现,目前校企合作的合作形式、合作程度多处于松散型、浅层次状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核心环节较少,在教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参与度较低,校企双方“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

2.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尚未完善

校企之间的合作其整体利益依赖于合作双方的相互匹配性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6]。具体而言,首先是缺乏法律保障机制。目前校企合作多数停留在实习实训的浅层面,涉及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工学结合的法律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更谈不上在合作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所有保障。其次是缺乏利益保障机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因责、权、利不明确,致使校企合作双方出现利益、知识产权、学生安全等纠纷。第三是在合作中给企业带来的潜在风险没有被预防和约束。

三、共生系统:构建校企融合共生的实践路径

(一)整合共生单元,发挥协同优势

1.动力:发挥政府主导和整合作用

具体来讲,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要职责就是引导,首先应完善政策法规,制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吸引企业、高校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在制度中厘清校企双方职责。加强政策宣传,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细化相关配套措施,引导部分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

2.活力: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内生动力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实践主体,要与政府、学校、行业组织、科研机构、社区等在职业教育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完成职业教育任务,实现社会资源优化[7]。首先企业可自主选择合作高校和合作方式;其次应构建畅通的企业经营渠道,在税收减免、资源整合等方面向企业倾斜;第三应增加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补偿措施,如挂牌授予示范实习基地、通过教育基金会免去企业一定税收等方式使得企业间接受益。

3.合力:高校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

高校的初心和使命是育人,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应与市场相对接,首先应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推进学校治理改革;其次应完善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内涵,主要包含学科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第三应坚持特色发展,根据学校学科特色和区域优势开展特色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应用性研究、行业培训等方面共同发力。例如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与北京精雕集团共建“精雕学院”,形成“发挥优势、优化结构、对接产业、服务地方”的合作模式,初步实现了“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要求对接,实习实训与生产过程对接,教育与产业高度对接”[8],实现了“专业建设嵌入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专业质量提升”的合作共赢。

(二)盘活共生资源,创新管理模式

1.“校企合作”与“院部合作”相结合

调研发现校企合作往往会遇到校企责权不清、院系和部门职责不明等问题,借鉴“基层出政策”的思路,校企合作具体执行是院系和部门,在校企合作层面需明确合作方式、组织模式、合作期限、责权利等宏观合作协议,在院系与部门(车间、企业研发室)具体对接上,在培养方案、课程计划、成果转化、实习实训等微观层面有具体细则。同时应处理好“校与院”和“企业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校企合作的管理能力和合作实效。

2.“合作共赢”与“以他为律”相结合

校企合作的管理模式理论上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管”为导向,目的是实现合作共赢,但在实际运行中需要结合“以他为律”的思想,学校考虑企业的技术利益、经济利益,反之企业应考虑学校的人才利益、教育利益、社会利益,建立校企共同体,最终实现校企双方责任共担、利益共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

(三)优化共生环境,共享协同氛围

1.政府统筹推动,优化外部环境

地方政府是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的推动者,也是校企合作发展的倡导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为保持校企合作的长期有效性,地方政府需成立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校企合作的日常工作,由政府主管教育的领导亲自主持政策修订,整合地方政府、直属部门、教育部门、驻地企业和驻地高校等各方资源,促使各参与主体成为决策成员,打破现有校企合作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现状,实现不同行政主体、利益主体的整合。在领导小组中,明确企业、行业、高校的相关负责人为委员,促使资源从松散走向紧密、从多元走向整合。

2.加强内涵建设,优化教学环境

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就必须坚持走内涵式的办学路子,涵盖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实习实训等方面,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应共同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培养方案,学校专业负责人下到企业对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将企业管理、技术人员邀请到学校对专业进行把脉,明晰专业定位与岗位需求。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实现校企师资、技术人员一体化,企业工程师受聘为学校兼职教师,学校教师受聘為企业工程师,双方建立培训机制,逐步实现“身份互认、角色互换”。在教学管理和实习实训中,学校应实行“车间型”课堂,理论与实践课程同在实训中心上课,同时开展专业建设、企业生产和科研攻关,实现校企双赢。

3.营造合作氛围,优化社会环境

政府宣传部门应统筹“地方媒体、高校和社会媒体”,加强校企合作政策宣传,为校企合作营造舆论氛围。高校应广泛动员各部门、专家学者和用人单位参与校企合作方案的设计和政策研究,组织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校企合作试点经验,营造涵盖“产业、专业、创业”集成融合的良性循环氛围。

(四)完善共生机制,降低合作风险

1.建立事前约束+事后约束机制

通过建立责权分明事前约束和事后约束机制实现风险共担,提高合作成功的概率,降低合作风险和合作的预期成本,同时完善制度保障,共同制定《校企合作共生系统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用以约束校企合作双方行为,提高合作成效。

2.强化过程管理,注重合作实效

借鉴质量管理专家戴明的“PDCA”动态循环模式,强化“精心策划—周密实施—跟踪检查—持续改进”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调研、讨论,在合同中明确校企合作的责、权、利,建立校企合作的运行和协调机制,提升校企合作效果。

3.建立政府资金投入+多元融资机制

一方面争取政府政策性资金和专项资金投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高财政预算;另一方面要出台校企合作鼓励政策,形成“政府支持+院校负责+企业参与”的指导理念,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学校教育基金会以捐资、捐物等形式参与办学,拓宽应用型高校办学的途径。

4.建立“政府+企业+行业+其他成员”共同分担的投资与化解机制

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在校企合作共生系统内建立“政府+企业+行业+其他成员”共同分担的投资机制与化解风险机制,促进共同参与,降低合作风险。

参考文獻:

[1]钱程,陈鹏,韩宝平.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思维转换与模式建构[J].中国高校科技,2020(7):74-77.

[2]秦芬.产教深度融合的政策分析与推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0(15):13-20.

[3]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10.

[4]刘晓宁.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资源共享的现实透视与藩篱跨越[J].职教通讯,2018(5):11-17.

[5]韩伏彬,董建梅.课程改造: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突破口——以“公共教育学”课程为例[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17,2(4):65-69.

[6]高倩.校企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与责权配置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6.

[7]刘晓,黄卓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切实促进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出台之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7):9-14.

[8]陈保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国际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8(5):40-46.

Deep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Theory

ZHANG Jian-hang, KANG Ting-ya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Langfang Hebei 065000, China)

Abstract: Using the theory of symbiosis,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ooperation problems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n aspects of symbiosis units, symbiosis model, symbiosis environment and symbiosis interface. The purpose is to build a deep 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pplied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n this relationship, both parties could integrate the main body, stimulate resources,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mechanism together. In this way, they would deepen integration, promote cooper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ymbiosis Theory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