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嚼的燕麦片营养打折扣 最好选择无糖、无油产品

2021-03-24 05:42
中国食品 2021年5期
关键词:燕麦片燕麦咖啡因

可以嚼的燕麦片营养打折扣 最好选择无糖、无油产品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款可以嚼着吃的麦片,既食用方便又酥脆可口,深受白领人群的喜爱。对于这种嚼着吃的燕麦片,中国注册营养师李园园说,其一般可以分为谷物燕麦脆和膨化燕麦片两大类。谷物燕麦脆主要是谷物经过烘焙等熟制或干燥工艺制成的,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冲泡后吃;膨化燕麦片是在受热或压差变化的过程中,使燕麦体积膨胀或组织疏松的燕麦制品。

从营养上来说,嚼着吃的燕麦片中β葡聚糖含量有所下降。β葡聚糖是燕麦中很重要的营养成分,它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食用后易产生饱腹感,同时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β葡聚糖和燕麦中的另一种活性成分皂苷可共同发挥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脂血症、改善心脑血管功能。β葡聚糖在燕麦皮中含量很高,在加工成谷物燕麦脆或膨化燕麦片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导致健康作用大打折扣。此外,这种燕麦片大都不是纯粹的燕麦,通常会混合玉米、小麦、大米等膨化谷物或谷物脆,所以很难达到纯燕麦的保健效果。并且,多数可以嚼着吃的燕麦片往往会通过添加一些油、糖以及香精,让其口感更酥脆、香甜,有的也会添加较多的果干和坚果。适量的果干和坚果对身体有益,但如果添加量较多,就会分散燕麦的主食价值,导致热量增加,常吃带来长胖风险。

李园园建议,如果想尝试嚼着吃的燕麦片,最好选择无糖、无油的产品,它可以适当代替一部分主食或者当餐间零食。如果里面有坚果或果干,其他时候就要少吃点坚果,并减少水果份额,以保持膳食结构均衡。最重要的是,嚼着吃的燕麦片可能升糖指数较高,糖尿病患者尽量少吃。

咖啡并非人人都能喝 七类人尤其不要喝

数据显示,日本和韩国人均每年喝200杯咖啡,美国是400杯,欧洲是750杯。中国的人均咖啡消费量虽与上述国家或地区相比低得多,但喝咖啡的人群增长量迅速。研究发现,除了咖啡因,咖啡中还含有數百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肠道菌群、调节血糖和脂肪代谢,从而有助预防多种慢性病。综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欧盟食品安全局、加拿大卫生部等机构的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不超过210-400毫克咖啡因(相当于3-5杯咖啡)是适宜的。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咖啡是忌口食物。

孕妇和乳母。孕期摄入大量咖啡可能会导致胎动异常、早产、流产、低出生体重胎儿等,因为咖啡因会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对咖啡因的代谢能力极其有限。欧美孕产领域学术组织认为,不鼓励孕妇喝咖啡,如果实在要喝,每天咖啡因摄入不得超过150- 300毫克(约1-2杯咖啡)。此外,咖啡因也会进入乳汁,可能导致婴儿睡眠障碍,因此哺乳期女性也要少喝或不喝咖啡。

儿童青少年。这类人群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导致失眠、亢奋、焦虑、反胃、食欲减退、头疼等不良反应,所以不建议12岁以下的儿童喝咖啡;12-18岁的青少年可少量饮用咖啡,但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得超过100毫克(约1杯咖啡)。

骨质疏松患者。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提示,大量饮用咖啡、茶会影响钙的吸收,增加骨质疏松风险。国际骨质疏松协会、美国骨质疏松协会均认为,骨质疏松患者每天的咖啡摄入量应控制在3杯以内。

正在服药的人。很多药物的代谢会跟咖啡因的代谢互相影响,这种影响有的是增加咖啡因的作用(当然包括副作用),有的是增加药物的效果,有的是降低药物的效果。药物的剂量是按照正常吃的效果来设计的,不管是增强还是减弱,都会影响治疗。能够与咖啡因互相影响的药物很多,普通人大概无法记住,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服药期间不喝咖啡。

