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与法治》课如果只有单纯的师生合作,就会显得单调、乏味,情境教学以生动的形象、多变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取得良好效果。用音乐营造动人情境,润物无声融入亲情,感化学生;用图画再现生活情境,将课堂演绎得绘声绘色,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用视频重现学生记忆情境,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用学生的表演创造情境,寓教于乐,启迪学生。情境教学,使得《道德与法治》课生动、高效。
【关键词】情境教学 生活图景 思想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3-0057-02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特点,它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情境教学法是《道德与法治》学科重要的授课方法,也是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本人就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题《爱在家人间》教学为案例,谈一谈情境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一、音乐营造动人情境,润物无声融入亲情。
导入环节,我首先播放了韩红的《天亮了》这首歌曲,并为学生讲解这首歌曲创作的背景:一个红叶满山的秋天。一对父母带着孩子去游玩,他们正在高山缆车上笑语不停,却没想到悲剧正在降临。由于缆车出现故障,在运行途中突然坠落。在接近死神的最后一刻,父母合力将孩子高高地托起,一声巨响,回荡在山谷,爸爸妈妈永远离开了他们深爱的孩子。由于托举的缓冲作用,孩子得救了。歌手韩红听到这个感人泪下的故事,很快创作了这首歌——《天亮了》。 听歌曲,知背景,学生被深深地触动,慢慢地沉浸于浓厚的爱的情境之中。
1.使用音乐营造情境,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由于音乐的语言是美妙的,也是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天亮了》在这首歌曲中,描绘了父母在人生最后一刻奋力一托、挽救孩子生命的画面,父母托起孩子重生的起点,这种伟大的爱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引起了他们情感的共鸣,让学生迫切地想进入这个亲情的世界,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使用音乐营造情境,导入新课,为本节课的教学顺利开展营造了一个浓浓爱的氛围。《爱在家人间》这一课主要讲述“体味亲情”“爱的碰撞”“沟通传递爱”三个方面知识,培养学生理解、热爱父母之情。《天亮了》这首歌恰好是表现亲情的绝佳材料,韩红如泣如诉的歌声,创设了一个充满亲情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融入爱的课堂,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奠定了感情基础。
二、图画再现生活情境,绘声绘色演绎课堂。
图画是展示形象的重要手段,用图画再现思政教材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把抽象的教材内容形象化。比如在讲解“体味亲情”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我在课堂上展示一组婴儿在父母陪伴下健康成长图片。
师:同学们看这几幅图片,想到了什么?
生1:小孩子有父母陪伴好幸福。
生2:我想起了兩句歌词: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生3:有父母的付出,孩子才能幸福。
师:你的童年有类似的画面吗?你品味到亲情的味道了吗?
同学们先是嬉笑谈论,后来静下来闭上眼慢慢品味,似是在回味自己的童年生活,想去捕捉类似的画面。
通过展示婴儿在父母陪伴下健康成长的图片,把学生引导到回味自己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使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自然而然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亲情产生是因为父母给我们生命、为我们的生活操劳、分享了我们成长的喜悦、分担我们忧伤。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加直观而又深刻地理解亲情产生的原因。
在展示阅读感悟“闹钟没有妈妈味道”教学插图时,我让学生边看插图边看教材上的阅读感悟。在这种亲情氛围包围之下,学生回想和感受亲情的存在。不一会儿,有的学生说:父母对自己的亲情体现为日常的温馨关怀中;有的学生说:亲情体现在亲人对自己严格要求之中;有的学生说:亲情体现在平日的一日三餐之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课堂气氛热烈异常。但是无论怎样,学生都感受到了亲情的存在。图画创设情境,演绎生活画面,从而消除了学生以往单纯学习抽象理论而带来的枯燥乏味之感;使学生感性的认识增强,使想象力和观察力得到培养,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让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
三、视频关联记忆情境,水到渠成理解内容。
在进行“爱的碰撞”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播放电视剧《小别离》中的一段视频来进行教学:方朵朵因为父母乱翻自己的东西,指责父母不尊重自己个人隐私;而父母指责方朵朵不尊重大人,并且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视频观看后,我组织学生讨论视频中的是与非,谈谈自己对文中人物行为的评判。许多学生都有视频中方朵朵相似的经历,视频关联学生记忆,让学生感触颇深,于是,他们纷纷畅所欲言,说出了内心的苦恼。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重点。视频内容,关联学生生活,课堂生成水到渠成,课堂效果良好。
1.通过多媒体视频创设教学情境,紧扣学生生活的实际。视频中方朵朵所遇到的情况,在七年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出现,比如自己的日记或隐私,被父母发现或偷看。多媒体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因其直观化、生动化的特点以及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况,更容易让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内心真实的感悟,从而对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最终达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爱的碰撞中”的知识点效果;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通过多媒体视频创设教学情境,紧扣教材的内容把抽象复杂的知识变为直观,。视频中方朵朵感觉自己长大了,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自己和隐私,不干涉自己的生活,审视了父母给予自己的爱,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增多了。这部分视频内容正好契合了教材中“爱的碰撞”具体表现的内容。同时,视频中父母把孩子看成分数机器的观念,与孩子对待分数的看法产生重大的分歧,从而造成方朵朵与父母进行大吵大闹的结果出现。而这部分视频正好解释教材中“爱的碰撞”产生的原因和处理不好造成的影响:即两代人因为在心智、学识、经历、对矛盾的理解和感受等方面差异,造成冲突在所难免;而“爱的碰撞”处理不好会伤害双方的情感,影响家庭的和睦。通过多媒体视频创设的教学情境,把“爱的碰撞”教学内容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将抽象枯燥的知识直观化,便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学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表演创造情境,寓教于乐启迪学生。
在进行“沟通传递爱”这部分内容教学活动中,我模拟布置了两对父子吵架的情境。在课前,我带领学生多次彩排。在上课的时候,两名学生表演父子面对冲突,采取正确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来应对,从而顺利地解决了冲突,父子俩和好如初。然后另外两名同学表演父子面对冲突,采取不正当的方式解决冲突,从而伤害了父母的感情、影响了亲子关系。上台表演的同学深入角色,其他的同学一开始面带笑容观看,后来慢慢地陷入了思考之中,在思考两种不同做法的影响。然后的讨论环节,学生自然就分清两种处理问题方式的优劣。相信以后遇到类似事情,他们会借鉴处理。
1.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造成两个完全相反的结果,这样对比的表演,让学生感受到新奇而寓教于乐。由于是自己班同学表演的角色,让他们产生了亲切感,便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他们所表演的内容,让他们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2.让学生表演创造情境符合《道德与法治》实践性的课程性质。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3.在学生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老师在旁边不时地进行指导,利用教师的语言创造情境。比如,两组同学采用不同方式处理问题的时候,我就在这个时候提醒学生注意了:按照课本上方法的处理问题会是什么结果呢?不按照课本知识的方法处理,又会什么结果呢?并且提醒学生,如果是你们该如何做呢?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描绘有利于优化情境教学,这对学生的认识起到一定导向作用。学生更加鲜明地感受到情绪的氛围,并且这种情境氛围会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特有的情感,促使他们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的目的。
在《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各种视听方法,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图景相结合,营造生动的场景,把抽象的思政知识转化为形象具体可感的内容,使得课堂生动、高效,抓住了学生兴趣,也使思政课更具思想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简介:
张小雷(1982年9月-),男,本科学历,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