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珍
听、说、读、写是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般提倡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通过大量有意义的听说活动,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感,帮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开启英语学习的新世界,在说的体验中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善于开展有目的、有活力、有意义的听说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在泛听教学中,培养语言素养
听是学生实现语言交际的基础,没有听的依托,说也就无法实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听”的训练与培养,不能以讲解代替学生自主的听音体验,要尽量营造出沉浸式的英语教学课堂,给学生提供一个“泛听”的学习氛围。在泛听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视频材料、音频材料及教师的准确示范,让学生先学会广泛地去听,去感受英语的表达方式及表达魅力,让他们逐渐形成“听”的习惯,对英语形成一定的敏感度,以此培养他们的英语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上册Unit 2 What a day!这单元的story time时,笔者在导入环节及post-reading环节中,以“泛听”为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视听体验。在导入环节中,笔者为学生带来了轻松愉快的英语歌谣Hows the weather today,这首歌谣朗朗上口,以说唱的方式引导学生就“Hows the weather today?”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习了很多和weather有关的词汇,如sunny、rainy、cloudy、windy等。在轻快的节奏中,不少学生不由自主地打起节拍,随着音乐一起哼唱。这种自发的听读活动,既营造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又巧妙地嵌入了教学主题。而在post-reading环节中,笔者为学生带来了一段教师自己制作的英文天气预报,以诙谐的模仿秀,再次深化了学生的听音体验。
二、在精听教学中,获取关键信息
在泛听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开展目的明确的精听教学活动。精听主要集中在教材中的语篇、chant及歌谣等语言材料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渐从“想听”发展到“听懂”,能够从音频材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听音教学前,提出有指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听,从大段的材料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限时听音、对比听音、听音模仿等活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听音能力,让学生习惯去听,并且有目的地去听。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 2 A new student这单元的story time时,笔者就创设了听力情境,并在情境教學中给学生分发了学习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听文本。在听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从学习单中勾画出自己听到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获取信息,并以现场反馈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信息时进行查漏补缺。随后,笔者以画平面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校的模型图中,将教室的位置以楼层的方式(on the first/second/third floor)标注出来,从而加强了学生对单元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在跟读会话中,提升听说能力
泛听、精听是听音活动的基础,在听说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在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渐过渡到跟读,再到流利诵读,最后到个性化表达,从而实现“听”到“说”的转化。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趣味性的、情境化的跟读活动中,让学生建立起听和说之间的桥梁。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拓展话题,深化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对话的自然生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用细心的引导、耐心的倾听、有温度的回应,去帮助学生打开“话匣子”,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时,笔者在while-reading中,引导学生在观看动画视频的过程中整体感知语篇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跟读。笔者还指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分角色朗读。同时,为提高学生跟读的积极性,笔者以“Do you often help your parents with some housework?”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体验。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听说领跑教学,丰富学生的听说体验,引导学生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恒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