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娟 张计旺 祁汉雄
心脏血管瘤是成熟性血管组成的血管源性心脏良性肿瘤或畸形[1-2]。病人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多在尸检中发现。该病发病率为0.002%~0.3%,约75%为良性肿瘤,占心脏良性肿瘤的2.8%左右[3-4],因该病罕见,临床上也极易漏诊及误诊。此外,心脏血管瘤会导致昏厥、卒中,甚至猝死[5-7],因此早期准确诊断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技术如超声心动图、CT 及MRI 等常作为辅助手段对肿瘤进行初诊分析,但目前有关心脏血管瘤的文献报道较少,且缺乏全面分析。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 例心脏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病理特点,结合相关文献,希望加强对心脏血管瘤的认识,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的能力。
病人男,45 岁,1 周前出现无诱因的心悸,心率86 次/min,血压149/88 mmHg(1 mmHg=0.133 kPa)。心脏相对浊音界正常,入院时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心肌酶及各项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
胸部X 线摄影正侧位片显示心影内异常环形钙化影,双肺淤血,心影无增大(图1)。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未见有意义的狭窄,右冠状动脉包绕肿块走行,局部可见小分支血管向内延伸,未见异常血管簇(图2)。超声心动图提示在胸腔内主动脉根部右后方,腹主动脉膈肌水平左前方可见一实性为主的中等回声团,内部可见低或无回声区,周边可见强回声的钙化,血流未见异常。CT 检查显示心脏肿物位于左室下壁,大小为45 mm×35 mm×55 mm,密度欠均匀,CT 值37~65 HU,边缘可见蛋壳状钙化,内部可见散在条状及点片状钙化;心包完整,无积液。增强检查显示病灶轻度强化,CT 值36~72 HU。病灶与下腔静脉相贴,下腔静脉通畅(图3)。心脏MRI 显示肿物明显向腔外突出,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double inverse recovery fast spin echo, Double IR FSE)序列及快速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FIESTA)序列上病变呈等或稍高信号(图4)。首过灌注序列病变轻度强化,延迟增强序列病变内部可见散在点片状稍高信号延迟强化(图5)。PET/CT 显示肿物呈糖代谢缺失,纵隔淋巴结、双侧胸膜及腋下均未见转移征象。
图1 胸部X 线摄影正侧位片。A 图,正位片示肿物位于心影与脊柱重叠处(黑箭),B 图,侧位片示肿物位于左室下后方,部分与左心室影重叠(白箭)。
术中见病人心包腔内粘连严重,左心室壁内肿物,其内可见豆渣样内容物。病理学检查镜下见脂肪及纤维组织,伴散在淋巴细胞、出血坏死及钙化,部分区域可见较多不规则薄壁血管,符合血管瘤特征(图6)。
心脏血管瘤最早由Uskoff 等提出,较为罕见。病人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常为意外发现,当血流动力学出现改变或发生肿瘤局部侵犯时则出现相应症状[8]。本例病人因心悸就诊,症状无特异性,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在后续影像学检查中提示心脏血管瘤。目前,心脏血管瘤确诊金标准为病理学检查[9]。该病可发生于心脏各层,儿童好发于右心房,而成人好发于左心室[10-12]。心脏血管瘤按照组织学分型为非特殊类型血管瘤(又称动静脉畸形)、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11,13]。典型的毛细血管瘤发生于心内膜,海绵状血管瘤及动静脉畸形发生于肌壁间[1]。本例病人心脏血管瘤发生于左心室下壁肌壁间。近年来,国内外对该病的诊治逐渐重视,相关研究逐渐增加,但罕有关于心脏血管瘤影像学表现的文献报道。
