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彦茹,金童林,李 鑫,杨 雪,乌云特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网络攻击行为指个体以互联网或手机网络为媒介,使用信息沟通技术发起的攻击行为,包括工具攻击和关系攻击两个发生方式,是心理卫生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影响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1].因行为产生的媒介不同,网络攻击行为的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其发生的频率较传统攻击行为高.研究表明,50%以上的大学生被试曾遭受过网络攻击行为,约 20%的人有过网络攻击行为[2].高频的网络攻击行为会引发被攻击者诸多的情绪和认知的失调,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甚至导致自杀行为[1].
隐性自恋指个体内隐的自我欣赏和自我夸大,是自恋人格的隐性亚型,具体表现为高度敏感、脆弱、依赖他人[2]、潜在的自卑以及不安全感[3]等.隐性自恋者的社会交往常常受到自我怀疑、情感不满和社会焦虑的影响[4-5].按照自我威胁理论的观点,当有利的自我评价或者自我服务偏向受到质疑时,隐性自恋者会将质疑视为威胁线索,产生负性情绪和负面行为反应,进而表现出网络攻击行为[6].实证研究也表明,大学生的隐性自恋与特质攻击存在显著正相关,能够预测个体的攻击行为[7].然而,已有研究表明,隐性自恋只与反应性攻击有关,当社会事件发生时,隐性自恋个体更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愤怒和敌意,表现出强烈的回避动机,倾向于选择携带情绪的回避式防御[8].那么,对于隐性自恋个体来说,他们的网络攻击行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是直接还是间接,又是经过怎样的发生过程呢?
羞怯是在个体社交情境中感知到的不舒服或抑制程度,是一种对消极评估的恐惧,伴随情绪上的沮丧或抑制[9],表现出自卑、敏感、对负性评价恐惧等特点.自恋的自我观表明,处于负面评价情境时,隐性自恋水平高的个体由于较高的自我危机感,会难以维持夸大防御机制[10],在这种情况下,缺乏信心与主动性的隐性自恋个体会抑制自己的反应,担心自己的行为或情绪流露会引起他人的负面评价.由此推测个体的隐性自恋水平越高,情绪的抑制程度越严重,即羞怯程度越高.此外,羞怯除在行为方面表现为抑制状态外,还同时在情绪方面伴随着主观的焦虑,表现出低自尊、社交焦虑等,有学者认为这种焦虑的产生原因是人际关系评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11-12].焦虑体验是由于个体预料到模糊的、不确定的内外刺激对其自尊产生威胁,怀疑自己应对这种消极情绪的能力[13],并外化出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消极情绪[14].研究表明,大学生中可能焦虑的人数高达43. 93%[15].处在焦虑状态下的个体,难以正确调节自身的情绪状态,聚焦于负面情绪信息,倾向于以负面的方式曲解模棱两可的情况[16].研究表明,焦虑水平高的个体对自己缺乏信心,更倾向于预期负性结果[17].焦虑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个体对负性情绪的敏感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个体消极的一面,提高个体攻击行为的发生频率[18].综上所述,本研究假设羞怯和焦虑在大学生隐性自恋和网络攻击行为间扮演链式中介角色,即隐性自恋个体不会直接导致网络攻击行为的产生,而是通过羞怯的抑制状态和个体主观的社会焦虑间接影响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被试来自黑龙江省、山东省等4所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共发放问卷400份,剔除无效问卷12份后,得到有效问卷388份,有效率为97%.在有效样本中,男生147人(37.9%),女生241人(62.1%);大一107人(27.6%),大二67人(17.3%),大三73人(18.8%),大四43人(11.1%),研究生及以上98人(25.3%);被试年龄在18~2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93±1.82岁,其中4人年龄信息缺失.
1.2.1 隐性自恋问卷
采用孙璐编制的《隐性自恋量表》[3].该量表共18个条目.采用1(完全不符)~5(完全符合)5点计分,量表为单维度.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
1.2.2 网络攻击行为量表
采用郑清等修订的《网络攻击行为量表》[1].该量表共15个条目,采用1(从不)~4(总是)4点计分,量表包含了工具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2个维度.在本研究中,量表整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2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7和0.91.
1.2.3 羞怯量表
采用Cheek和Buss于1981年编制的羞怯量表[19].该量表共13个题目,采用1(极不相符或不真实)~5(极为相符或真实)5点计分,量表为单维度.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
1.2.4 焦虑问卷
采用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20],该量表共20个条目,采用1(没有或很少有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4点计分,此量表为单维度.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
采用SPSS19.0进行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等;采用AMOS17.0进行各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以及中介效应分析等.
