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情境创设不容忽视的五个“生长点”

2021-04-27 00:20刘明静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生长点教学情境创设

刘明静

[摘  要] 学习兴趣的提高、探索能力的激发、思维能力的拓展、合作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其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教师要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势必寻找适合情境创设的“生长点”。

[关键词] 教学情境;创设;生长点

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唤醒学生的思维,可以为合作创新架桥铺路,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要如何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呢?笔者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需围绕教材、生活、活动、兴趣和语言这五个“生长点”。

■一、教材

教材是编写组先进教学理念和智慧的结晶,其中精心设计了可操作性的真实情境和情境插图,因此,要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切勿错过教材这个生长点。

教材编写时虽已考虑地区差异,编写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版等几个版本。但因地域、城乡、学校,乃至个人都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研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层次合理地利用和改进,以确保其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若满足教学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则直接引用,反之则需要进行合理地加工和改造。

1. 化繁为简

案例1:乘方的初步认识。

师:大家看一下这张图,看看发现了什么?(教师用PPT展示教材中游乐场的图片)

生1:我看到了过山车、木马、旋转飞机……

师:好的,那我们看看一共有几架旋转飞机,每架有几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图片给出后,由于学生的年龄小,无法抓到数学重点,眼睛里关注的都是图画信息,与数学无关联,这时教师直接将题目进行转化,让学生直接关注数学信息,化繁为简,突出重点。

2. 适当修改

案例2:搭配问题。

师:周一晓丽同学将代表班级演讲,但她遇到了一个困惑,不知道穿什么衣服合适,现在需要请大家帮帮忙。(教师用PPT展示了3件上装、1条裤子、2条短裙。题目给出后,学生都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师:好的,大家都搭配得很好,那么到底有多少种搭配呢?

教材选取生活中搭配衣服的情境,符合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但直接给出搭配的办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无法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将搭配打乱,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从乱到齐的思维过程,用“到底有多少种搭配”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数学探究的热情。

■二、生活

要想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离不开情境的创设,而情境的创设又依托于生活,只有贴近生活的情境才能让学生直接运用生活经验,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从而抽象出数学经验。

案例3:“乘法估算”。

教师引入这样的情境:周六下午,小红一家三口去公园玩,小红要坐旋转木马,但周末人很多,小红排队前面大约有二十几个人,因每次限制只能坐8人,小红大概在第四批进入。进入后,为确保安全,工作人员帮每位小朋友都系好了安全带,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分钟,旋转木马旋转的时间是3分钟/次,请问小红大约还要等多久?

题目中有准确数也有估算数,比如每次乘坐的限制人数和旋转时间,这些是可以控制的,所以可以用准确数来表示。但遇到不确定的数就需要估算了,比如系安全带的时间,有些小朋友配合可能就会快一些,有些小朋友不配合可能就会慢一些。生活中估算无处不在,例如,穿衣服大约多久,吃早饭大约多久……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对估算产生浓厚的兴趣。围绕生活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其探究的热情,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生长。

■三、活动

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形成过程,数学探究活动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活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乐于探究数学知识的奥秘,感受数学应用的意义。

案例4:重叠问题。

师:学校社团要招新,我们班级可以参加舞蹈社团或者武术社团,也可以选择两个。(听说可以上社团,大家都兴奋了起来)

师:现在想参加舞蹈社团的请举手。(想要参加的学生都将手举得高高的)

师:那你们帮我数一数,有多少人。

生1:12人。

师:好的,那么想参加武术社团的请举手。(大家积极地确认人数)

生2:14人。

师:刚刚舞蹈社团和武术社团都举手的有几人呢?(很快有了结果)

生3:5人。

师:参加社团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表示有点迟疑)

师:现在请参加舞蹈社团的站在靠窗一侧,参加武术社团的站在靠门一侧,两个社团都参加的站在中间,我这边有两根准备好的线,请大家上台来圈一圈。(通过圈一圈学生理解了,原本分开的三批人,慢慢地靠拢了)

师:如果刚刚的结果用圆圈来表示,你们能画出来吗?(经过讨论后,学生进行板书展示)

生4:如图1,第①部分代表参加舞蹈社团的人数,第②部分代表參加武术社团的人数,第③部分代表既参加舞蹈社团又参加武术社团的人数。

师:很好,那么你们现在有答案了吗?

经过社团招新活动,让学生初识了集合的形成过程,理解了重叠问题。通过让学生用线圈一圈,从而进行图形建模,加深理解。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刻意强调概念和原理,而是通过生活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参与概念和原理的形成过程,这不仅是新课标发展的要求,也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有效教学的过程。

■四、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会从情绪上去激发,例如,创设一些故事、游戏让学生感到有趣,从而使学生感觉数学学习原来也可以是很轻松的事情。当兴趣被激发后,学习就变得更简单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

案例5:小数除法,教师给出了3个题组进行逐层深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题组1:

①48÷2.4=      ②35÷0.7=

③24÷0.6=      ④75÷2.5=

题组2:

①4.8÷24=      ②3.5÷7=

③2.4÷6=       ④7.5÷25=

题组3:

①0.48÷2.4=     ②0.35÷0.7=

③0.24÷0.6=     ④0.75÷0.25=

在题组1和题组2的计算中大家显得游刃有余,很快得到了答案,但在做题组3时产生了困惑,除数和被除数都是小数也可以计算吗?

师:题组3与题组1、题组2真的有区别吗?题组3是否可以转化为题组2或者题组1呢?你们是最棒的,我相信题组3这个难题你们完全可以攻克。

教师采用分层习题进行逐层渗透,通过“是否可以转化”引导学生将未知经验转化为已知经验,最后用鼓励的语言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激发求知的欲望。学习兴趣这样一步步地被激发,带着兴趣学习更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感,在兴趣上加以合理引导,使学生从“乐学”逐渐转化为“善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语言

1. 多说

在小学生的意识里会认为课堂是教师的,只要认真听课就可以了,并未以课堂的主人角色出现在课堂,因此教师要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那么,让学生积极参与,设置情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多说”。

案例6: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教师以分苹果为例。假如现在有一个苹果要分给爸爸、妈妈,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如何分呢?

生1:一人一半。

师:那么现在是几份呢?

生2:两份。

师:那想想两份中的一份要如何表达呢?

教师选用了生活中常见的分苹果的情境引入分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问题的指引,让学生探究“两份中的一份”如何表述,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敢说

教师在教学中应多些肯定、鼓励的语气,让学生感受到轻松、平等,为“敢说”提供一个展现的平台。如果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道:“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你上课听了吗?”这样的语言明显会扼杀学生表达的勇气,因为害怕出错而害怕“说”。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变得“敢说”。通过说,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達能力。

3. 会说

最后要让学生“会说”,只有“会说”才能表达自己的思路和见解,才能将学生培养成思路清晰、逻辑思维严谨的人。只有“会说”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进行团队合作,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需仔细研究教材,通过生活、活动等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运用语言总结和提炼数学经验,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会交流、懂创新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生长点教学情境创设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Ⅱ)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Ⅰ)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在党史资源中寻找民主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