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2021-04-08 02:12刘建
阅读(教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读准司马光预设

刘建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学会写“登、跌、弃、持”4个生字。

2.朗读课文,学会停顿,读出节奏,读出情趣,激发学习兴趣。

3.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在反复诵读中品味文言文言简义丰的语言魅力。

2.掌握读懂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趣猜故事,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故事图片,猜故事名字。

(曹冲称象、凿壁借光、孔融让梨)

2.最后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提问:你们读过这个故事吗?谁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3.引入新课:这是个真实的故事,记载于《宋史·司马光传》。我们今天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4.你们再猜猜司马光姓什么?(复姓)

预设1:他姓司马。

你还知道哪些复姓?

联系《姓氏歌》说说学过的复姓: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设计意图:通过猜故事、讲故事、聊姓名,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激发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大声朗读课文,难读的字多几遍,争取把每个字读准确。

2.提问:你们都觉得哪些字特别难读?

重点指导:瓮、迸。

重点读准:瓮、迸,强调第四声。

组词读:登瓮、击瓮。

3.生字放入句中,谁能连起来读正确?

4.读准多音字:足跌没水中。

这句话中藏着个多音字,在句中读哪个音要根据它的意思来确定。

指名读。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5.生字去掉拼音放入句中,谁来挑战?

设计意图:文言文语言的特点,加上有些字词较生僻,对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要做到正确朗读是有难度的,所以必须步步夯实。重点读生僻字“瓮”,读准生字字音,根据意思读准多音字,再到读准确句子,逐步提高,为后面的学习任务读出节奏打好基础。

三、理解句意,读出停顿

(一)指导方法,读懂词意。

1.谁来说说读不懂的地方?

预设:瓮、皆、弃、迸

2.这些词意我们不理解怎么办?有没有好方法?(借助注释;看看图片;可以联系生活猜猜;还想不明白的,学习小组内讨论。)

3.生自学。

4.汇报交流。

(1)皆、迸借助注释理解。

(2)瓮

出示“瓮”和“缸”的图片:这两种都是古人装东西的容器,猜猜哪个是瓮?

(3)弃:(出示字理图)“弃”上部像簸箕里装着一个婴儿,下部像什么呢?一双手,双手将一个孩子丢弃掉了。“弃”原来指丢弃,在这里指离开的意思。

小结:读读注释,看看图片,联系生活猜猜,就把难解的词语理解了。

設计意图:学生一读就懂的,不必去教,让学生自悟自得;学生想一想能读懂的,勿须花大精力去教;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用来解决学生疑惑的、困难的地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所以,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质疑,抓住难以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学习方法,随之自主学习,再讨论交流。

(二)理解句意,读好节奏。

1.出示情境学习单。

分组讨论:

(1)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分别指的是谁?

(2)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做了什么。

2.学生汇报,相机点拨,释疑解难。

(1)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呢?

预设:群儿、一儿、众、光、儿

(2)他们分别指的谁?

群儿:一群玩的孩子。

一儿:落水的孩子。

众:其他的孩子。

儿:落水的孩子。

区分“群儿”和“众”。

提问:这里的“众”和“群”都表示很多人,意思一样吗?(“众”不包含落水的儿童和司马光)

(3)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预设1:群儿戏于庭: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游戏。

点拨:文言文中很多字的意思和现代文差不多,如“庭、戏”组一组词就理解了。

理句序:一群小孩在庭院中游戏,文中却是这样说的:群儿戏于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古人说话的顺序和我们不一样。这也是文言文特别的地方。所以在理解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调整词的顺序。戏于野,就是说——在田野里嬉戏;在教室里学习呢?就是——学于堂。

预设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一个小孩爬上瓮,跌下去,被水淹没了。

跌:随文识记“跌”:人一失足就跌倒了。

预设3:众皆弃去:其他孩子都吓得离开了。

点拨:为了使语句通顺、内容连贯,需要加入适当的内容。

预设4: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瓮砸破了。

指导读出停顿:这里写了司马光的几个动作:持石、击瓮(板书),做做这两个动作(边说边做动作)。

出示:光/持石/击瓮/破之。

连续的动作后面稍微停顿一下,就能读出节奏了。

预设5:水迸,儿得活:水涌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完整地说说意思。

3.指导停顿:现在你们能用文中的话说说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吗?(师问生答。)

师:群儿干什么?生:群儿/戏于庭。

师:一儿干什么?生:一儿/登瓮。

师:发生了什么?生:足跌/没水中。

师:其他小孩子的反应如何?生:众/皆弃去。

师:司马光怎么做的?生: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结果怎么样?生:水迸,儿/得活。

