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净微
[摘 要]“语言运用与建构”是语文核心素养四大维度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内化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2-0081-02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它不仅与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密切相关,而且也是学生其他几种素养得以形成的依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切实抓住“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个核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关注语言内化
在语文教学中,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也不管语文教学如何变革,“语文知识”永远是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内容,任何舍弃知识而空谈语文教学的思想理论都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架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吸收与内化,以为培养学生语言运用与建构的能力奠定基础。
如在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一课中,围绕着“心中的秋天”,作者以秋雨为线索,抓住秋天的各种特点,描写了秋天的各种景物,把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因为《秋天的雨》是一篇充满诗意的,灵动的,有生命的散文,教学时教师就不要让学生学一些死的东西,而要能够引导学生就文中关于作者是如何描写秋天的语言的进行细细感受与品味,比如文中拟人化的表达,精妙的比喻等等,如果教师把这些内容弃之一边,那么也就丧失了语文教学的本义。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来说,既要避免唯知识化现象的产生,又要避免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现象的产生,而要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语言的内化,唯有如此,才能为学生今后的语言运用奠定基础。
二、关注语感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文意识的唤醒,通过培养学生语感,把学生引入语言文字的深处,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之美,表达之妙,帮助学生构建出属于自己的言语世界,这才是语文的教学之道。
如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燕子》一课的时候,文中有几处这样的描写“凑成了那样活泼的可爱的小燕子”“……波光粼粼的湖面横掠着”“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这些语句散落在文本各处,学生们自己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不加留意,一读而过,也就很难发现这些语句在表达中的妙处。只有对语言比较敏感的学生才会发现文中语言的一些值得推敲之处。如“为什么说凑成了活泼的小燕子?”“这儿的沾与挨着有什么区别吗?”“作者为什么用几痕细线而不是几根细线呢?”当学生发现这些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换词比较等方式引领学生品味语言,在语言品味中,学生们明白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以及应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采用不同的词语进行说明表达。除此之外,通过比较,学生们也从“沾,痕”等词语的运用中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如此教学,培养了学生语感,为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奠定了基础。
三、关注语言积累
语言积累是学生语言运用与建构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虽然对学生的语言积累也比较重视,但也仅限于对教材中需要学生积累的语言段落,而且由于缺乏教师对学生积累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的积累内容大都是零散的,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起语言积累与运用之间的联系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主要手段。
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对积累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还要让学生能够对积累内容进行分类,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景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类别对积累内容进行分类,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从“修辞运用,名言警句”等方面进行归类,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储备。在学生积累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积累到的内容分门别类地写在摘抄本上,帮助学生建立起积累与运用的联系。如在学生把积累内容分类进行设置之后,当学生需要运用到哪方面内容的时候,首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积累的内容,然后再根据表达需要,在描写景物的时候,用自己积累到的优美词句,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让学生翻看一下自己积累到的关于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方面的材料,以为自己的合理运用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如果头脑中没有相应的优美段落或者篇章方面的储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也就很难形成,因此教師要鼓励学生多背诵,广积累,帮助学生建构起属于学生自己的语言词汇库,才能促进学生的语言内化,帮助学生把积累到的语言转化为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关注语言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使学生把在阅读中发现的“言语密码”转化为学生进行言语表达的“内心冲动”,这样一来,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也就得到了质的提升。
如在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文章中有这样的描写:“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这段话主要描写了葫芦是如何长叶、开花、结果的,以及作者对这些小葫芦的喜爱与赞美。教学时,在学生积累语言的基础上,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把积累到的语言转化为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呢?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插图,重点让学生在观察中明白葫芦长叶、开花、结果之间的顺序关系,然后再让学生把这段话多读几遍,感知葫芦的生长过程,最后再进行背诵。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为学生提供一些相似的语段让学生进行仿写:
1.路边的牵牛花开了,真漂亮,__________的藤上长满了__________,开出了__________,像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哇!
2.我喜欢的石榴树长大了,__________的叶子间开出了__________,花谢之后,树上结出了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训练,符合学生接受认知事物的规律,使学生对按照植物生成规律进行表达的写作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从《我要的是葫芦》这个片断仿写的过程可以看出,教师主要是以观察插图,发现植物生长规律为起点,以朗读背诵为主要方式,以仿写为落脚点,这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和表达运用为一体。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也就不再是简单的消化吸收,而是在积极地建构与运用,真正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
总之,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引领下的语文教学,教师要能够从语文的学科本质出发,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等等,如此,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一定会得到极大提升。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