对咖啡因敏感的人。部分人对咖啡比较敏感,喝之后可能会出现心跳加速、恶心、头晕等不适感,类似“茶醉”的现象,也有人喝咖啡后会影响睡眠。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建议不要勉强自己,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频次及饮用量。

某些患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咖啡可刺激胃酸分泌,存在胃酸过多、消化道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咖啡。

焦虑失眠的人。研究表明,大量摄入咖啡因可导致焦虑症状加重,并且会影响睡眠,因此焦虑失眠的人最好少喝咖啡。

纸杯使用不当会造成安全隐患 尽量不要盛装醋、汽水和酒精饮品

自从“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以后,一次性塑料吸管、餐具等塑料产品被禁用,而纸浆材料制品,如一次性纸餐具、纸杯则成为了最常见的替代品。然而,印度理工学院发表在《危险材料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指出,长期用一次性纸杯喝热饮、用一次性餐盒吃热饭会付出健康代价:用一次性纸杯盛热饮,纸杯会在15分钟内向饮料中释放数万个潜在的有害物质,即塑料颗粒。人们不禁疑惑,一次性纸杯到底能不能用?

对上述研究结论,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田君飞“持保留态度”。他表示:“该研究发现,纸杯除了释放微塑料外,还检测出了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可能是研究所用纸杯存在质量问题。”纸杯是有保质期的,1-5年不等,如果超过保质期或储藏运输条件不当等,就会造成覆膜的老化,从而产生微塑料溢出的情况;有些未达安全质量标准的纸杯,才可能存在重金属离子超标等问题。但此研究仅提到在校园内收集了5种纸杯,采样的普遍性值得商榷。此外,该研究也并未明确说明其样本是否在保质期内、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为不能盛放热饮的品种等,因此不能作为证明纸杯安全性的确实证据。

田君飞介绍,不合格的纸杯确实存在健康隐患。比如,原料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发霉或被污染,印刷的油墨质量不达标,纸杯表面处理时没有规范使用化学助剂等,都可能带来健康风险。2019年,我国曾对20个省(区、市)155家企业生产的156批次纸杯产品进行抽查,未曾发现重金属、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问题。早在2007年,无生产许可证的纸杯就已淡出市场。因此,我国市场上正规销售的纸杯,都应无以上安全隐患。

田君飞表示,若要购买纸杯,应选择密封在塑料包装袋中、有QS标识、在保质期内的,杯子要相对硬挺、厚实,颜色过白或过多、油墨过重的应尽量避免。他还给出提示,使用所有纸杯时,都应避免盛装醋和汽水、酒及酒精饮品。有实验显示,醋酸可能将聚乙烯膜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浸出。因此,尽量不要用一次性纸杯盛装醋,也尽量不要长期用它来喝果汁或碳酸饮料。还有研究发现,用纸杯盛放浓度超过45%的酒精超过2小时,酒中的化学物质含量将大大增加。而且,酒精还有可能将纸杯表面油墨中的一些成分溶出,不利健康。

田君飞说,依据我国行业标准制造的纸杯,对高温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可以用来盛装热水、热咖啡,从安全性来说没有问题。但目前,我们没有针对微塑料相关的抽检指标,因此,不能给出相关数据。另外,市面上还有两类一次性纸杯:卡纸制作的纸杯和涂蜡纸杯。前者主要用来装干燥的东西,不能用来盛水和油;后者由于被蜡涂覆过,具有防水性,但不可盛装热水。

但无论哪种纸杯,建议不要重复使用,也尽量不要用微波炉加热,以免导致杯内局部温度过高,化学物质析出。

猜你喜欢
燕麦片燕麦咖啡因
燕麦奶不含奶
燕麦奶人人都适宜吗
餐桌上的燕麦片,你选对了吗?
摄取多少咖啡因会刺激心脏和防失智?关键在“量”和“来源”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Caffeine on Teenagers?咖啡因对青少年有什么影响?
咖啡和茶使人脱水?
行了,我像所有的他们一样
咖啡因何时起效?
燕麦是一把双刃剑
燕麦片和麦片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