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振玉
【摘要】量感是小学生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本文结合体积教学,提出了在图形测量教学中通过多样操作、多维沟通、落实估测、想象推理等策略,培养学生的量感。
【关键词】量感 图形测量 单位量 累加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3-0156-03
一、现象扫描:从一道监测题说起
笔者某年执教六年级的时候,期末质量监测卷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一个游泳池里大约能盛水( )立方米。”备选的答案有:A.20 B.200 C.2000 D.20000。考试结束进行典型错题统计,全班49位同学中有21人选错,而全校六年级共144名同学选错,占六年级总人数293人的49.1%。老师们在分析错误原因的时候,不约而同地认为,学生量感模糊是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和数感相比,小学生的量感总体不是很好。在常见的量中,学生对“分、秒”“厘米、分米”等常用单位的感悟相对较好,而对“时”“千米”“千克、吨”等大单位的感知偏差较大,至于像“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面积大约是720( )”这样的填空题应该选“公顷”还是“平方千米”则是完全没有概念,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教材中的一些数据和例子。相关学者的研究[1]也表明,学生对时间、长度的感觉相对较好,对面积的感觉较差,最差的是体积、容积的感觉。
量感的培养离不开量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则主要集中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重视学生单位换算的能力和正确选择计量单位的能力,而忽视量感的培养,学生的量感普遍模糊。
那么,什么是量感?培养小学生的量感有什么价值?造成小学生量感模糊的原因,除了教学方式外还有哪些?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计量单位内涵,理清序列、有效培养量感呢?本文试以体积为例,对图形测量教学中量感的培养策略作一粗浅探讨。
二、深层剖析:量感的内涵和小学生量感模糊的原因
(一)量感的内涵和价值
一般来说,量感首先是建立量的概念、明确计量单位,在小学图形测量中主要就是指理解“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的含义,能通过视觉或触觉把握“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有多大”“1升的大小和重量”……;其次是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直接估测某个事物的量的大小,或者将某个量和具体的事物相吻合的感觉。
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快速判断实際问题解答结果的合理性,增强思维的敏捷性和批判性,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小学生量感模糊的原因
造成小学生量感模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教材层面:与数的知识相比,量的内容和课时非常少;在要求上偏向重视于精确测量和计算,忽视对量的感悟和推断,估测的内容过少;选用的素材很多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教材内容呈现方式比较单一。
学生层面:受年龄限制和生活影响,小学生对基本计量单位有一定的感悟,对大单位的感知则不全面、不精确,有的甚至几乎没有生活经验;在图形方面空间缺乏空间想象,平面和立体转换困难,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的经验和能力都比较欠缺。
教师层面:教师的教学中普遍能重视计量单位的教学,重视“单位量”的感悟和内化,但往往忽视对“累加量”的体验和积累,而且缺少课后的运用,不能使学生持续感知和内化;同时由于量感的评价没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也导致了教师一定程度的忽视。
三、实践建构:图形测量教学中量感的培养策略探索
张奠宙先生说:“测量,不仅仅是拿刻度尺去量测一条线段的长短(那属于物理学范围),数学测量的本质是给每一条线段以合适的数。”[2]测量的本质是“比较”,也就是先确定一个标准,用“1”表示,然后把需要测量的对象去和这个标准比较,数出含有标准的个数。因此测量的核心要素是度量的标准和度量的数值,量感的培养也要围绕着这两方面进行。
(一)立足在“1”:深刻感悟“单位量”
1.多样操作,形成空间表象
图形测量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操作,经历视觉、触觉、听觉等的多种体验,让学生在多感官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单位量的空间表象。
例如,教学《体积和容积单位》一课时,教师在“认识立方厘米”环节,设计了以下活动:
①想一想:闭上眼睛,想象1立方厘米是一个怎样的正方体;②拿一拿:从学具盒中,找出你想象的那个正方体;③量一量:用尺量一量小正方体的棱长,看找得对不对。④找一找:从学具盒中找出体积大约是1cm3的物体,和1cm3的正方体比一比。⑤做一做:你能用橡皮泥做一个大约1cm3的正方体吗?⑥比一比:展示学生作品,并和标准的1cm3正方体比一比。
人人参与的活动,先让学生定量刻画1cm3,然后通过想、拿、量、找等活动建立“单位量”的表象,接着在操作中经历“尝试—比较—调整—反思”的过程,促进“单位量”的切身体验和个性内化,最后形成清晰表象。
同样,教师在教学长度或面积单位时,可以设计“不用刻度尺,描出1厘米的线段”“徒手画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用纸折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等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不断调整中主动形成单位量的准确表象。
2.多维沟通,完善认知结构
图形测量中的长度、面积和体积,适用对象不同,但在构成要素和结构方法上有着紧密联系,学生比较容易混淆。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和掌握不同计量对象的属性,理解计量单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建构计量单位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学《体积和容积单位》一课时,在认识了三个体积单位后,教师设计了下面的比较: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从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展开联想和推理,得到了体积单位。现在,你能从这个1dm3的体积单位上找到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吗?从1cm3的小正方体上呢?
