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杨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临床经验*

2021-04-17 17:41:34张怡唐莉莉赵杨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肾阳帕金森病阳气

张怡,唐莉莉,赵杨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3 2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 江苏南京 210001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晚期帕金森病通常指Hoehn-Yahr分期为3~5级者,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其中有疾病本身的进展,也有药物副作用或运动并发症的因素参与[1]。研究表明,剂末现象、异动症均受多因素影响[2-3],而开关现象与药物吸收情况有关[4]。中晚期PD运动与非运动症状均有症状波动[5],且病理机制尚有争议,相较于西医的对症治疗而言,中医药治疗PD疗效较好,有一定的发展潜力[6]。

赵杨教授为南京市名中医,南京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医疗与科研教育数十载,擅长中西医诊治变性疾病,尤其是在中医诊治帕金森病方面经验颇丰。1987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于2010年在奥地利威廉敏那娜医院、2012年在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访学。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神经病学专家委员常务委员等职。笔者有幸随诊抄方,收获良多,现将赵杨教授诊治帕金森病经验总结如下。

病机认识

赵杨教授认为帕金森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中晚期患者运动症状如腰膝酸痛、非运动症状如夜尿增多、畏寒怕冷、嗜睡、低血压、便秘等症状表现突出[7],而这些症状大多与阳气亏虚、推动无力有关[8]。《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意为阳气在内化精微养于神,在外为柔软固于筋。筋脉的强健,不仅依赖阴液的濡养,也得益于阳气的温煦。基于以上理论,赵杨教授提出“肝肾虚损,肾阳尤亏”的基本病机。

1 肝肾虚损,肾阳尤亏;温养以固肾肝之本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学者通过大量文献系统分析总结,发现肝肾亏虚证为PD主要证型[9]。帕金森病患者多为老年起病,且久病体弱,导致真阳更亏。肾阳亏虚,阳气不足以敷布周身,筋脉失于温养,则出现四肢僵直、畏寒怕冷之症;元阳不足,冷气横行,肢体不温,寒主收引,肢体蜷缩,僵直冷痛,可形成肢体僵硬、冻结步态之临床征象。命门火衰,阳气温煦无权,使阴寒内结于肠道,糟粕不行,闭结不通,出现便秘。而夜间阴长阳消,阳气更为亏虚,肾之气化失常,膀胱开合失度,则可导致夜尿增多[10]。阴阳互根,阳损及阴,后期患者阴阳两虚,精气血均不足,则可出现痴呆。肝藏血,主疏泄。肝血亏虚,筋脉经络失于濡养,则中晚期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疼痛[11],甚者有不宁腿综合征。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多因久病缠身、生活质量差等出现抑郁、焦虑状态。肝失疏泄,加之肝血亏虚,则肝调节血流量的功能下降,从而出现体位性低血压[12]。

温补肾阳,改善真阳亏虚命门火衰,使阳气鼓舞、温煦机体,则气血流通,津液输布,肢体柔和,活动自如。养肝血以濡养四肢百脉,则可改善其肢体麻木、疼痛不适等感觉障碍。温肾阳,养肝血在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病已取得较好的疗效[13]。

2 肝病传脾,脾脏病之;健脾以资生化之源

太阴脾土,位居中央,肝病之,则传于脾。有学者认为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主要责之于脾[14]。脾主运化,脾病之,则其运化失职,无以运化水谷为精微。精微乏源,无以濡养四肢、肌肉,则四肢、肌肉强直,行动迟缓。“诸髓者,皆属于脑”。肾藏精,精生髓,若后天之精乏源,无以充养肾精,影响脑主精神意识之功,则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痴呆。脾虚血亏,心神失养,也易出现夜寐不安,多梦易醒。脾在液为涎,若脾气虚弱,气不摄津,患者则口角多涎。《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虚则升清运化功能失常,消化机能减退,患者出现纳呆、痞满、不欲饮食。《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血充盈,才能濡养筋脉;筋得其所养,才能运动矫健轻盈有力。若脾之阳气不足,推动无力则腑气不通,大便干结。

