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传播方式交互化、传播过程高效化、传播内容公开化等典型特征;受制于话语内容的价值导向与受众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对接”、宣传话语方式与大众语言习惯“不匹配”、话语理性逻辑与受众感性思维“不对称”等话语交往困境;亟需优化话语场域、转换话语方式、丰富话语内容、加强话语主体关系,开创马克思主义大眾化的新境界。
关键词:网络环境;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学视角;话语传播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1)02-0075-11
提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许多人不由联想到艾思奇先生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尤其是他所撰写的《大众哲学》以老妪能解的语言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易于使人们通过学习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时代,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媒介载体日新月异、“两微一端”广泛运用,形成了全民开放、全程参与、全时连续的传播形态,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飞入“寻常百姓家”重构了思维方式、拓宽了视野、增添了疆界。深入认识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的典型特征和关键症结,并针对其矛盾和问题作出合理调适,是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的典型特征
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并非网络媒介与马克思主义简单相加,而是在网络环境下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密切契合,通过网络媒介平台与以网民身份出现的人民群众进行思想碰撞和意见交流,以官方意见领袖身份关注广大网民期盼、回应广大网民关切、解答广大网民困惑。颜晓峰教授等学者从话语传播的便捷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视角看待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为“网络的大众化应用与开放性以空前直接的方式反映了网络民众的社会政治需求情绪,使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有着更为便捷和直接地面对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途径与契机”[1]。姚桓教授从网络传播的规律性与习惯性相统一的视角看待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为应该“研究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和公众获取网络信息的特点,使网络等新型媒体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阵地”[2]。笔者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经过系统性分析和归纳发现,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不再是传统媒体时代的“一传一”“一传多”或“多传多”的信息传播形态,而是网络时代人人拥有打开“麦克风”、争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意见领袖”的机会,从而使得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呈现出传播方式交互化、传播过程高效化、传播内容公开化等典型特征。
(一)传播方式交互化
按照媒介的典型特征来讲,不能说报刊杂志、广播、宣传栏等传统媒介没有信息发布者与人民大众的交互性,而是说传统媒介不具有新兴媒介的即时性这一传播优势。因为传统媒介承载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往往是由官方媒体向人民大众单方向传播的,在受到传播媒介本身弱点影响较大的同时,为了保持政治话语的标准化、学术语言的规范化,加上对人民大众的语言习惯和偏好把握不够准确,导致传统媒介的话语方式具有较强的精英色彩,使官方媒体与人民大众之间容易产生“话不投机”的话语关系。而在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具有实时对话的功能,官方媒体这一“意见领袖”与人民大众共同以平等的、自由的和互动的身份出现在网络环境中,人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看法,这种即时对话功能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方式的交互化特性。这种交互性也影响和改变着人与人的现实交往关系,特别是作为网络空间“原著民”的青少年尤为反感和质疑现实实践中单向灌输的话语传播方式,因此在现实实践层面上同样需要更加尊重和保证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和机会。随着新兴媒介的广泛运用,传播方式的交互化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价值体系、科学方法、人民立场等内容有了更深的认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方式已由静态接受转向动态交流、由线下扩散转向线上交互。
(二)传播过程高效化
网络技术为改变过去那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有理传不开、传不快的局面提供了重要机遇,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传播平台便捷化、传播范围扩大化。官方媒体的重要文章或视频一经发布,网民读者一次不经意的点击、评论、点赞和转发都会引发线上“身边人”的关注,第一时间就能使其传播范围远超传统媒体几日、几十日甚至更长时间的传播范围。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不仅能快速向人们分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最新解读、党的最新指导思想、党章党规和重大政策等新动态,而且丰富多采的传播内容、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能充分吸引更多网民的广泛关注,使人们在潜移默化的话语传播中逐渐实现理论认知、情感认同和行动自觉。例如,高校微博平台为参与到话语交往的大学生构建了拟态下的网民共同体,提供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时事政治、社会事件等话题探讨的公共空间,将高校党委、学院、领导干部、授课教师、辅导员等话语引导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话语交往拉进到“键对键”的对话圈,极大地增加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场域。亦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建个人微博,通过发表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基本原理和现实考察等方面的观点,引发校内校外大学生的关注与对话,第一时间为遇到学习困惑与思想难题的大学生解疑释惑,为大学生的思想熏陶和价值塑造提供一个春风化雨的网络空间。也有高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相关要求,尝试搭建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开设“周末大讲堂”等教育创新实践,深入广大教师和大学生的思想园地,提出对历史虚无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批判性意见和建设性策略,引导广大师生在品读原著、体悟原理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除了高校层面的广泛运用外,各大政府网站、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也高度重视网络传播的高效性,第一时间倾听民心民意。例如,近年来省长信箱、“网络问政”等网络平台的启用,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所回应的理论动态、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的满意度,有助于领导干部以人格力量向社会公众传递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增强党和政府的形象力和公信力。