采用Harman 单因素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21].对所有的测量项目进行未旋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有14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并且第一个公共因子解释了总变异量的20.52%,这一比例小于 40% 的判断标准.因此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对各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和积差相关分析,如表1.结果表明,隐性自恋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12,P<0.05);羞怯与隐性自恋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8,P<0.01);羞怯与焦虑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0,P<0.01);焦虑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0,P<0.01).
表1 隐性自恋、羞怯、焦虑及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矩阵(n=388)Tab.1 Correlation among covert narcissism, shyness, anxiety and online aggressive(n=388)
运用潜变量结构方程方法验证羞怯与焦虑在隐性自恋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影响的中介作用,构建模型如图1.结果表明,模型的各拟合指标良好,结果见表2.
图1 羞怯、焦虑作为隐性自恋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模型图(标准化)Fig.1 Shyness and anxiety as parallel mediators between covert narcissism and online aggression(Standardized)
表2 羞怯、焦虑中介模型的拟合指标表Tab.2 The fitting index table of the mediation model of shyness and anxiety
运用Bootstrap技术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22],重复抽样2000次.结果发现,隐性自恋可以正向预测羞怯程度(β=0.38,t=7.97,p<0.01),其95%的置信区间为[0.27,0.46],表明大学生的隐性自恋水平越高,羞怯程度越高;羞怯可以正向预测焦虑水平(β=0.30,t=6.27,p<0.01),其95%的置信区间为[0.22,0.39],表明大学生的羞怯程度越高,他们体会到的焦虑就越多;焦虑水平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攻击行为(β=0.62,t=13.64,p<0.01),其95%的置信区间为[0.54,0.68],表明焦虑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容易表现出网络攻击行为;隐性自恋通过羞怯与焦虑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中介效应大小为0.07,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4,0.10],置信区间内不包含0,说明羞怯与焦虑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由于隐性自恋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不显著(t=0.07,p>0.05),因此认为,在隐性自恋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中,羞怯与焦虑为完全中介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隐性自恋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即隐性自恋水平高的个体表现出较多的网络攻击行为,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同时验证了自我威胁理论的观点[7,9].当隐性自恋个体面临刺激情境时,一方面,关于消极刺激的阈限降低,个体倾向于将线索判定为消极属性,表现出超敏反应;另一方面,受刺激下的隐性自恋个体,其情感状态为隐藏的攻击性情绪,例如被刺激时的愤怒与敌意,将攻击情绪进行遮掩是隐性自恋的一个重要表现.但是同时,研究结果表明隐性自恋个体不会直接导致网络攻击行为的发生.隐性自恋个体由于低自尊、自卑、评价敏感性等特点,选择直接攻击的可能性低于普通人,会更加偏向选择间接的方式来表达敌意[23].因此,验证了我们下一步的假设——羞怯和焦虑的中介作用.
羞怯和焦虑在隐性自恋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中介桥梁作用,即隐性自恋通过羞怯和焦虑间接预测大学生的网络攻击行为.隐性自恋是一种人格特质,与负性情绪有正相关,隐性自恋个体的负性情绪敏感性会导致个体更易由生活事件中感受到威胁,进而累积羞怯状态的抑制程度,增加被威胁、被评价的愤怒与焦虑情绪[24].同时由于网络的隐匿性,累积的负性情绪倾向于通过相对安全的网络攻击方式进行发泄,最终导致网络攻击行为的增加[25].
隐性自恋正向预测个体的羞怯作用,结果验证了自恋的自我观.隐性自恋个体对威胁线索注意偏向显著,倾向于以更消极的态度应对他人的负面评价,当刺激环境出现时,刺激的加大会正向促进隐性自恋特质中的抑制保护倾向(如敏感,害怕负面评价等),引发个体的回避欲望,从而表现出羞怯的抑制状态.同时,已有研究表明,羞怯由对人际关系评价的高期望所导致,可以正向预测个体焦虑,即期望越高,惧怕负面评价的焦虑情绪就越强烈.处于羞怯状态的个体,由于他们的社交回避和缺少社会支持等原因,导致负性情绪不断累加而缺少发泄的途径,一方面,他们由于缺乏社交技巧以及评价敏感而感受到拒绝,主观的认为自己受到了他人的注视与负面评价;另一方面又难以将消极情绪表达出来,不断积压[26],表现出焦虑.根据普罗透斯效应来说,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个体倾向于将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分开,使虚拟自我的行动与现实自我产生一定的边界感,进而改善个体对焦虑回避状态[27].作为攻击行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网络攻击行为由于其匿名性等特征,孤立个体进行自我表现,鼓励个体进行自我暴露[28].这种鼓励会使人们对自身负性情绪的控制较线下更加薄弱,对于个体的回避特性有益,会增加网络攻击行为出现的频率.
(1)隐性自恋、羞怯、焦虑及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相关;
(2)羞怯与焦虑在隐性自恋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