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融通”的数学

2021-04-22 18:20陆建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数学本质融通概念教学

【摘 要】“融通数学”的教学理念要求数学教学应融化概念与原理、融合思路与方法、融入文化与生活,达到沟通知识联系、打通体系结构、悟通本质规律的目的,其教学设计应遵循“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立乎其大,小不能夺”“务本为本,本立道生”等原则。

【关键词】融通数学;概念教学;整体结构;数学本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11-0076-05

【作者简介】陆建,江苏省滨海中学(江苏滨海,224500)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融”指融化、融合;“通”指通达、通透。融则通,通则透,“融”是过程,“通”是目的,“透”是最佳状态。“融通”指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融化汇合、贯穿联系,得到全面而透彻的理解。“融通数学”意指在数学教学中,要突出知识的联系与迁移,把握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通过教学各要素之间的融合,实现整个教学结构之间的通达,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与完整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1]

“融通数学”要求数学教学应融化概念与原理、融合思路与方法、融入文化与生活,达到沟通知识联系、打通体系结构、悟通本质规律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优化知识生成方式,挖掘数学思想方法,吃透数学内容本质,说到底就是要教“融通”的数学,而不是教“混沌”的数学。下面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本人的粗浅想法,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一、教学实践

1.问题情境先引领。

问题1:小王是某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想报考李教授的基础数学专业博士生,小王给教授发了封邮件,阐述了自己的理由:“我不想比别人差,父母也要我考博。”可是教授给他的回复是:“你考博的理由不‘充分。”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三五”期间,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特别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是保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这里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含义呢?

【设计意图】很多数学概念都有深厚的现实背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也不例外。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对两件事情,常常需要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作出判断,进而明确它们的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就是其中的两种特殊关系。因此本环节中,教师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实例引入,让学生先行理解生活中“充分”“必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自然地揭示课题。从生活中的用语到数学中的定义,过渡自然、衔接顺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启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2.“推出”符号简表达。

一般地,当命题“若p则q”为真命题时,记作p?q;当命题“若p则q”为假命题时,记作p [?]q。

问题3:下列空格处应该填“?”还是“[?]”?

(1)x2>4           x>2;

(2)a,b都是奇数      a+b是奇数;

(3)n是4的倍数      n是2的倍数。

【设计意图】数学符号语言具有抽象性、统一性、简洁性的特点,它能准确明了地刻画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此处引入数学“推出”符号“?”,既简化了数学命题的表达,又表明了命题的真假,可谓“一举两得”。而“推出”符号连接的两个数学判断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接下来学习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就反映了它们的关系,因此,“?”符号的适时引入,为简约化表达概念提供暗示和铺垫,助推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定义的顺利生成。

3.自主建构巧生成。

问题4: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尝试着给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下定义吗?

追问1: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你能举例说明吗?

追问2:在定义中,为什么取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而不用其他名称呢?

【设计意图】“一个好的例子胜过一千次说教”,通過追问1,让学生自己举例,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巩固形成的概念认知。通过追问2,深入挖掘“充分”“必要”的内涵,p是q的充分条件,表明p成立一定能够充分地保证q的成立,p对q来讲是充分的、足够的、尽量的;q是p的必要条件,表明要使p成立,q的成立是必要的、必须的、必不可少的,或者说若q不成立,p也一定不成立。3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随着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断深化,思维的脚步不断逼近概念的核心,数学抽象素养得到有效发展。

4.多元联系深挖掘。

(1)集合的视角。

问题5:设集合A={x|x≥1},B={x|x>0},则“x∈ A”是“x∈ B”的什么条件?

设集合M =(-∝,1)∪(1,+∝),N={x|x2-1≠0},则“x∈ M”是“x∈ N”的什么条件?

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中,你能得到什么一般性的结论?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数学教学要利用和加强这种联系,实现多元勾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本环节借助带有集合背景的两个问题,引发学生从集合的视角对充分、必要条件进行再认识和思考,学生在对两个问题的共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反映两个数学判断之间关系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可以用集合的包含关系来刻画和描述,数学知识的联系性使数学知识互联互通、触类旁通,同时渗透了“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发展了“数学抽象”的数学素养。

(2)命题的视角。

一段对白:在由p?q对充分、必要条件进行定义时,小p和小q曾有过一段有趣的对话——

小p得意地对小q说:“有我就有你,我总算把你拿下了!”小q不服气地说:“你别高兴得太早,要知道,没有我就没有你!如果我不在了,你也活不成,请你勿忘我!”小p想想小q说的也对:更何况“没有我也可能有他,而有他却不一定有我呢?”想到这,小p赶忙向小q道歉,从此两人不再争吵,平等相处。

问题6:你觉得他们两人说的有道理吗?为什么?

问题7: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子的著作《墨经》中有一段話:“有之则必然,无之则未必然;无之则必不然,有之则未必然。”这两句话与充分、必要条件有联系吗?谈谈你的理解。

【设计意图】在定义充分、必要条件时,p,q之间具有关系“p?q”,那么p,q之间是否还具有其他的推出关系呢?这对理解充分、必要条件至关重要。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本环节利用拟人化的手法,将p与q的关系寓于风趣的对话之中,幽默生动的语言把充分、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关系表述得清清楚楚、活灵活现、易于理解。同时利用《墨经》中的两句话来佐证上述关系,再现古人的智慧,渗透数学文化。本环节既为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概念的生成形成铺垫,又运用了类比思想,发展了逻辑推理的数学素养。

(3)拓展的视角。

问题8:我们在定义充分、必要条件时,只关注p?q,至于q能否推出p并非我们关注的重点,但q?p与q [?]p还是有区别的,请谈谈你的想法。

师生共同分析q?p说明p对q是必要的;q [?]p说明q对p不充分,p对q是不必要的,由此得出下列概念:

如果p?q且q [?]p,那么称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如果p [?]q且q?p,那么称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如果p?q且q?p,那么称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如果p [?]q且q [?]p,那么称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问题9:我们能否从集合和命题的角度来说明上述几个条件呢?