(三)传播内容公开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3]践行新发展理念网络先行的指示为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内容公开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为打破马克思主义受到传统媒介传输瓶颈的制约,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智库建设、鼓励与支持网络信息服务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从网络受众群体来看,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30.8小时,较2018年底增加3.2个小时;网民规模为9.04亿,较2018年底新增网民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4]。这意味着网络媒介已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的主渠道。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平台来看,基于人们习惯使用“两微一端”、邮箱、搜索网站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已利用多元传播媒介大批量开发数字化、音频化、生活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产品,提供了满足广大网络受众群体学习交流和借鉴运用的网络资源。例如,我国已涌现了党中央创办的“求是网”、北京大学创办的“红旗在线”、清华大学创办的“红色网站”、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网”等马克思主义宣传网站,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声音、文字和图像一体化,为不同的网络受众群体提供了既丰富又生动的思想理论素材。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遍运用,愈来愈庞大的网络受众群体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的“刚需用户”。无论是供应端,还是需求端,都指向传播内容公开化,因为只有传播内容公开化,才有助于满足国内与国际、官方与民间、意见领袖与普通大众对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需要,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交错和融合。
二、话语交往水平何以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以问题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进一步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问题,使策略更具针对性、传播更具实效性。笔者将主要从传播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中存在的话语问题进行考察,旨在解决形式大众化而内容并未大众化的现实困境,即摆脱话语内容的价值导向与受众群体的利益诉求、学术话语方式与大众语言习惯、话语理性逻辑与受众感性思维等不切合的话语交往困境,以期找到一条推进“理论大众化”转向“大众理论化”的有效途径。
(一)外部干扰:话语内容的价值导向与受众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对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化大众、以理育人的过程。具体地说,是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诉求作为研究导向,通过思想宣传和理论普及,使人民大众接受和吸收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从而使形式上的大众化转化为内容上的大众化。除了马克思那句耳熟能详的经典表述“‘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外,恩格斯也认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愈来愈注重现实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凸显人民主体地位,成为为人民利益诉求代言的思想武器。然而,纵观过往,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不仅没有完全扭转传统话语传播跟受众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对接”的局势,反而使大众心理、群体心态及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等社会意识领域遭受到不同社会思潮的网络冲击,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有的机构和个人不顾人民的切身利益和急迫需求,只顾自身利益,一味迎合大众“文化消费”,使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公共文化产品走向“泛娱乐化”。例如:有的文化工作者以“服务大众”为借口,热衷“戏谑历史”、青睐“理论颠覆”;有的教育工作者打着“学术性”的幌子,热爱“娱乐至死”、渴望“愚乐效应”。在“文化娱乐化”思潮下,一些人“以篡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等文化内容为手段,通过制造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共产主义‘缥缈论、诋毁和否定英雄人物、反面人物‘正面化等历史假象,来动摇民族意识的认知、模糊民族文化的追寻、弱化民族梦想的引领,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精神家园造成严重侵蚀”[7]。另一方面,复杂的外部环境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带来严重干扰,甚至给广大人民群众制造“精神鸦片”。例如,资本主义文化在网络空间暗潮涌动,它们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虚假旗号,用所谓的“普世价值”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用价值关系取代主客观关系,诱导人们“点一点鼠标”“敲一敲键盘”,一步步走向反马克思主义的深渊。除此之外,网络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干扰也是造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结合不足的重要外因。这些外部干扰者为了自身利益而践踏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给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带来混乱,同时也使得我们为了应对网络空间的这些挑战而注重于理论诠释与灌输,疏于对受众群体利益诉求的价值观照,导致网络环境下话语内容的价值导向与受众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对接”。
(二)内在挑战:宣传话语方式与大众语言习惯的“不匹配”