课件动态展示从正方体上剥离出一个面和一条棱的过程,说明这三类单位之间的联系非常緊密。
微视频: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并明确它们不同的适用范围。
在此环节,教师借助实物直观展示和视频动态演示,让原本孤立的计量单位通过“体—面—线—点”的演示连接成知识网络,使学生感受度量几何的本质并形成多维量感。
(二)不止于“1”:不断丰盈“累加量”
量感的建立要从单位量“1”开始,但仅有单位量感,学生还是难以对具体物体或者图形的量做出正确估计,因此我们还要丰盈累加量的教学,充实量感培养。
1.落实估测,丰富参照体系
实践表明,学生对量的表象越丰富、参照物越多,学生对量的估计就越准确。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丰富“累加量”的表象,构建多样的参照体系,感受灵活选择参照标准的优越性,让量真正可感。
例如,教学《体积和容积单位》,课前请学生每人自制6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准备好橡皮、火柴盒等物体。
(1)在认识1cm3后,同桌合作用自制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说说体积分别是( )立方厘米,为什么?(2)用小正方体摆一个尽可能接近自己橡皮的长方体,估计并记住橡皮体积是( )cm3。(3)教师出示订书钉盒、火柴盒、木制图章、黑板擦等,学生观察并猜测体积是多少,再公布答案,比一比谁猜得更准。(4)有什么方法可以估计得更准一些?
小结:我们可以把常见物体作为参照物,熟记它们的体积。判断其他物体体积的时候,就可以和记住的参照物作比较。
上面的教学紧扣测量本质,使学生感悟测量的结果其实就是“1”(单位量)的累加;接着进行估测,在不断比较、调整、补充、完善中积累参照标准、修正估测经验,累积体积量感。
2.想象推理,提升思维品质
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对大数量的接触很少,而图形测量方面的量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沟通计量单位间的联系,在学习方法的贯通中增强量感。
例如,教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时,教师请学生自制6个1cm3的小正方体和2个1dm3的正方体(其中一个无盖),设计以下的教学活动:
(1)猜想:根据长度和面积单位的进率,猜猜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2)验证:小组合作,把1cm3的小正方体装入无盖的1dm3纸盒中,交流:小正方体个数不够多,你们是怎么摆的?你发现1cm3和1dm3的关系了吗?说说你的理由。(3)推理:刚才我们发现操作会有误差。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说明1dm3=1000cm3吗?
小结:我们能根据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刚才操作的经验进行推理。再分别用操作和推理的方法,学习立方分米和立方米之间的关系。
(4)归纳:师生共同讨论归纳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进率。
体积单位进率较为抽象,教师引导学生“做”数学,经历猜想—验证—推理—归纳的过程,形成体积单位进率的清晰表象,并把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感悟联系起来,形成整体量感,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
教师还应该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供充实量感的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布置课外“动手做”作业,让学生去估测生活中的饼干桶、鱼缸、电视机柜、浴缸、房间等的体积,再用长、正方体体积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检验调整,丰富累加量的感知,真正让量感从“1”走向“N”。
总之,体积量感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该紧扣测量的本质,着眼于学生量感经验的积累,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量感不断生长。
参考文献:
[1]周国蓉. 6年级学生量感现状调查与分析[D].西南大学,2014.
[2]张奠宙.深入浅出,平易近人——怎样测量长度、面积和体积[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