明代周慎斋曾云:“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补肾不若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甚多”。赵杨教授认为帕金森病基本病机以肝肾亏虚为主,但脾虚亦不可忽视,故临证之时,常在补益肝肾的同时培护脾胃。培护脾胃符合《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原则。久病痼疾者,胃气耗竭,脾阳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易伤但同时又易于调治,可大大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结合脾喜干恶湿特点,赵杨教授提出温脾阳、健脾气以改善脾阳不振,资后天以养先天。脾胃调和,诸疾可祛。

3 脾胃病之,气机逆乱;理气以保肠腑之畅

肺为脾之子,脾胃为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病之,则影响肺之宣发肃降。肺失宣肃,则气血津液无以输送至皮毛,皮肤失去濡养,患者则产生肌肤麻木之感。肝升肺降,相辅相成,一者病之,则相互影响。肺无以降,则肝无以升,致肝气郁结,患者便表现出焦虑、抑郁等心理精神问题。《景岳全书》“小水虽系于肾,而肾上连于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先治气,治肾者必先治肺”。由此可见,肺气不足,不仅会出现癃闭,也会出现气摄不能之小便频数。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肃降失职,则腑气不通,无以推动糟粕下行,则便秘问题凸显。便秘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对病人的生活、心理及预后有很大的影响。常规应用通便中药、中成药以及针刺等治疗方法,收效甚微。赵杨教授根据帕金森病患者肝肾肺脾之阴俱虚的病机,结合“肺朝百脉、通调水道、其位上”等肺之生理特性,提出滋肺阴、润肺体、降肺气、理大肠以改善帕金森病之便秘。

常用方药

赵杨教授根据多年实践探索经验,总结出自己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基础方——温肾养肝方。温肾养肝方由肉苁蓉、炒白芍、乌药、益智仁、淮山药、钩藤等组成,该方已经试验[15]证明具有温肾阳、养肝血、熄肝风的功效。方中肉苁蓉温肾助阳、益精填血,为君药,正应《神农本草经》述:“主五劳七伤,补中……养五脏……益精气……”有实验表明肉苁蓉可改善帕金森大鼠模型的行为障碍[16]。以白芍养血柔肝、敛阴止痉之功为臣药。古云白芍“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疾”,能“泄肝胆风火以清风木之邪”,能“养肝阴而和柔刚桀骜之威”,根据网络药理学,白芍可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达到治疗帕金森的目的[17]。淮山药气阴同养、脾肺肾并补为佐药。《神农本草经》言淮山药可“补中,益气力,长肌肉”,《本草纲目》亦言其“益肾气,健脾胃”。益智仁温肾助阳亦为佐药,《本草拾遗》提到它能“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利三焦,调诸气……”赵梦帆等发现益智仁有乙酰胆碱抑制作用[2]。再佐以辛行温通之乌药,下行温肾散寒,祛膀胱之虚冷。《日华子本草》云其“治一切气,除一切冷”。钩藤味甘性微寒,功善熄肝风、平肝阳,为使药,以制约方中他药之温燥,以免其过于温燥而肝阳上亢。《本草纲目》曰“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运,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熄,则诸症自除”。上述诸药君臣配伍,在诸多温阳之品中,佐以养血平肝之品,意为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以期达到阴阳并补之功,共奏肾阳得温、肝血得养之效。肾阳温煦,肝血濡养,脾精化源,气血自生。

在临床上赵杨教授以此为治疗大法,依据患者病情变化,临证酌情加减。常用的药物不仅有龙骨、牡蛎,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还有陈皮,理气健脾;白术,健脾益气兼能止汗;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南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茯苓,健脾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紫苏子,降气化痰,润肠通便等。

