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默的大多数”

2021-04-18 23:32蔡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蔡燕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课堂上诸多学生不愿举手发言,甘愿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与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高中学习的现实压力有关,也可看出传统处世哲学的影响。同时,这种现象也与教师所提问题难度不当、预设太多、不当言行打击学生等诸多因素相关。高中语文教师可从几方面努力以改变现状:讲究教师提问的艺术;创设情境,注重生成;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抓住学生言行转变的契机。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不举手  改变策略

一、高中学生不愿意“举手”发言的现状

常常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提出问题后,许多学生立刻低垂下平时高高昂起的头,目光紧紧锁定课本,不再与教师对视,不敢或者不愿回答問题。请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常常一幅如释重负的表情,甚至有些窃喜。

这种状况学生自己也很有感触,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如此描写:

“哪位同学来谈谈自己对这一段的理解?”老师的声音在原本寂静的教室中显得格外清晰。没有人说话,教室重归寂静。我紧张得用指尖在书页上滑动,一边暗暗念道:别喊我,别喊我。“×××,你来谈一谈。”老师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沉默,声音如往常一样平和。我悄悄松了口气,还好不是我,瞄了眼同桌,见她也是相似的神情,不由得暗暗想笑。

这样的场景与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争相举手、踊跃发言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慨并且深思:我们的中学生怎么了?为什么在语文课堂上不愿意“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课堂?

二、产生现状的原因剖析

1.学生自身原因

(1)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从初中进入高中,他们身心日益成熟,视野越发广大,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自尊心逐渐凸显。他们“爱面子”,会尽量使自己在他人眼中保持“完美”,避免“出乖露丑”,避免出错的可能,在课堂上就尽可能保持沉默,不经过深思熟虑不愿意“举手”。患得患失,导致勇气缺失。这就与学生在童年时完全不同。小学生、初中生勇于表达自我、乐于抒发真性情,即使回答错了大多也不以为意。

(2)高中学习的现实压力

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学习的功课增加,负担加重,很多学生就会疲于应付、顾此失彼,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不足,由“我要学”变成“要我学”,完成学习任务就很满足。很多学生每天只休息五六个小时,带着迷蒙的睡眼进入语文课堂,偶尔还会与周公会面。在这样被动学习的状况下,才思不够敏捷,思维不够活跃,难以提出建设性的问题,也难以给出有创造性的答案,学生也就不乐意上课“举手”了。

(3)传统处世哲学的影响

高中学生思想日益成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就越大。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柏杨先生就曾经批判中国人“缺少敢讲敢想的灵性”。高中学生虽然未必笃信这一套处世哲学,但已经难以抹去潜意识里的思想倾向。在课堂上“举手”,被视为“出风头”,是“异类”,要承担巨大的道德风险。所以,有学生即使了然于心也不愿意“举手”。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因为害羞、胆小等个人化因素导致自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上一直不愿意回答问题,这不是本文要阐释的重点。

2.教师原因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愿意“举手”参与课堂,与教师也有很大的关系。有如下几点因由:

(1)教师所提问题难度不当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有可能出现两种极端的倾向。

一是问题设置过于简单,不需要经过严密的思考。比如“是不是啊?”“对不对?”之类,学生回答完了,会觉得很无聊,缺乏挑战性。

另一种倾向是问题设置太繁难,学生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用很敬佩的眼光看待教师,教师很有成就感,讲解起来特别有激情。可是,学生经过了反复思考,还是一点也靠不上边的问题,对学生来说,知道了答案,也未必就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这种繁难的问题多了,学生对教师的崇拜与日俱增,自己的信心也就江河日下。学生有了畏难的心理,课堂上就更不可能主动举手了。

(2)教师预设太多导致课堂机械无趣

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时候上课跟着教案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对于学生开创性的回答,往往会用“好”“很好”“请坐”这类词语表示肯定,说过“请坐”之后就把参考答案告诉学生,引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去。貌似很尊重学生,实际上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用千篇一律的套话“很好”来应对学生经过思考后发自内心的表达。完全按照预设上课,课堂是完整的,但显得机械无趣。