图2 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A 图,右冠状动脉未见有意义狭窄,B、C 图,右冠状动脉分支血管包绕肿物,局部可见小分支血管延伸入肿瘤内部,肿瘤边缘部分可见片状密度增高影。
4.1 检查与诊断 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对心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不高。本例心脏血管瘤的影像特征为病灶整体回声(密度、信号)欠均匀,内部及周围可见明显钙化及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强化程度不高且代谢缺失,未见侵犯征象。有研究者[15-16]分析心脏血管瘤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血管瘤会出现肿瘤染色(“tumor blush”征),而在本病例中,该征象并不明显。本例血管瘤周围出现广泛蛋壳状钙化,内部也可见钙化分隔,这与血管瘤因血流动力学异常,常发生微血栓,继发钙盐沉积的病理性质密切相关,而这也会影响肿物血管簇的显示以及填充式强化特征的出现[16-17]。目前,有关心脏血管瘤PET/CT 表现的报道较少,对代谢情况尚存争议。本例病人表现为糖代谢缺失,相应的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病人最终行手术切除病灶,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血管瘤。
图3 心脏CT 平扫及增强检查。A 图,CT 平扫影像,病变边缘钙化,内部CT 值约48 HU。B 图,CT 增强影像,病变轻度强化,CT 值约69 HU。
4.2 鉴别诊断 由于该病人无其他肿瘤病史,同时影像学特征倾向于良性病变,因而进行鉴别诊断时主要涉及原发性良性心脏肿瘤,如心脏黏液瘤、脂肪瘤、横纹肌瘤和纤维瘤等,尤其是肌壁间的良性肿瘤。
4.2.1 黏液瘤 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男性多见,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左心房最为常见(60%~80%),其次是右心房(15%~28%),心室少见。大部分起源于房间隔,带蒂。超声心动图上表现为分叶状强回声团块。增强CT 可见边界清楚的卵圆形腔内肿物。MRI 表现为T1WI 上等信号,T2WI 上稍高信号;电影序列可显示流体附着特性、移动性及瓣膜脱垂情况;延迟增强根据黏液瘤的成分不同可表现为无强化、不均匀轻度强化及明显强化,流体表面附着的血栓呈低信号。
4.2.2 心脏脂肪瘤 罕见,居常见的良性心脏肿瘤的第2 位,发病与性别、年龄无关,可发生于多个部位,通常无症状[18]。CT 表现为均匀低密度,不伴钙化;MRI 表现为T1WI 上稍高信号,T2WI 上高信号,增强检查无强化。
4.2.3 心脏横纹肌瘤 通常多发,易发生于儿童,有研究者[8]认为该病与结节性硬化相关。该肿瘤可发生于心肌的任何部位,但心室更常见。超声显示为强回声;MRI 检查T1WI 上呈等信号,T2WI 上呈高信号。
图4 心脏MR 平扫检查。A、B 图分别为Double IR 序列的短轴面及矢状面影像;C、D 图分别为FIESTA 序列的冠状面及短轴面影像,可见病变位于左室下壁,呈等或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
图5 心脏MR 增强检查。A、B 图为首过静息灌注影像,可见病灶轻度强化;C、D 图为延迟强化影像,可见病灶内部及边缘出现片状强化影。
图6 病理图(HE,×40)。A 图,可见致密纤维组织,中央可见坏死区及钙化;B 图,可见多发薄壁血管、出血及淋巴细胞。
4.2.4 心脏纤维瘤 居儿童常见的心脏良性肿瘤的第2 位(大多数病例在婴儿或胎儿时期被发现),儿童与成人发病比例为4∶1[19-20]。病人常伴有心律失常。心脏纤维瘤可发生于左室游离壁、室间隔或右室游离壁。约有25%的病例在CT 上可见钙化[20];增强检查时由于瘤体缺乏血管导致其CT 值低于正常心肌。MRI 表现通常为T1WI 上等信号,T2WI 上低信号;增强检查明显均匀强化。PET/CT 上呈低摄取。
4.2.5 心包畸胎瘤 通常发生于婴儿或新生儿,常发现于右心房基底部,常伴有心包积液。影像学检查呈混杂回声(密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