韩喜平教授认为,“在以实践性为本质特征的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理论、学术话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要以大众话语为基础”[8]。拿“无产阶级的使命”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論学术话语来说,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到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再到毛泽东的“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虽然具体话语表达不同,但都内涵了保障人民群众“吃饱穿暖”“舒适的居住环境”“学有所教”“老幼皆有所养”等切身利益的大众话语。然而,我们的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至今仍停留于书斋式思考、经院式研究,并未充分考虑、考察和适应人民大众的语言习惯,尤其是广大网民热衷的“网络流行语”,因而时常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交往“人去楼空”。造成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方式与大众语言习惯“不匹配”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网络技术运用的整体水平不高。为了充分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形势,党中央和相关部门作出了一系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的精心部署,但由于受一些地方和部门网络技术运用不强、资本投入不足、党员干部重视不够等限制,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探索和推进。二是宣传人才队伍的网络话语转化不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宣传人才队伍的职责和目标,但其宣传性话语却未能真正入大众之脑、入大众之心。这一方面是源于宣传人才队伍的文化知识更新不足、综合能力不强,对人们习惯使用的话语尤其是网络话语不甚了解;另一方面也源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响,如有的宣传部门为完成大量会议和文件精神的传达,总是以应付交差的态度“照着念”,根本不顾人民大众的现实语境,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方式难以转换为人民大众所熟知的通俗易懂式语言。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话语传播机制缺失。导致网络空间理论大众化话语传播成效不足的机制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缺乏对相关网络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的机制。相关部门对网络受众的年龄、职业、性别、兴趣爱好、学历高低等方面的把握不准确,尤其是未能形成网络话语传播的关键性数据,自然也就难以准确转化为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生活用语。另一方面,缺乏充分发挥广大网民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的机制。例如,未能将人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乐于接受的网络话语方式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要话语方式,加上对人民群众的日常话语需求观照不足,致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在网络环境下难以转换为大众亲切的、习惯的语言方式,因而在情感上和心理上难以获得大众的共鸣与支持。
(三)思维难题:话语理性逻辑与受众感性思维的“不对接”
通常来说,话语传播者注重理性逻辑,而受众群体则习惯感性思维,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思维距离和逻辑差异。从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到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是以传播者由扮演理论权威的身份转化为扮演意见领袖的身份、由单一灌输的传播思维转化为平等的双向交流思维为前提的。然而,在当下,传播者身份转化和思维变革的任务远未完成。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者未能由现实空间思维彻底转变到网络空间思维上来,因而难以适应受众群体热衷网络的感性互动方式。许多话语传播者未能彻底摆脱传统规范性、结构化、严肃性、系统性的思维定式,未能与时俱进融入网络传播理念与思路,仍以现实空间思维来考察网民的思想观念及其变化发展规律,忽视了通过网络空间重塑与提升网民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政治意识的大好机遇。而一些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则表现出浓厚的亚文化色彩,例如在他们的话语互动中,常把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革命家”这样的盛赞转换成是“硬核人物”来表达其敬佩。网民的这种网络话语思维与规范化、学术化的理性话语逻辑“不对接”,也给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带来不小的压力。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者过分强调理论要求,对受众的个体差异有所忽视;而受众群体则过分注重个体需求,对共同的历史使命却有所忽视,由此导致理性话语逻辑与网络话语思维的“不对接”。网络语境与现实语境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有着截然不同的属性,网络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强调平等性、互动性等,然而我们的话语传播者却依旧延续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抽象说理、枯燥讲理、单向传理,过分强调受众群体全盘接受共同价值和集体主义,忽视受众群体价值观的差异性,使受众群体无法在认知上理解、情感上认同和心理上敬畏。同时,由于网络空间的话语传播者未能深入受众的网络生活世界,所传播的话语容易带给网络受众陌生感和隔阂感,使他们认为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一样是形式化、教条化的话语灌输,只不过是从现实世界搬运到网络空间的进一步“洗脑”而已。
概而言之,由于部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的认知原本就是抽象的、模糊的,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者又往往仅回答“知其然”这一感性认知层面的问题,未能以形象生动为传播优势的网络话语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道路为什么对等“所以然”这一理性认知层面的问题,因而难以激发网络受众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和集体主义的行动自觉。由于网络话语传播者对网民的个体心理关怀不够、个体价值观观照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优越性的切肤感受,从而进一步阻碍了网民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情感认同。
