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整合探究及实践

2021-04-13 10:37韩引霞彭雪峰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新模式线上大学物理

韩引霞 彭雪峰

【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正逐减改变着传统的“黑板+教案”而成为常态模式。本文研究了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怎样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等方面整合、协调两种教学模式的互补耦合、合理分配时间以及教育资源。通过“线上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以及自学能力的提高; 通过“线下”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发散能力等等, 不仅促进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使他们快速成长为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建设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  大学物理  整合探究  实践

【课题项目】浙江省“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j2020012);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育教学重点特色工程”(项目编号:ts2019000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8-0147-03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各种教学平台、慕课、微课等新教学手段正在冲击着教育领域,给单调枯燥、鸦雀无声、以教师为主的“黑板+教案”的实体课堂教学既带来挑战同时又提供极大的机遇。由于大学物理课程能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多种严谨的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且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而在全世界的理工科专业为培养高能力的人才而规划的学科体系中占据着牢固的不可撼动的地位。近些年,现代化新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具有多种综合能力的、专业业务能力强的、有积极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而作为培养高素質人才摇篮的高校毫无疑问地承担起这份责任。所以,在各专业体系设置中增加许多专业性、应用性更强的课程。作为见效慢、产出低,但又不可或缺的大学物理的课时只能被大大地缩减。此外,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驱使的当代大学生也认为大学物理学得再好工作中也用不到,从而导致许多高校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为了改变现状,物理教育工作者们正在尝试着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探究怎样能促使学生重拾对大学物理的兴趣从而促进有效课堂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而其中一个研究项目关注的就是探究“线上”和“线下”两种不同教学模式应该怎样进行优化整合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

1.以推进自学能力培养为主的“线上”教育模式的优势

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这就意味着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多种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此,基础课的课时量不得不减少,原来的小班教学大班化,随之而来的就是质量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怎么提高教学质量?把“互联网+教育”模式引入教学可以缓解教学中时间不足。

现在大学物理基本上都是大班教学,每班少则50人,多则100多人。“签到”是教学中的一个不能省略的环节。实体课堂上“签到”时教师一个一个地点名大概要15分钟左右。40分钟的课时一个“签到”就仅剩余25分钟。实体课堂中融入“线上”教育模式后,1~2分钟搞定。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为用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生活、生产而诞生的学科。为了探索真理、掌握世界的本质,每一位物理学家都勤奋刻苦、日复一日、敢于质疑、 不畏强权、甚至牺牲生命而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这种坚忍不拔、至死不渝的精神可以在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当代作为精神榜样必将对他们的德育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物理学家们在探究自然现象过程中所运用的独创性的思维研究方法也可以为物理教师提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的教育素材。物理学发展史是物理学家们利用他们伟大的智慧而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科学体系。若能在讲解物理原理之前,让学生了解物理原理的背景、物理原理的研究过程以及历史等有间接关联的材料,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就不会感觉枯燥了,学习的心情就变得愉悦了。很遗憾的是实体课堂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实体课堂外附加“线上”教育模式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物理教师们可以把每位科学家的精神、事迹以及相关物理原理的背景、形成过程等等整理成文档放到线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不占用实体课堂时间既省时又会使学生对多变的物理产生兴趣。同时,物理学家们的榜样力量也会成为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物理学的难点不是熟背物理概念,定理以及定律,而是应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在大学的实体课堂上当教师把概念、原理讲清楚后,时间也所剩无几了,重要的应用部分不得已就省略了。实体课堂外附加“线上”教育模式后,时间无形中增加了。教师们将所要讲的知识点化整为零,录制成1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而后把这些短视频上传到“线上”。学生们只要在课前根据教师的指令完成本节课该看的视频,即课前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物理原理。实体课堂上教师就不需要再次讲解物理原理而是直接传授怎样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因为“视频”是在课下完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这样做会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提高,促进他们自学能力的发展,而这也是成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必备的因素。“随堂测试”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实体课堂本就时间紧张,若再进行随堂测试那就是雪上加霜。有了辅助的“线上”教育模式后,随堂测试就会轻而易举。教师上课前上传好需要测试的知识点,平台上能够即时统计出学生成绩,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将物理原理、习题讲解分析录成视频,学生既可以课前预习又可以课后反复观看直至透彻掌握。

与新时代的科学技术相比较,现在所使用的物理教材明显有些滞后。教师可以搜集现代物理学领域内的新物理思想、理论和方法以及前沿课题,把它们上传到“线上”模块既不占用课堂时间也能吸引学生对科技前沿问题的探讨,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以推动能力培养为主的有效实体课堂的优势

随着新时代新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越来越严重。许多新兴的产业、行业正不断出现,而且速度越来越快。为适应快速的经济发展,社会要求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必须具备大量的综合性的、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对将来所需要的知识有一定超前性的见解、有一定的批判、探索能力、有一定的预知能力。能培养出这么高级别人才的决定性条件除了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知识以外,学生还必须具备获取新知识的方法、观察现代科技发展动向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等等。

