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21-03-31 22:39:23卢德华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

卢德华

摘要:现代文阅读教学是我们倾注了最多精神与心力的课堂教学,是培养现代文阅读能力的主渠道,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能力,笔者就从对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入手谈谈感想,交流做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主动阅读习惯;现代文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中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现实是有学生拿到一篇现代文,不知道该如何去阅读,甚至根本就不喜欢读;或者读了一篇现代文文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考试时面对现代文阅读,他们更是痛苦不堪。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中学生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可这样进行培养:

一、激发兴趣,培养主动阅读习惯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为把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富有情趣,以激发学生阅读欲望,让阅读成为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我们要从现代文阅读教学开始进行引导,建构充满情趣的阅读课堂,从而让学生感觉到,读文是一件幸福的事,促使他们去了解文中所说的,所讲的内容。

为此,在现代文课堂教学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现代文文本变成集“声光电”一体的电化教学以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来教学,比单一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如在教学戏剧单元《陈毅市长》等现代文时,我引导学生编剧,协助其采用到媒体技术,为学生在编剧中设置电脑背景、音乐和画外音,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课堂气氛和戏剧情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提高了教与学的课堂效率,把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调节到了最高状态,让学生对现代文阅读充满期待,以此来培养学生主动阅读习惯。

此外,还可以通过诸如课前的3分钟演讲比拼、现代文读书交流会、学生的现代文摘抄、读后感、手抄报展示佳作等方式来对教学进行有效补充,使阅读成为学生的必然,达到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二、借助图画,提高理解分析能力

1、借助插图,读懂内容

每册教科书会都配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与内容融为一体的。它们有的是人物、景物的彩照,有的是文章中某一个主要场景的再现,有的是对文章内容的拓展......这些插图对我们理解文章、分析文章的内容帮助非常大。我们在阅读有插图的文章时,可以借助插图,联系文章内容进行比较深入的理解,借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周庄水韵》这篇文章中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彩图,让学生说说图的内容、图中所示景物的特色。通过分析讨论,学生很快便进入了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初步感受到了她近千年的悠久历史。然后再引导学生走进“周庄”,一起去体味周庄的水情与水韵。学生便更容易掌握到以“水”突出周庄特色,以“韵”点化周庄灵气的妙处了!这样以图助教,引导学生先从图中感知内容和景物特色,然后比对文章内容,进行对照学习,学生便很快地把握住了教学要点,理解了全篇。

2、动手画画,感受乐趣

在现代文阅读的课上,学生有了兴趣,那阅读的乐趣又在哪里呢?阅读的乐趣在于理解分析的品味词句、体会感情、陶冶情操、丰富人生之中。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这些乐趣的。传统单一的阅读方式,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阅读乐趣的产生,也使得语文课变得味同嚼蜡。如果在阅读时,我们能调动多种感官,通过画画、唱歌、议议、编剧,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那会兴趣盎然,其趣无穷。在阅读中动手绘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边读边画能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受到美好品格的熏陶,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认真读书、品味词句的好习惯。如《巴东三峡》一文,我让学生通过画旅游路线图的方式说出“三峡”是指哪三峡?圈出作者沿途所经过的地方,补充完整“三峡略图”,同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峡,抓住特点画出意味,准备在复述时拿“三峡简图”展示。这样引导学生以导游身份去读文去画画,学生兴趣盎然,也很快地就把握住了作者的游踪,抓住了景物描写的特点,并发现了作者与历代文人顺流而观恰好相反的线路,从而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的目的,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三、感受评价,提高认读感知能力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主旨。因此,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找出感人的句子,把对语言的品析和情感的体味联系起来,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说出自己的喜好、憎恶、同情、怜悯等心理感受。这样,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能帮助我们把文章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阅读现代文能力的整体提升。

有教育家预言:未来人的评价和选择能力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一种能力。许多教育家都把评价能力作为一种创新能力看待。阅读时,在感受理解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自己的评价,可以培养我们的评价能力,从而提高判断能力,使我们更加明智起来,最终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例如在阅读《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时,我要学生针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观点做出正确的评价。学生便联系文章中所述人物的动人事迹,再想一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为蝇头小利而辛苦算计的所作所为,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出正確的评价了。

四、背诵语段,积累丰富语言素材

背诵优美语段不仅能帮助我们积累丰富的语言,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有许多优美的语段,有描写自然风光的,有叙述紧张故事情节的,也有说明事物特点的......这些都是积累语言的好素材。例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中描写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部分就非常优美。我引导学生分析:青海湖如此之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青海湖的美的?找出你认为最美的部分试着背一背,做一个积累语言的有心人。只要在阅读中重视背诵,日积月累,我们的语言就会丰富起来,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阅读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这其实也是学习名家写作技巧,提升迁移运用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延伸阅读,提升品味人物能力

现代文阅读教学仅靠课本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提升学生品味人物的能力,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延伸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才能使学生具有丰富全面的语文素养。例如我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后,引导学生阅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全面了解诸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典型人物的故事,了解整部小说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清醒认识,掌握作者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只有做好学生的延伸阅读工作,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品味人物的能力,做到厚积薄发。

总之,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又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且能从阅读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和妙处,学生对于现代文的阅读就会由衷喜爱,对于现代文的阅读考试便会得心应手,不再觉得困难了,进而真正达到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徐瑛.巧妙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教育信息技术,2010

[3]赵贤德.重温魏书生的教改思想.《语文教学与研究》二000年第五期

[4]洪镇涛《语文本体教学研究及实验》《中学语文教育学》2002年第3期

[5]乔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冷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1-2)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
微课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迈进中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真境地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30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中学语文“自助式”家庭作业的设计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00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13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5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
语文知识(2014年10期)2014-02-28 2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