三、网络环境下话语优化何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网络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空间,具有传播方式交互化、传播过程高效化、传播内容公开化的典型特征,赋予了独特的话语传播优势。这一独特优势体现在既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渗透至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又能覆盖到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人的受众人群,还缩小了马克思主义与网民的心理距离。既然网络话语交往过程中的外部干扰、内在挑战和思维限制成了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的最主要的藩篱,那么,我们应该从优化话语场域、转换话语方式、丰富文献内容、加强话语主体关系等方面入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
(一)优化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场域
网络空间不是与现实完全隔离的“虚幻世界”,而是人们基于现实世界在网络环境下的现实反映和“社会建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9]这里的“伦理”和“文明”不仅仅是思想意识层面的引导,还有与之同行的“规范”“制度”或“准则”,这就为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场域优化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我们亟需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加大网络环境监管,为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营造一个风清气正、自由和谐的话语场域。首先,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话语传播载体。相比传统媒介,网络媒介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表达优势和低成本、容量大、传播快的载体优势。传播者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枯燥、生硬、乏味、单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转化为网络图文、影像、声乐。官方网站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的主要渠道,应正视以往建设的单调性和滞后性问题。可以考虑嵌入现阶段网络新元素,如制造微视频、微电影、歌曲、网络直播、戏曲等文化产品,为网民提供关注和参与网络话语传播的载体,以此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吸引力和亲和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传播寓理于情、寓理于景。而且,不僅现有平台的形式要多样化,平台本身也要多元化(近年来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学习强国”App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事例),这样才能保证党政系统、高校系统、相关社会组织保质保量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项“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的艰巨工程。其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指引网络空间的运行方向。针对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党校姓党”“党史姓党”“新闻媒体姓党”等一系列关于教育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这也暗合了“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的理论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亦不例外。马克思主义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奋进的思想基础,必须落实在对党性的坚守上。据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党性意识、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尤其是网络技术人员的政治素养,激励他们担当网络场域舆论发展方向的掌舵者和引导者的使命与责任,引导网民坚持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增强“四个自信”。同时,也要将马克思主义嵌入网络交往环境。以青少年热衷网络游戏为例,按照2015年《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所提出的“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具体要求,可以考虑设计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活场景的游戏,以寓教于乐的话语传播方式来吸引广大青少年的参与,在网络娱乐中隐性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青少年乃至广大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提供积极健康的网络引导。再次,要加大网络环境监管,建立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制度保障。网络监管这个问题已在学术界形成了广泛共识,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参考和意见建议。在此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对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所遭遇的“黑色地带”和“灰色地带”,相关部门应高度警惕,要密切注意西方意识形态中的“普世价值论”、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消解、诋毁和否定,应积极采取理论论战、思想宣传、技术过滤和责任追究等措施予以回击,尤其是“网络意见领袖”要敢于亮剑、敢于驳斥、敢于表态。这样,才能确保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井然有序。
(二)转换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方式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是大势所趋。当下,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宣传的主战场,正在逼迫传统媒体作出改变,因为在新媒体的不断冲击下,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被消解,作为话语传播主要平台和话语渠道的作用日益被侵蚀。传统媒体只有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主动推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才能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然而,在融合问题上,时下有一种错误倾向值得引起重视,那就是有些人一提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总是习惯性地直接联想到新型媒体的话语传播而忽略掉传统媒体是新型媒体话语传播的内容供应渠道,进而在网络环境下将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完全隔离开来。事实上,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各有优势:传统媒体更具强大的内容生产力、信息可信度、品牌知名度;新型媒体更具技术性、交互性、即时性,但其信息来源离不开传统媒体的内容供给。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话语传播的新趋势和人民大众的新需求,我们既要坚持传统媒体这一主渠道,用以提供更加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话语内容;又要充分发挥新型媒体的传播优势,用以占领话语传播的主阵地。