师生共同梳理相关知识,达成下列共识:

从命题角度看,若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假,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原命题和逆命题同时为真,则p是q的充要条件。

从集合角度看,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设计意图】类似于集合A? B,可以得出A? B或A= B一样,p是q的充分条件,仅表明p?q,但q?p却不一定成立,于是,就有必要对p是q的充分条件进行进一步细化拓展。通过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把p与q的关系区分为四种情况,并联系命题和集合来理解,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升华。在本教学环节中,教者从集合、命题、拓展等三个不同的视角对概念进行多元表征,打通了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的数学理解自觉地进入融会贯通的状态,期间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素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5.运用概念助理解。

例1: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中选一个)

①p:四边形是正方形

q: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

②p:两直线平行  q:内错角相等

③p:x2+x-2=0    q:x-1=0

④p:a2>b2     q:a>b

例2:不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中选一个)

①p:x2-2x-3<0  q:x2-x-2<0

②p:|m|≠3            q:m≠3

③p:f(0)=0 q:f(x)是R上的奇函数

④p:b2=ac q:a,b,c成等比数列

⑤p:x+y≠3       q:x≠2或y≠1

问题10:你能总结一下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四种条件的选择与判断是常见的题型,这类问题常以相关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本环节通过两个例题进行实战演练,在解题实践中巩固充分、必要条件的认知,同时总结出相应的判断方法,即定义判断法、反例否定法、集合关系法、等价命题法,从而揭示解题规律、领悟方法本质,有利于提升学生归纳、概括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抽象素养。

6.自主小结促提升。

问题11:请你谈谈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启发?试画出本节知识内容的网络结构图。

通过学生思考、自主小结、反馈交流、教师修正,并得到下列知识网络结构图:

[定义判断法][充分非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反例否定法][集合关系法][等价命题法][判断方法][必要非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充分条件][建构联系][集合关系][命题真假]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的数学体验感悟,再让学生画出知识网络结构图,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零散的知识积聚、优化,形成结构紧凑的知识体系,使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融会贯通的良好境界。

二、教学反思

1.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出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意指只要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充分发展它的习性,就能使树木活得久且长得好。这句话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要顺应数学概念发生发展的规律,尊重知识的逻辑合理性,促进学生自然地获取概念、生长知识;同时也要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教学生学会思考,进而发展理性思维,提升核心素养。数学概念的产生往往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而不是别扭的、强加于人的。数学教学应以自然的引入、自然的问题、自然的启发,让学生自然地参与到数学概念的建构中来,自然地融会贯通、生长思维、提升素养。

本设计以两个生活中的情境为认知起点,沿着充分、必要条件概念发生、发展的线索,设计了11个环环相扣的问题,自然地展开探究的画卷,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有效地促进了数学概念的孕育、拔节和生长。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集合、类比命题、拓展推广和探寻判断方法,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不断激发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概括、联想等思维活动,渗透思维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得到自然的深入,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得以有效的发展。

2.立乎其大,小不能夺。

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对数学概念深刻理解、融会贯通的标志是学生头脑中是否形成了良好的概念知识结构。《孟子》里有句名言:“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夺也。”强调抓住中心或者重点环节,其他方面就会环绕中心而不偏离,这句话启发我们,数学概念教学应该注重整体,抓大放小,避免被繁杂的细节所干扰。要以建立系统完善、联系紧密的数学概念认知结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进而探究研究问题的一般思路等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

本节课中,教师通过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反思等课堂内容组织形式,紧密联系集合、命题等知识,打通知识壁垒,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充分、必要条件”的知识结构;通过小结提升,绘制知识网络结构图,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使学生形成的概念认知逐步结构化、紧密化、整体化。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了研究新的数学对象的一般思路,即“对同类对象进行比较、归纳共同本质属性、下定义、概念辨析,与相关数学对象比较、分类、概念应用”等,以此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养成“数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发挥数学学科育人的作用。

3.务本为本,本立道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的这句话借鉴到数学教学中,提醒我们只有把握了数学本质,才能准确地理解与建立相关的数学概念、公式、思想方法,把握其在解决问题中体现的规律和作用,从而产生深度学习。因此,数学教学要突出知识之间的沟通联系,探寻联系之中的共性,挖掘其中的数学内涵,凸显数学内容的本质,促进理解的融通。充分、必要条件的本质是描述两个数学判断之间条件关系的一种数学语言,而集合、命题也是刻画数学对象的常用语言,从这一认识出发,教学设计突出了充分、必要条件与命题、集合之间的联系,瞄准共性、显化本质,多角度地表征概念,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优化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融通数学”顺应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以问题为抓手开启思维、展开探究、追寻本质,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整体结构,促进理解的融会贯通,有效地提升了核心素养,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陆建.促进理解融通 提升核心素养——基于“融通数学”理念的“抛物线标准方程”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月刊,2019(8):24-26.

猜你喜欢
数学本质融通概念教学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什么是绥芬河
紧扣数学本质 丰富学习方式
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回顾反思”策略探析
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的本质
抓住问题本质渗透归纳类比数学思想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