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姣
【摘要】双减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简单减法,不是单纯地减少作业和课堂内容,而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压力过大、负担过重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能够独立、积极地学习。因此,各小学语文教师应树立对双减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减负、提质、增效的基本法则,有效调整和创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的学习深度和效率,达到提高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双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双减政策的提出是解决义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减轻学生学习各方面的压力,实现学生快乐学习、认真作业、积极参与活动的目的。在双减背景下优化教学,需要在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上,改善教育氛围,营造活泼的课堂,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真正提高质量和效率。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系统分析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策略和方法。
一、游戏串联课堂,在玩中学
双减的目的是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使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和成长。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符合双减的目的和要求,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意义。在这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利用游戏活动连接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和过程,突出教学目标,让学生更积极参与游戏,同时学习语文知识,真正实现兴趣和智力共生,实施双减的基本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例如,在教授《蜜蜂》時,本节课文节选于法布尔《昆虫记》,作者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了能够蜜蜂辨别方向的事实,这一过程不仅具备科学价值,而且还兼具文学价值。课堂上,笔者先领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蜜蜂采蜜时并不是随机采蜜的,而是对花朵是有选择性的,蜜蜂会挑选盛开的花朵。在课程开始前,笔者先为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蜂群中不同角色的职责,如工蜂是最勤劳的,它不仅负责采蜜,而且还担任“保姆”的职责,照顾幼蜂、蜂王、雄风。这时,笔者导入一项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的游戏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选择角色的过程中,更多的学生会选择工蜂,学生认为工蜂的无私奉献是他们要学习的地方,游戏中,学生模仿工蜂挑选盛开的花朵,采蜜,运输,最后制成蜂蜜,在采蜜过程中,笔者还会安排其他学生扮演蜜蜂的天敌来干扰蜜蜂采蜜,在战斗过程中会有很多蜜蜂被天敌吃掉,即便如此,蜜蜂也不会畏惧,依旧勇敢面对。
二、渗透德育教育,立德树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越来越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不能陷入另一种误区中,即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有效地将道德教育与智力教育相结合,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语文教育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汉字,还需要点燃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为了达成基本教育目标,波折使用了童谣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播放了童谣《哪里有秋天》。童谣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了自然界中小动物对秋天的看法,非常符合儿童对自然的认知。这样,朗朗上口的童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原文的印象,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的热情,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作业设计,减轻压力
传统的语文作业有大量的机械内容,如阅读、背诵、抄写等,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自然也很难巩固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减少作业数量和优化作业内容是双减政策的主要和核心内容,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和快乐成长的关键。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兴趣、思维和需求出发,将学生拉回学习的主体地位,创新作业的设计,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丰富作业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实现双减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在教授《琥珀》时,笔者设置了两层作业。第一层是基础作业,要求所有学生必做:大部分内容是读一读、写一写,如(shǎng wǔ)(hǔ pò),给横线的汉字加注音,(附身)(挣扎);第二层作业是扩展性作业,要求学生选择,如如太阳照得火热。/太阳暖暖地照着。/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问题1:为什么作者多次写太阳?问题2:这种想象的基础是什么?问题3:本文中提到的琥珀与其他琥珀有什么区别?分层作业设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可以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师只是通过讲课本上的知识来教学生。学生所学到的内容非常有限。现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教学环境,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和放松。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课文时,笔者以前的教学方式是讲解文章中作者使用的教学技巧以及创作背景,欣赏文章的内容,就结束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无法想象出大榕树是怎么被称为鸟的天堂的。现在笔者会使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找到图片、动画或者视频,到正式教学中进行播放和呈现,让学生真正感受作者写的风景是多么美丽,帮助学生积累材料,也更有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深入理解。。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需要全面建设和优化,以减少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分数的关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基本把握和整体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应整合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凤霞.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统整路径的新思考[J]. 语文教学通讯,2021(30):4-7.
[2]陶梅菊. “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2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