而实现二者互通的钥匙就是转换话语传播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转换传统媒体的话语传播方式,既要增强理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又要推动新型媒体的网络话语转换。首先,传统媒体要注重话语传播由政治话语向学理话语转换。这是因为如今的受众群体大多受教育程度较高,其知识水平与过去的受众群体相比得到了显著提升,拥有了更多的学理性思考。当然,学理话语的转换需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按照学术交流的标准来规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方式转换,而是要适度从学理上剖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逻辑,帮助人们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其次,传统媒体要将学理性话语向通俗性话语转换。尽管学理性话语具有言之有理的深度,但有时候也需要言之有物的温度,即需要向通俗化话语方式转换。这里,既要考虑用通俗话语代替或解读学理话语,实现由学术性语言风格向通俗性话语风格转变;又要考虑有利于人们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体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避免庸俗化的错误解读。在坚持不降低思想理论品格的前提下,不断推进传统媒体话语传播的创造性转换。例如,习近平总书记用“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来表达党中央对反腐的决心,以形象化的通俗话语阐释了党建理论中反腐倡廉的对象问题。再次,传统媒体要将通俗性话语向趣味性话语转换。使用趣味性话语是为了弥补有些通俗话语可能存在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的缺陷。這方面,应该向毛泽东同志学习,他的重要讲话和文章极具思想性、幽默感、形象化的话语表达。例如,用“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来揭示反动派在战略上注定要失败,就充分彰显了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转换达到了言近旨远与妙趣横生的完美统一。
对于新型媒体的话语转换,其载体本身的变换就是一个话语形式的转化,使倾听的人不仅有接受话语的权利,还有即时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对于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来说,由于新型媒体具有超越单向宣讲的互播功能,而且网络昵称缩短了话语主体间的心理距离,同时新型媒体的强大内存空间和先进技术赋予了超越疆域的虚拟性,因而提供了几何级增长的多人互动关系。例如,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一些高校举行了人机互动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知识竞赛”,实现了多人在线娱乐体验、知识测试、学习竞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的平台互动,实现了由传统媒体的“一人传导”向多人在线交流的交互话语方式转换。此外,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方式转换不仅仅限于直接的交互语言表达,还有转换为数据呈现、榜样代言、讲生活故事等话语方式。概言之,就是结合多种话语传播平台特点和受众群体需求,为网民提供一种立体化、互动化、生动化、生活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使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更形象生动、更具活力、更有信服力。
(三)丰富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内容
无论是话语场域,还是话语方式转换,都离不开话语内容。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话语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涉及的话语内容极其丰富,这里仅谈谈如何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文献内容的问题。既然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有机融合的要义在于以生动的文字表达、形象的图片描述、趣味的视频展示、别样的动画呈现等形式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平民化、生活化倾斜,那么,要丰富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献的大众化传播话语内容,首先,必须推出更多“无纸化”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相关书籍,为人们寻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言之有据提供文献基础。尽管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拥有大量的经典文献典藏,但因为传统媒体具有使用不便等原因,无法帮助大多数人学习和研究。因此,亟需加快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无纸化进程,以飨读者。现阶段,有些图书网站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重要领导人的全集、文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文献资料的无纸化、数字化要求,为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奠定了文献基础。然而,不同语言版本、不同文献解读、不同风格的影像论著资料并未完全以无纸化的方式公诸于众,因此亟需加快具有多种电子储存方式和强大检索功能的资料库建设。此外,文献资料考究是一个不断深化、反复推敲的演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无纸化文献内容的提供。例如,在《共产党宣言》的各种中文译本中,对“消灭私有制”的解读就相差甚远,既有1920年陈望道解读的“废止私有财产”,又有1938年成仿吾、徐冰解读的“废除私有财产”,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莫斯科译本的“消灭私有制”才成为如今广泛使用的被认为最为精确的解读。这样漫长的学术探究过程,也映射了如今推动其他海量文献资料研究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唯有加大文献研究的资金投入、加强马列经典研究人才的培养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不断推动文献资料考究工作,方能为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提供更丰富的无纸化文献资料。其次,必须加强网络图书馆和数据库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和现实境遇相结合,为网民解疑释惑。应该说,近些年,我国网络图书馆和数据库建设突飞猛进,为广大学者专家、学生、普通大众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例如,中国知网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文献查询和下载来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学理化、大众化、趣味化的话语内容。再如,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等单位联合打造的《给90后讲讲马克思》的音频党课,既有学者从学理性角度分析主旋律传播的差异化策略,供广大学者、相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参考;又有学者从马克思的趣味故事性来解读“自古英雄出少年”,供学生、家长、老人等大众群体学习,去体悟马克思是如何从一位英雄少年成长为千年思想家的。