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孝富
摘 要: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漠视弱者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道德知行不合一。为此,应重视实施道德知行统一教育,教学中渗透道德知行统一教育内容,开展道德知行统一教育实践活动,树立道德知行统一典型,加强对道德知行统一的宣传。
关键词:大学生;漠视弱者;道德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1)04-111-04
华南师范大学王京跃副教授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围绕其展开讨论:假设一艘船在海上航行时,遇上大风浪不幸触礁,将要沉没。请你从船上的12人中选出6人,用唯一的一只皮划艇逃生:(1)船长;(2)精通航海的罪犯;(3)健壮的青年工仔;(4)老医生;(5)患绝症的女孩;(6)智障的男孩;(7)中年科学家;(8)个体暴发户;(9)貌美的卖淫女;(10)国家干部;(11)年迈的方丈和尚;(12)大学生的你。讨论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均选择了精通航海的罪犯以及自己,极少有学生选择患绝症的女孩、智障的男孩及年迈的方丈和尚等。之所以做出如此选择,主要缘于他们普遍认为弱者在逃生时只会带来负担。此问题在互联网上发布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人们不免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担忧。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诸多原因确实存在部分大学生漠视弱者的现象,对此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并开展对大学生实施道德知行统一教育。
一、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的内涵
知行统一蕴含“知为行先、以知导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转化”等内涵理念[1],道德知行统一主要建立在道德“知易行难”的基础上,是指知善恶比较容易,但是知其为善则行,知其为恶则去,则不容易[2]。因此“道德知行统一”是指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既能够有正确的认知又能将其付诸实践。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水平决定社会的未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建设的成败,也决定大学生自身的成才方向,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3]。
二、大学生漠视弱者的现状及原因
(一)大学生是否存在漠视弱者现象
2021年3月期间,笔者对500名在校大学生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4%的大学生均表示不存在漠视弱者的情况,仅3.6%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存在漠视弱者的情况。针对这一结果,笔者认为这并不符合真实的情况,因为调查中部分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防备心理,对这种道德的“敏感”问题羞于“吐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笔者以为存在漠视弱者情况的大学生所占比例可能比实际调查结果要大得多。
(二)大学生漠视弱者的原因分析
1.出于自我保護而漠视弱者
在调查表示自身存在漠视弱者情况的大学生时,50%认为自己之所以漠视弱者主要缘于自我保护心理。诸如,访谈中有大学生表示:“目前,互联网上经常能看到扶摔倒老人反被讹的新闻。受到相关新闻影响,如今我出于自我保护一般不会帮助弱者……”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弱者反讹帮助者的不良情况,由此也引发一系列负面言论,例如有人倡导永远不要帮助弱者。受其影响,很多大学生出于自我保护心理而选择漠视弱者也并不奇怪。但是,弱者反讹帮助者的案例虽然存在,但这并非普遍现象。所以,出于自我保护心理而漠视弱者的做法并不可取。
2.内心轻视弱者
调查中还发现,由于部分大学生从内心深处轻视弱者,因此产生了漠视弱者的情况。例如,访谈中有大学生说道:“我认为弱者并不值得同情,他们之所以成为弱者必然有其可恨之处。如我的一个邻居,家里穷得几乎揭不开锅,但是他四肢健全却从不外出打工,整天就是‘等、靠、要’。早先时,周边的邻居还时不时救济一下他,但现在看到他已懒得‘无药可救’,所以大家只能选择漠视他的贫穷。对于这样的‘弱者’社会上有很多,他们不努力、不上进,最终成为了弱者。因此认为对于这些弱者应该选择漠视。”事实上,这名大学生阐述的事实确实存在,但并非所有弱者均是由懒造成的,如残疾人、老年人、幼儿等。这种轻视弱者的心理也是不可取的。
3.道德知行不统一
调查中大部分大学生均认为道德知行不统一是造成自身漠视弱者的重要原因。如访谈中有大学生说道:“从小到大我一直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无论是家长亦或是老师都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帮助弱者,对于此点我在思想上已有深刻认识,但真正到执行的时候,我往往会‘望而却步’。比如,一次看到一位老人在风雨中推着一辆载满货物的三轮车艰难前行,本想帮助他,但最后却并未出手,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非常惭愧,也不知当时是怎么了,本该乐于助人的我却并未帮助那位老人,看来我的道德认知和实际行动还存在一定差距。”访谈中很多大学生都阐述了自身道德知行不统一的事例,虽然事后会心生懊恼,但道德知行不统一问题却在他们身上真实地存在着。
三、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教育的途径
(一)理念上要重视实施道德知行统一教育
道德知行统一既是新时代的哲学命题,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之学,具有自身的理论效力和实践能力[4]。很多高校乃至一线教师并不重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知行统一教育。以思政教师为例,大部分思政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仅传授基础道德知识,要求学生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但是,并非所有大学生均能做到道德的知行统一。诸如,部分大学生虽然知晓漠视弱者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但真正需要他们帮助弱者时,却很少能做到。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对道德知行统一教育予以更多重视。首先,为增强高校领导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建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他们就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教育问题召开座谈会,让高校领导畅所欲言。除此之外,还应明确要求高校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对大学生加强道德知行统一教育。其次,高校领导可借助各种有利时机(如全体教师大会)对一线教师加强教育,要求其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渗透道德知行统一教育内容,让高校领导及一线教师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學中渗透道德知行统一教育内容