长此以往,学生认为,自己的回答是没有意义的,不管回答不回答,教师总会跟着预设走,自然就没有了“举手”参与课堂的热情。

(3)教师的不当言行打击学生

学生在幼年、童年时能够踊跃“举手”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后来却讷讷不肯言,也与他们所经历的教师有关系。

作家魏得胜描写过一节公开课:

一位优秀小学教师上公开课时说:“古人就是聪明,他们掌握了造字的规律,凡是和树有关的字,都有一个‘木字。”讲到这里,一位男生高高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那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有个字和树有关就没有‘木字。”那位教师的愤怒达到了极点,她立马毫无顾忌地说:“你如果写出这个字来,我当着大家的面,一口把它吃掉!”那位男生跑到讲台上,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叶”字……①

这个教学故事,令人忍俊不禁,它活画出一个缺乏雅量的教师形象。同时,故事也引起我们的反思。这个男生在当时思想比较单纯,有勇气举手“忤逆”老师。但经历了老师的“愤怒”之后,他进入高中时还能够有勇气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吗?

三、改变现状的策略

1.讲究教师提问的艺术

根据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高中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教学不仅要依据儿童已经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而且要预见到今后的心理发展。②”

就课堂提问而言,教师设置的问题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平相适应,又要积极促进思维水平的发展,不能在低水平上重复。另外,问题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突显重难点。有价值、有意义的课堂问题,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也能促进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2.创设情境,注重生成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例如,语文学习的18个任务群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任務群,强调“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限制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当代文化参与”这一部分,强调“教师要创设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有关媒介对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影响③”。

所以,教师应该做的,是给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包办代替。教师让渡出更多的空间,学生才能有参与课堂的极大热情,才能主动举手。

3.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有时候,学生会举手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需要及时肯定学生举手的勇气,再分析学生的问题。及时激励学生是改变现状的重要途径。

例如执教《史记·孔子世家》时,学生主动举手提出疑问,孔子并没有被封为一方诸侯,怎么能称之为“世家”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可见学生对《史记》中“世家”这种体例有了模糊而感性的认知,是值得肯定的。我解答时联系了《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语句:“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可见,能列入“世家”的人物是司马迁心目中的“辅拂股肱之臣”。另外《孔子世家》中也写道“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世代相承,以为“世家”。肯定学生的提问,有理有据地分析,不敷衍对待,才能激发学生举手的勇气。

4.抓住学生言行转变的契机

打破一种固定状态需要有契机。如果把握住契机,学生上课不肯举手的魔咒就有打破的可能。这样的契机可能是学生的一句心里话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可能是教师真诚的言行打动了学生,或者是某种机缘下的相互触动。

那天,我讲授苏轼的《赤壁赋》,请学生分析第一节景物的特点。我话音刚落,孙同学就举起手来。工作了几年,我比刚工作时多了一些所谓的经验,学生上课举手多半是要上厕所的,要去看医生的,几乎见不着为回答问题而举手的学生。何况,我刚提问,孙同学就举手了,没有思考的时间。先入为主,我严肃地问他:“有什么事?”他红着脸,期期艾艾地表示要回答问题,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也许在嘲笑孙同学的自讨没趣,也许在嘲笑我的奇怪反应。这是多么尴尬的时刻呀。我当着学生的面,剖析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并且郑重地向孙同学道歉。事后,该同学依然举手回答问题,而且基本每节课都举手。其他同学也有被他带动,主动举手的。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高中语文教师要想自己的课堂被学生打心底接受,要想课堂上学生踊跃举手发言,就必须表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和谐的友好关系,课堂上多激励、多鼓动,讲课或生动有趣,或旁征博引,底蕴深厚,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曾经执教过《金岳霖先生》,金先生是西南联大的名教授,他喜欢叫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从而使得西南联大女生在旗袍外面套一件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追求的至高境界啊!

【注释】

① 魏得胜. 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J]. 中学语文,2007 (22):10.

②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 教育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214.

③ 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5.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