一些党校、大学和研究所也开发了相关数据库,为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现阶段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存在论著重复或不全的现象及数据标准不统一等困境,亟需集聚各方力量设立以马克思主义研究为标准的文献数据库,并逐步开放阅读和下载权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传播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库资源。此外,有关单位或组织既要盘活数据库和网络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又要和各级政府、各大中小学、网络企业、从事互联网服务的社会组织等各方主体协同推进,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提供有趣、有料、有意义的话语内容,确保在网络空间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内容不断在网民中入心入脑、见行见效。
(四)强化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主体关系
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主体间实现了“草根话语”与“官方意志”的无缝对接。我们从中既要看到当官方话语主体呈现为教育者身份的时候,二者之间凸显为“主体—客体”关系;又要看到网络环境下话语主导者与话语受众(同时也是话语主体)的交互性关系,二者凸显为“主体—主体”关系。因此,优化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话语主体关系,需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所强调的“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10]的原则,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队伍、人民大众的主体性及彼此对话关系等方面着手。首先,要壮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团队,共建责任共同体。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的人才团队“姓马信马”,选拔和培育坚持对党忠诚、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专业人才,引导和帮助他们成为热衷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传播的“网络意见领袖”。尤其要注重党员干部、高校师生、学者专家、新媒体工作人员等综合素质较高群体之间的密切配合,及时发出敢于亮剑、激浊扬清的网络之声,使之成为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的“过滤器”、负面偏激的网民情绪的“缓释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压舱石”。另一方面,要通过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培训,加强网络技术、传播学知识、网络传播运用、大众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培养,使之能在网络空间中将思想深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活化、日常化、大众化的元素相结合,为网络环境下畅通“意见领袖”与网民之间的话语交往打下基础。这样,专业团队跟网民在线交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时,既可以通過鲜活的生活实例、以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拉近与网民的思想和心理距离,又可以通过挖掘网民的新闻素材,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相结合开展一场场“案例”教育,从而激发网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喜爱和理解。其次,要提升网民的网络对话能力。由于网民在职业背景、年龄大小、社会阶层、知识素养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能力也必然会存在很大差异。我们既要坚持“从娃娃抓起”的原则,实现党史教育、新中国史教育、改革开放史教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全过程、全员化,向人们讲清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并推进理论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又要从婴幼儿的启蒙益智、中小学生人格塑造、大学生人生目标确立及成人职业规划等各种领域入手,尽可能满足不同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需求。同时,要提升网民的网络媒介素养,一方面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善于引导和回应网民的热切期望和重大关切,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困惑,化解他们的怨气和怨言,增强党和马克思主义的公信力和说服力;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用网言网语与网民交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展现高效、务实、清廉、亲和的政府形象。再次,要确立“网络意见领袖”与网民的互动对话关系。“网络意见领袖”应与网民保持平等地位、自由交流的对话关系,要将话语权下放到每个网络参与者。可以通过邀请一些政治素质较高、网络素养较好的网民代表就某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以此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网友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话题中来。也可以通过网络文化沙龙、圆桌会议、辩论直播等方式引导更多的网民参与进来,从而使各个话语主体履行传播与接收的主体职能,在传播——反馈——再传播——再反馈的话语交往中形成更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话语交往关系。
参考文献:
[1]颜晓峰,肖冬松.铸造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辉煌[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97.
[2]姚桓.新时期党建研究论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2.
[3]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9.
[4]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20:1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67.
[7]欧庭宇.“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其应对[J].理论导刊,2020(4):124.
[8]韩喜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J].红旗文稿,2014(22):8.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34.
[10]冯刚.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34.
责任编辑:曹桂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