验案

患者,女,71岁,2018年10月12日初诊。以“动作缓慢、手抖10年”为主诉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动作缓慢及右上肢抖动,约1年后出现双下肢无力,行动迟缓,情绪激动时加重,于外院就诊诊断为“帕金森病”,先后服美多芭、森福罗等治疗,初始疗效较好,后效果欠佳。2年前患者出现右上肢不自主运动,服药后3h明显。就诊前用药方案:美多芭3/4片,3次/d;泰舒达1/2片,3次/d;金刚烷胺1/2片,2次/d。刻下,患者双上肢静止性震颤,右侧较甚。平素畏寒怕冷,动则汗出,偶有盗汗;翻身困难,偶有晨僵;饮食一般,便秘近8年,夜尿频,5~6次/晚,夜寐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否认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否认嗅觉减退。其儿子诉患者近两年情绪悲观,不愿外出社交。查体:神清,精神一般,心肺功能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双眼球活动正常,面具脸,四肢肌张力增高(下肢高于上肢),对掌、捏合、叩地均较差,自行直立行走,伴异动,身体前倾,步态欠稳,右侧摆臂幅度小,后拉试验(++)。诊断:中医诊断:颤病,证型:肾阳亏虚。西医诊断:帕金森病。处方:暂不予调整西药用量,另予温肾养肝加减方。首诊:治以温肾养肝,肉苁蓉30g,乌药30g,益智仁20g,制首乌15g,钩藤20g,炒山药20g,白术20g,白芍15g,怀牛膝15g。

二诊:2018年11月10日,患者诉便秘改善最佳,大多数情况下可自行排便;汗出症状较前好转;仍有夜尿频数之难。予原方基础上加黄芪30g,升麻12g。

三诊:2018年12月4日,患者三诊,诉夜尿频改善。现门诊随诊中。

按语:患者老年女性,久病体虚,阴阳渐亏,气血不足。《素问》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虚无以上养清窍、四布柔筋,则患者精神不振,肢体震颤。畏寒怕冷、常自汗、夜尿清长频数,皆是阳虚不能温养固摄之故。失去了阳气的推动作用,则腑中糟粕无力下行,出现便秘难解之症。《石室秘录》提到“然筋之舒,在于血和”。肝血亏虚无以制风,则患者出现肢体震颤或拘挛无力。故赵师认为对此患者的治疗还应以温肾养肝为主,在温肾养肝基础上加白芍柔肝养血,且敛阴止汗;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又通经逐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要想补足气血,还应顾护脾胃,以后天滋先天,故加用山药、白术以健脾益气。二诊患者诉夜尿频改善不显,而乌药、益智仁等固精缩尿之流已用,效果不佳。《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津液的输布,不仅要靠肾的气化,脾的运输,还要有肺的宣发。肺为水上之源,主通调水道,故在前方上加用黄芪、升麻。黄芪补气力效,且能升阳;升麻可助脾气生发,载津液上行,补肺气不足。肺气足,金水同源,相辅相成,则体内津液运行有序。

结语

帕金森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仍是世界难题。西医认为帕金森病多与遗传、环境、神经系统老化等因素有关[18],治疗用药也多以兴奋多巴胺系统、抑制乙酰胆碱系统等为主[19]。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及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西医疗效逐渐减弱,而中医药优势逐渐凸显并被广泛认可[20]。赵杨教授从中医思维角度出发,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帕金森病中晚期的病机为“肝肾虚损,肾阳尤亏”,治疗应以“肝肾”立本,兼顾“肺脾”,给临床诊疗帕金森病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猜你喜欢
肾阳帕金森病阳气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28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5:02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农村百事通(2020年2期)2020-03-31 03:00:58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妇女生活(2019年7期)2019-07-16 04:16:19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4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补肾不只改善性功能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早上洗澡伤阳气
祝您健康(2015年6期)2015-09-16 03: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