“知行合一”作为德育的根本特征,强调“德知”与“德行”的辩证统一[5],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知行统一教育内容。例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基于漠视弱者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针对道德知行统一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晰道德知行统一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道德的知行统一。又如,辅导员在处理出现道德问题的学生时,应结合学生实际对其进行道德知行统一教育。教师也可以提前预设道德知行统一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并及时把握时机,对大学生加强道德知行统一教育。例如,体育课教学比赛结束,教师可以将学生聚集在一起,提出这样的问题:“刚才在比赛场上有一名同学摔倒,为什么你们没有一个人去扶他呢?你们难道不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理吗?”学生对此多流露出羞愧之色,体育教师就可以顺势对其进行道德知行统一教育,告知学生切勿漠视弱者,并要求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道德的知行统一。
(三)开展道德知行统一教育实践活动
“知”与“行”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的一对重要范畴[6],为提升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教育成效,高校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道德知行统一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巩固、内化,让道德知行统一成为其“本能”,伴随大学生一生。例如,为避免大学生漠视弱者,辅导员可经常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帮扶公益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到城市道路斑马线附近分组帮扶过路的老弱病残者;组织大学生到养老院和儿童福利院,给那里的老人和儿童送温暖,帮助其做事。活动结束后,还应要求参与活动的大学生书写心得体会,增强感悟。近年来,为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很多高校建立了系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其中有道德知行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各院系、辅导员和学科教师应积极组织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道德知行统一教育实践活动往往比单纯说教效果要好,通过参与道德知行统一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会发现道德知行统一践行起来并不难,也会给自身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
(四)树立道德知行统一的榜样
为更好地实施道德知行统一教育,还应积极树立道德知行统一的榜样。例如,思政课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学生做了好人好事,一定要进行公开表扬,要求全体学生向其学习,学会帮助弱者。为进一步增强效果,还可通过校园广播和校园宣传栏等对相关学生的事迹进行报道,引发更多学生向其学习。此外,还可组织开展道德知行统一评选活动。如每月评选出若干名“道德知行统一新星”。对于获奖学生,可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但榜样并非愈多愈好,宁缺毋滥是树立道德知行统一榜样的基本准则。
(五)加强对道德知行统一的宣传
在日常学习之余,很多大学生均有浏览新闻的习惯,希望通过浏览新闻更多地了解社会。因此为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知行统一素养,新闻媒体应积极加强宣传,让更多学生了解道德知行统一的重要性。例如,对于典型的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事件,各大媒体可开辟公益板块专门对其进行宣传,甚至可以将其置于头版头条,增强其影响力,让更多大学生熟知。诚然,各大社会新闻媒体也可安排专门记者,深入高校了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挖掘典型案例,并对其进行积极报道。在此过程中,高校也应积极配合,加强宣传。如此可形成一个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引导更多大学生积极行动。
参考文献:
[1]张俊英,邹璇,严凯,范兆飞,张伟军.“知行合一”思想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32(2):84-89.
[2]王淳,王璐.冯友兰道德知行思想及其教育启示[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1,4(1):75-80.
[3]闫俊.当代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4.
[4]陆永胜.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效力与实践能力[J].江淮论坛,2020(12):106-113.
[5]刘建荣,张文靖.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行合一”模式在高校德育中的实践径路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20(3):71-75.
[6]何心.“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及现实意义[J].学理论,2020(6):53-54.
Learning by Doing: Mor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Taking Indifference to the Weak as an Example
YANG Xiao-fu
(Chuzho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Chuzhou Anhui 239000, China)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indifferent toward the weak to varying degrees, mainly due to insufficient moral education and inconsistent knowledge and behavior. To this en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implementing moral education and learning by doing. Moral education and learning by doing are permeated in teach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arry out practical activities, establish models, and strengthen publicity of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ndifferent to The Weak; Learning by Doing in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