爱因斯坦说:“大学物理中含有大量的数学公式,但思想和理念不是公式,这才是物理理论的开端。”可以体会出思想和理念才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物理教师在实体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地采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批判式以及一题多解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物理学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以自然界或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原始物理问题为研究对象,所以其规律是极其复杂的。物理学家们为了研究这些原始的物理问题提出了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例如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对原始物理问题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方法。通过在实体课堂上讲解建模过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又能使学生意识到抽象物理原理的实用性。“以物言理”改变枯燥的理论教学为丰富生动的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妥善解决物理问题,研究过程中要分为许多个步骤,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旋转:首先,对地球和太阳组成的系统建模(物理模型);其次,分析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力(分析法);最后,选用什么样的物理原理或守恒定律(辨析能力、理解能力)列出方程。在历经建模、分析、辨析过程中慢慢地就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性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此外,不少的物理习题有多种解法。在实体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多搜集此类习题,通过训练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從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地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应变力更具流畅性。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使学生思维沿着多向运动,在短时间内联想到相关,提出新颖的观点、新方法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物理学中还有许多隐含的科学方法,如近似法、微分法、对比法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实体课堂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如何寻找难点问题中的切入点。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在经历一段时间锻炼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观察力、自学能力、思考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散式的思维能力,为日后快速适应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3.“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双剑合璧,耦合互补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多种综合性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建立扎实的基础。因而,学生不仅仅是为学习而学习更注重的是以学习为平台培养自己的能力。

传统的实体课堂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引领、启发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分析、应用能力。因学生参与度不高,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常态化的“互联网+教育”混合式新模式可以解决因课时缩短而引发的尴尬。“互联网+”的优势在于能够突破空间、时间、观看频率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想看就看地享受“量身定制”般的感觉。可是物理(无论是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大学物理)因其抽象、思维逻辑性强而给学生们快乐、无忧的学习生涯留下了阴影。因而抛开教师引导的实体课堂,绝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托付给“线上”模式的教学理念令人万分怀疑。

尽管视频中设置关卡疑似增强思维能力,事实上学生就像浏览电影,对知识掌握仅停留在浅层表面而缺乏深度思考和分析,且所谓的随时随地观看若所处空间非常嘈杂,必定分散学生注意力从而出现付出大量时间而效果不佳的现象。所以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时,先把大学物理的教育资源根据特点分成以“记忆”为主和以“能力培养”为主的两部分。

“线上”教学模式适用于以“记忆”为主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把物理原理、概念、物理学史以及对学生有“思政”意义的科学家们的介绍上传到网站,这样不仅节约实体课堂的时间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线下”教学模式处于教师监管、环境安静、有面对面的亲切感从而易于学生“能力培养”。大学物理教程区别于其他教程的原因是物理中隐含着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近似法、类比法、微分法、批判性的思想方法等等)。这些科学思维方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

实体课堂与“线上”教育模式各有优势,若能把教学资源进行协调分配、优化整合、无缝衔接,一定既能充分发挥好教师在实体教学中引导、启发和督导的优势又能利用学生喜欢上网的嗜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两种教育模式同步进行、相互耦合定能促使进学生思维由浅显表面向深度思索的本源进发,从而促进其应用能力螺旋式上升加快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学生参加物理竞赛的经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体思想,更能唤醒其创新意识推进创新能力的发展。选修课(当代物理前沿、物理与人类文明)不仅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使学生了解到物理发展的前沿、物理学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多维度协同耦合发展”。“在线”教育、实体课堂、物理竞赛、选修课有机整合、协调应用促进有效课堂建设。整合不是简单的排序,而是“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以及教学角度配比的协调、渗透促使教学质量最大化。

4.结论

构建“线上+线下+延伸活动”的混合教育模式,不仅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辨析问题的能力,而这些对他们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必定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竹有章,韩星星,牛海波,王小力.应用型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线上教学探索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20,30(6):175-180.

[2]焦健,韩飞,齐海燕,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大学物理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8):166-169.

[3]周丽萍,王克强,于凤梅.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改革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8):337-338.

[4]刘海兰,顾牡,吴天刚,倪忠强,宋志怀.“大学物理”课程在线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20,30(4):337-338.

[5]刘金梅,王向晖,尹亚玲,邓莉.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物理与工程,2020,30(4):63-68.

作者简介:

韩引霞(1974年11月10日-),女,山西人,讲师,研究生,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物理。

猜你喜欢
教学新模式线上大学物理
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调整视野聚焦点 构建课堂新模式
基于“人生艺术化”理论的《艺术导论》教学新模式初探
浅谈O2O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
基于SPOC的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建构
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非法集资已进入“线上”时代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