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让学生喜欢并懂音乐”是包括小学在内的各学段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基于此,音乐教学设计则当集“感性趣味”和“理性分析”于一身,亦当循序渐进,以契合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笔者认为音乐教学具体模式则可由人文情境导入,以激趣促情;音乐元素结合,以感知乐曲;音乐乐曲分析,以理解乐曲;乐曲表达创造,以热爱音乐此四大环节构成。
【关键词】小学音乐;喜欢;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36-0129-02
学生喜欢并且懂得音乐,无疑是其在音乐学习上的最好状态,也是音乐教学的理想境界。但在现阶段音乐教学多倾向“凸显音乐趣味而轻视音乐理解”“凸显音乐理解却轻视音乐趣味”此两个极端。显然,这两个极端皆背离了上述的“最好状态”和“理想境界”这两个目标而亟需得到平衡。而对具体平衡方式的探究则成为新时期下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研究的重点。
一、人文情境导入,以激趣促情
对小学生而言,“兴趣”无疑是其主动走进并了解一项事物的最初始、最有效的驱动力,对音乐的学习亦然。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及“音乐来源于情感,情感来源于生活”的本质,在课堂导入环节,作为乐曲起源或乐曲表现对象、且为学生所普遍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或人文情境便可成为有效的导入方式[1]。
如在教学《森林狂想曲》一曲时,教师则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作为表现对象的热带雨林之盛景——气候湿润,树木茂盛,充满着风声、雨声、流水声等大自然的声音,悦耳动听,清脆婉转;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树蛙、飞鼠、猫头鹰、小鸟、小鹿、小燕子……生机蓬勃,欣欣向荣。对此,习惯了现代钢筋水泥的生活环境的学生无疑皆生成了满腔的兴趣与好奇。这样能激发学生情感,同时为其之后的乐曲理解奠定基础,教师则可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个短篇的森林故事或森林童话。在此任务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便会由单纯的事物和环境认知转向充满奇幻色彩的想象,如将森林想象成与人类世界迥异的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到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美丽和谐,没有压力与伤害,没有算计与阴谋,所有的生物都在快乐而无忧地生活着;再如将森林中所有的声音想象成一首交响乐,每一種声音都极具个性,集结在一起时,便具有一种能够净化人心灵的空灵感……这将激发学生对热带雨林自然之景的好奇和热爱情感,为之后感知和理解该曲的情感打好基础。
二、音乐元素结合,以感知乐曲
教师完成人文情境导入以激学生之趣、促学生之情之后,便当着眼播放承载、表现此情境和情感的音乐乐曲,以促使学生深化音乐兴趣,同时促使其从“音乐兴趣”向“音乐理解力”迈进[2]。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环节,若直接以理性客观的乐曲引导学生分析和鉴赏,学生的音乐兴趣则不仅不会得到高涨,反而会被逐渐消磨。但若是以前述的人文情境为感知内容的主体,也即若以让学生更深入地感知前述的人文情境为目的,而以乐曲中的音乐片段或某些音乐元素、某些能够诠释乐曲的艺术元素为媒介,则不论是对人文情境本身,还是对乐曲,学生的感知程度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必会得到同步提升,可为之后正式的乐曲分析,为学生真正懂音乐奠定基础。
仍以《森林狂想曲》的教学为例,在将人文情境引入至学生的文学性想象之后,教师则可抓住学生的文学性想象成果,如“所有生物都在快乐而无忧地生活着”“森林中所有的声音是一首由自然谱成的交响乐天籁”等。接着向学生播放《森林狂想曲》中的纯自然声音而没有乐器参与的片段、笛子作为主要演奏乐器的片段、小提琴作为主要乐器的片段及吉他作为主要乐器的片段。听此,学生则会对乐曲所传递的情景及情感有所感知,因为那是符合自己前述的想象情景与所产生情感的——森林中各类动物、各种声音的齐发情景及欢乐和谐的情感。再如对《蓝色多瑙河》一曲,在以“春天的多瑙河”“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欢快地跳舞”的景观为导入之后,教师则可向学生播放乐曲的第一小圆舞曲和第二小圆舞曲,以使学生深化对其所想象人文景观的感知,同时再借助对人文景观的感知产生对该乐曲的美与情的感知,激发学生对乐曲的兴趣,并为之后在该兴趣促动下对乐曲的正式分析和理解奠定基础。
