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2021-03-24 02:04沈纳群徐幼波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7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教学混合式中职计算机

沈纳群 徐幼波

【摘要】社会发展科技不断地进步,使整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灵活地使用信息技术将是生活中的必需也会成为一项必备的技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课程,如何深度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近年来也逐步的得到各地教育工作者、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视。作为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信息办公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必要性很明显。所以,政府应该在中等以上职业高校进行计算机技术专业课程的教育。但是,计算机实践教学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效果非常强,而学生独立练习时却并没有达到很好效果。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线上线下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计算机基础课程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互融合具有天然的优势,这类课程本来就属于技术型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网络软件进行练习,有助于促进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学习问题。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可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将技术性教学内容在线上展开实践操作,线下教师针对遇到的问题提出指导建议,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巩固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与操作过程。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一)中职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学习兴趣较低

客观上,中等以上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相对低下,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问题。由于中级职称学校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社会自律能力也相对较低。因此不少学生反感中等职业教育,这也和社会各界对中等职业学校偏重直接相关。所以,在中等以上职业院校教授计算机专业课程面临诸多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们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并不感兴趣。而在实际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从而影响整个计算机专业课堂。同时,就长期发展而言,还会影响中职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兴趣,这将对中职学生训练与教育十分不利。

(二)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滞后

在普通中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专业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很明显特征。而计算机专业中最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时代特征。由于科技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教育进展也十分快速,而社会各界对计算机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与需要也在日益变化。但是,由于中等职业高校对于大型计算机技术课程选择还比较落后,课程变革也需要一段时间。而中等职业高校计算机技术课程教育也是在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因此课程改革有所滞后。这将影响我国计算机专业的整体教育质量,不能训练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技术。另外,还有硬件问题使得中等以上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出现延误。同时由于现代计算机日益发达,计算机软件也不断更新,致使学校传统硬件教学设备已无法适应现代计算机软件运行要求,从而严重影响学校教学效率。

(三)课后知识未能及时巩固

计算机专业课程完成后,学生应该主动预见理论知识,让专业的知识得到积累,并运用之于实际,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理论素养与实际能力。但是,目前仅个别院校能够采用在职业院校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后预测知识。但由于长期实行上述教学方法,很容易阻碍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把合作分组练习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设定任务,并要求学习者合作分组完成任务,就能够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可以预测知识、巩固的知识点、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

二、计算机课程“线上线下”教学策略研究

(一)课前阶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高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有目标、有重点地为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前积极开展预习。首先,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应当通过自主预习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搜集线上学习资源或录制线上学习视频,将其发布在线上学习平台中,由学生提前进行学习,熟悉课程内容,更加有目标和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学习。其次,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所发布的线上教学资源应当基本涵盖课堂学习的知识,以短小精悍的微课、微视频等形式,将课程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分解,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灵活进行预习和反复的学习。最后,课前预习的环节是学生开展课堂学习的基础,而线上学习作为学生正式开展课堂学习的起点,对于课堂学习的效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加强对课前预习环節的重视,采用线上打卡、在线检测等方式督促学生积极开展课前预习,利用线上学习平台了解学生的学情,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形成良性的学习机制,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二)科学的设置合作小组

计算机组织课程在进行设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实施科学的、全面性的分类。同时教师也需要调查学生的一般状况,包括个性、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挑选适当的组员负责整个小组的教学。并尽量选择男女学生混合小组的教学方式,整合学校群体整体情况,以实现群体整体氛围在学校中的协调。可以通过小队协作教学,以小队为单元开展竞争的方法。利用小队内部的协作,能够增进学生间的互相流动与协作,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在小组外竞争,学生们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整体竞争意识,并激发学生兴趣。在小组协作方面,教师们可在小组后的起始阶段进行,以实现小组协作取得良好进展。

(三)优化教学过程管控与质量评价

无论是线下教学还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传授知识,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就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准管控,最后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重要的不只是单纯地评价教师讲授的学习内容,而是对学生学到哪些知识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在授课过程中对教学质量进行管控,仅由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断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显然不够科学,显得过于片面,所以中职院校要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一种有效的创新教学手段。但是教师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先提前对课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针对性地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确保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用,达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促进中职教育不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谢满红.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2(02):88-90.

[2]张岑.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2(02):169-171.

[3]赵佳.试论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2021(35):37-38.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教学混合式中职计算机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线下教学手段在中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运用策略
基于《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慕课与英美小说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准、精、特、趣”的四大追求
“混合式”教学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浅议“混合式”教学理念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
物联网中MAC协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