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生,曾祥胜,王逸飞,陈敏杰
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九江 332000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18年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数为1,849,518例,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性恶性肿瘤。肿瘤相关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则是一种与肿瘤或者肿瘤治疗相关,可扰乱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非同寻常的、持久的、主观劳累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已有很多研究证实复方斑蝥胶囊与放化疗联合具有明显协同抗肿瘤作用,但是其在改善肿瘤相关疲乏中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于既往复方斑蝥胶囊研究基础上,通过随机对照实验来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疲乏的影响。
1.1 诊断标准 ①结直肠癌诊断标准[1]:采用2016年颁布的第8版WHO消化系统肿瘤病理诊断分类标准;②结直肠癌的TNM分期标准[2]:采用2017年颁布的第8版UICC/AJCC分期系统。③肿瘤疲劳相关诊断标准[3]:ICD-10(1998修订版)。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第十次国际疾病分类(修订)会议ICD-10关于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常规性诊断标准[1];经病理学诊断TNM分期为Ⅱ~Ⅲ期的结直肠癌患者,并完成相关方案化疗; KPS评分>70 分,无语言沟通障碍;患者年龄20-80周岁;自愿加入研究对象;患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预计生存周期≥6个月。
1.2.2 排除标准 不按医嘱服药者;不符合纳入标准任意一项者;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外在内在原因而被迫中断不能继续接受治疗者;不愿加入合作者。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9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晚期直肠癌患者116例,依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男40例,女18例;平均年龄(60.2±8.13)岁;平均病程(2.6±1.2)年。对照组男4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8±8.21)岁;平均病程(2.3±1.6)年。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在统计学检验后,显示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价值。
4.1 对照组 根据2020 CSCO指南推荐的晚期直肠癌治疗方案[4],选取标准化疗±靶向治疗,具体根据患者基因型状态[5]、自身状况及意愿选取FOLFIRI(氟尿嘧啶+伊立替康)±靶向药,FOLFOX(氟尿嘧啶+奥沙利铂)±靶向药,CapeOx(卡培他滨+奥沙利铂)±靶向药等方案。同时给予护肝、护胃、止吐、补液等系统治疗。
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Z52020238,0.25g),每日2次,每次0.75g,连续使用3个化疗周期。
5.1 临床疗效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气虚证及血虚证诊断标准来制定本病的中医症状评分标准,以完善相关临床症状标准的评分体系。以出现明显缓解的主证为显效;未见明显缓解的主证,而缓解出现明显的为兼证时则视为有效;均未发生明显缓解的主证及兼证时则为无效。
5.2 疲乏状态 本研究采用piper疲乏量表[6]对组内治疗前后的患者的化疗后疲乏状态进行系统评估。主要从感觉、认知、情绪、行为等4方面进行评价,主要观测患者的主观疲劳感。该量表总共含有22项参考条目,每项在0分(无疲乏)至10分(最严重)间。最终的疲劳分值等于总分除以22所得的结果。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疲乏状态越为严重。根据得分可将疲乏程度相应的分成3个等级,无疲乏状态或轻度疲乏:0-3 分;中度疲乏:4-6 分;重度疲乏≥7分。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统计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治疗前的疲乏程度比较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治疗组疲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干预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表1 2组干预前后疲乏评分比较(±s)
表1 2组干预前后疲乏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P<0.05。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8152.3±12.1121.2±14.2治疗组 58153.7±11.268.5±22.6*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近年随着常规院内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9]中的广泛应用,化疗后疲乏已经成为临床中阻碍肿瘤患者正常生活的首要症状。2012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曾将癌因性疲乏(CRF)定义为[8]:患者可连续性痛苦地主观感觉身体、情感和自我认知状态的明显疲劳,与肿瘤或肿瘤治疗相关度密切,而关于近期活动度多少则与之不成直观比例。有20%~30%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确诊发现时已为晚期,已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机,化疗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相关研究证实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放疗或者免疫治疗[10]后,约90%左右的人会出现CRF。关于CRF机制目前仍不是十分明确,目前的广泛解释有:病毒微生物感染、免疫异常、乙酰肉毒碱代谢异常和内分泌神经递质[11]异常等原因。对CRF的治疗也逐渐提上日程,但关于CRF的治疗仍缺乏相关特效药,这是临床上亟需解决的典型问题。
我国著名汉代医家张仲景曾在《金匮要略》虚劳篇中明确提出五脏气血的虚损成劳的说法,并提出治疗上要十分重视补益脾肾。明·汪绮石亦在《理虚元鉴》[12]中曰:“治虚有三,肺、脾、肾是其本也。肺乃五脏之本,脾乃百骸之母,肾乃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乃治虚之道毕矣。”现代中医大家也多认为化疗后患者以气血两虚、气阴两虚为多见。“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13]是其主要病机,虚证多,实证少,亦可兼夹痰、瘀、湿。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RF的证据逐渐增多。[14]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使化疗不良反应明显减轻,提高生活质量。斑蝥素是斑蝥的主要成分,能有效阻碍肿瘤细胞的大量合成DNA及RNA,对增加白细胞、抗炎、抗病毒的效能也有一定积极作用。复方斑蝥胶囊的主要成分还包含人参、刺五加、半枝莲、黄芪等。刺五加、人参和黄芪等补益作用[13]明显,半枝莲、斑蝥活血化瘀、解毒消肿作用显著。半枝莲的解热、抗癌、护肝、调节免疫力等功效显著;人参的清热生津、补气养阴之功也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明显;黄芪的益气健脾、补气升阳之功效作用明显;刺五加则可祛风湿、强筋骨,有效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综上,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各种化疗方案的采用对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化疗后疲乏效果确切,对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作用明显,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