三、音乐乐曲分析,以理解乐曲
从喜欢到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学生的思维规律循序渐进,按照音乐的产生规律循序渐进。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置于人文情境导入及乐曲初步感知之后的环节,则当为乐曲正式分析和理解,即对音乐知识,包括节奏、旋律、曲式、曲调、乐器等的真正介入,以逐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分析、理解和鉴赏能力,以此加深对音乐的喜欢,促进“从喜欢到理解,从理解再到喜欢”的良性循环的形成[3]。
如在《蓝色多瑙河》一曲的教学中,继上述对乐曲的初步感知之后,教师则可按照乐曲的结构,对每个部分的曲段进行播放和引导分析。如对乐曲序奏片段,在播放之后,教师可先让学生识辨其所用乐器,先小提琴后圆号,而后分析这两种乐器的音色特征和演奏方式:小提琴用碎弓轻轻奏出徐缓震音,圆号吹奏出动机,连贯优美,活泼轻盈。然后,教师则可让学生结合前述所呈现的人文情境闭眼想象,回答“看到了什么”的问题,而后向其讲述作者用其承载的原始情境:黎明的曙光拨开河面上的迷雾,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最后,活泼轻盈的高音则象征着黎明的到来。再如对乐曲在序奏之后的五首小圆舞曲中的第四小圆舞曲,教师则可先让学生听主题A片段,然后再听主题B片段,以使其在明晰二主题不同风格的基础上,意识到一个乐段中有主题AB之分,且不同的主题表达不同的情景:主题A优美动人,具有歌唱性;主题B则强调舞蹈节奏,情绪热烈奔放……经过分析,学生对乐曲则会有透彻的理解,即其会知道乐曲表达的内容、路径和方式,同时也会具备分析乐曲的能力,从而最终升华为音乐感知力、理解力和鉴赏力,转化为音乐热爱。
四、乐曲表达创造,以热爱音乐08223E6E-B24D-4133-90BA-A7B6F253B8AD
单纯的乐曲理解或鉴赏在本质上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这并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也无法充分地提升学生懂音乐的程度,也无法使其成为音乐的表达者和创造者,无法使其借助音乐释放自己的思想情感,无法使其真正成为“主体”。这体现的理念也即为“以生为本”,而非以音乐本身为中心。具体的表达和创造方式则可为:各种形式的歌唱、身体律动、歌曲的词或旋律节奏等的改编[4]。
如在《好一个土娃子》一曲的教学中,继上述的乐曲分析与理解环节之后,教师则可让学生伴随原唱进行歌唱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歌唱要领,而后伴随伴奏进行歌唱练习,最后让学生一边做先前设计好的身体律动动作,一边声情并茂地进行合唱或轮唱表演。此表达过程能够激发学生主体的情感,充分促进其对乐曲情感及表达形式的领悟与表达,同时促进其对音乐热爱情感的深化。除此之外,在歌唱过程中,学生还可依据自身的情感表达需要,加入各类无意义词、设计各类的“乐器”音效。如在“一会儿一个鬼点子,一个鬼点子”之后加入“哎”的无意义词,以契合节奏,同时深化情感表达;学生还可通过拍手、跺脚、拍桌子、敲一敲可以触碰到的物体等,以丰富乐曲的音效层次,同时促动学生乐曲情感的更好表达。通过学生主体主动的乐曲表达和创造,音乐会成为表达其思想情感的工具,而不仅仅只是其硬性的学习任务,这种改变带来的则必是学生对音乐的喜欢与懂得。
总之,让学生喜欢并懂音乐,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这需要音乐教师将趣味和知识有机结合。而具体结合方式则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思维规律、音乐循序渐进的产生及表现规律,即“人文情境导入—乐曲初步感知—乐曲深入分析—乐曲表达创造”的方式路徑。沿此路径达到上述目标需要教师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璇.让学生听到“美”的声音——小学音乐审美能力的
培养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9(5).
[2]马晓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黄河
之声,2019(1).
[3]阚文雯.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当代音乐,2017(24).
[4]石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赤峰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
【作者简介】
马海珠(1985~),女,江苏泗洪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08223E6E-B24D-4133-90BA-A7B6F253B8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