小结:文言文虽然很简短,但故事中的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说得清清楚楚,这也是文言文有意思的地方,简短却不简单。

4.合作朗读课文(人物——事件)。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人物,女生读事件。)

5.指导发现停顿规律。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每句话都是先说“谁”,然后说他“做什么”“怎么样”。

朗读的时候,怎么停顿呢?(在人物后面稍作停顿)

6.全班齐读。

小结:掌握了停顿方法,这样就能把文言文读出节奏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中人物和事件的梳理,在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同时教给学生朗读时停顿的方法。这是建立在学生的理解基础上的,而不是让学生机械跟读。授之以渔,教给方法,永远是最重要的。

四、想象画面,读出情趣

创设情境:司马光砸瓮救人的故事流传了千年,读着读着,我们仿佛来到了一千年前的宋朝,来到这个小小的庭院里,这里有一座假山,有一口大瓮,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着,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配合图片、音乐,再次范读引入情境。)

你看到了些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你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预设1: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他们你追我赶,玩得真开心。

指导:群儿戏于庭。(读出欢乐的场景)

预设2:一个调皮的孩子爬上瓮,一不小心,脚一滑,跌到瓮里去了,瓮里满是水,很快孩子就被水淹没了。他拼命挣扎着:“快来救救我!快来救救我!”

指导: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读出惊险;可以带上表情,语速可以快些,语气紧张)

预设3:小伙伴们看见都吓坏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到外面去找大人帮忙……

指导:众皆弃去。(读出慌乱)

预设4:司马光高高举起一块大石头,用尽全身力气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1)想着这样的画面,读好这句话:光持石击瓮破之。(迅速、果敢)

(2)带上动作再读:光持石击瓮破之。(用力,一气呵成)

(3)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机智、勇敢、冷静)

(他的机智就在这持石击瓮的动作中——读)

(他的勇敢就在这持石击瓮的举动里——读)

(他超于常人的冷静也在这砸瓮救人的动作中——读)

预设5:哗——水一下子涌了出来,落水的孩子得救了。

指导朗读:水迸,儿/得活。(读出喜悦,语调高)

短短30字的文言小故事,我们就读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孩子们游戏的欢乐,一儿落水的惊险,伙伴们的慌乱,司马光的智勇,儿得救时的喜悦。故事起伏变化,我们的心情也随之忽上忽下。语言简练,内容丰富,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所在。

设计意图:初识文言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通过情境创设、画面想象、音乐渲染、教者动情朗读等等教学手段,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言文之間的心理距离,在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的同时,读出了文言文的情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为下堂课生动讲述故事打下了基础。

五、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第一次学习文言文,觉得有趣吗?有收获吗?(总结方法:读)

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司马光,学着讲一讲这个千古流传的小故事。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登、跌、弃、持。

2.重点指导书写:登。

出示字理图,指导学习“登字头”。

引导观察:“登字头”就像一个人骑在马上,两腿就像“登字头”的撇和捺。

说说书写要点:

登:上宽下窄。上面左低右高,右上两撇短而平行。撇捺要舒展。

3.学生练写。

4.展示点评。

设计意图:“登”字是书写难点。学生通过观察“登字头”的字理图形:一人骑在马上,两腿分开。明白了“登”的意思的同时,也在头脑里建立了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轻松掌握了汉字。

七、课后作业

1.必做题

(1)将《司马光》一文读给大人听,要读得正确,读好节奏,读出情趣。

(2)给大人讲讲这个故事。

2.选做题

文彦博灌水取球

文潞公①幼时与群儿击球,入柱穴②中不能取,公以③水灌之,球浮出。

注:①公:过去对男子的尊称。②穴:洞口。③以:用。

学习要求:用今天课堂学到的方法,试着读读《文彦博灌水取球》一文,努力做到:读得准确,读好节奏,读出趣味。

设计意图:设计了两项作业,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第一项是对课堂学习的复习巩固;第二项作业是习得方法的实践运用。分层要求,降低难度,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惧心理。

【教学反思】

《司马光》是一则文言文,出自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4课。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文言文,既充满好奇,又似懂非懂。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读懂这篇文言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体会文章的情感;以这篇文言文为范例,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不用老师教,自能读书”。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怎样用好这个例子,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许更应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所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常用、最好用的学习方法。怎样去读,怎样读好呢?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读”的引导相当重要。所以,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层次性,渲染情感,进行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形成文言语感,享受文言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感受汉语的精妙,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读准司马光预设
优化字母教学,夯实英语基石
中考学生文言文复习初探
心中有数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永不说假话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司马光说谎受责
司马光“警枕”夜读
诵读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