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2021-03-16 01:58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隐匿性线片螺旋

奚 翀

(锦州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辽宁 锦州 121000)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伴随交通及以外事故的多发,导致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1]。临床上一般选择X线片对其排查与诊断,但因为细微骨折的断裂痕迹不显著,并且断裂处不完全,特异性比较低,致使X线片检出率也不高[2]。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会加重病情发展,导致预后效果不明显,还可能出现致残的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3]。所以,医护人员需充分重视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为了促使骨折检出率的有效提高,使漏诊率与误诊率的有效降低,目前,临床通常采用核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CT诊断细微及隐匿性骨折[4]。但多数研究发现,与多层螺旋CT检查相比,核磁共振成像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更高,患者满意度较好[5]。为了探究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对比,本研究选取于2017年4月-2018年9月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77例,全部患者患者以此开展X线片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对不同检查方法的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于2017年4月-2018年9月这一期间,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77例,全部患者入院后都进行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没有骨折征象;患者入院时主诉受伤处活动异常,有肿胀与疼痛感;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有男性42例,女性35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1岁,平均年龄(42.35±19.45)岁;最短病程4小时,最长病程48小时,平均病程(26.35±22.54)小时;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高空坠落伤、重物砸伤、其他分别有33例、26例、14例、4例;骨折部位:鼻骨、髌骨、肩关节、髋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足骨分别有14例、12例、13例、11例、9例、8例、10例。

2 方法:(1)多层螺旋CT检查。所用仪器为飞利浦128排螺旋CT仪,扫描参数电压、电流、扫描层距分别为120kV、19mA、2.5mm,借助多平面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摄影等实施后处理重建,由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2名阅片,采用骨折显示清晰、完整的图像进行统计分析。(2)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采用1.5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SE序列T1WI参数TR、TE分别调整为500ms、15ms;T2WI参数TR、TE分别调整为3600ms、97ms;STIR序列扫描参数TI、TR、TE分别调整为150ms、2200ms、90ms;对患者进行冠状面、矢状面以及横断面的扫描,层厚、间距、矩阵分别为0.5cm、0.1cm、320*320。

3 观察指标[6]:密切观察核磁共振成像、多层螺旋CT以及X线片的骨折显示情况,并对检出率情况准确记录;诊断指标:(1)核磁共振成像:T1WI呈现的线状、条线状低信号都不规则,T2WI呈现出高信号影;(2)多层螺旋CT:病变处骨皮质不连续,骨小梁有连续性中断表现,以上任何1项或2项同时出现即可确定。

4 统计学分析:选择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检验为x2,P<0.05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采用X线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对比:X线片检查细微及隐匿性骨折鼻骨、髌骨、肩关节、髋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足骨、总计检出率分别为28.57%、75%、69.23%、81.82%、66.67%、75%、70%、64.94%,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的57.14%、91.67%、84.62%、90.91%、77.78%、87.50%、80%、79.22%,比较差异显著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X线片漏诊率35.06%,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的20.78%,比较差异显著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见表1。

表1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采用X线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对比

5.2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检出率分析:细微及隐匿性骨折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T1WI与T2WI的检出率都比较高,且明显高于X线片、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T1WI不能检出骨折患者5例,漏诊率6.49%;T2WI检查都呈现低信号状态。见表2。

表2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检出率分析

讨 论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属于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此类骨折位置十分特殊,一般由于骨关节结构比较粗大,骨折不彻底,引发骨折线不容易显示,如踝关节以及肩关节等骨折;骨外形多面或者连接角度相对比较多等[7]。躯干骨折极易由于重叠遮挡导致不容易发现骨折,所以,致使临床诊断存在较大难度,具有较高的误诊率与漏诊率,特异性骨折体征较缺乏[8]。由于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骨折处比较特殊,再加上骨关节结构比较大,骨折不完全,所以,骨折线显示不显著,骨外形多面或链接角度相对比较多,由于临近骨等的遮挡,导致临床诊断难度加大[9]。

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病灶十分微小,通常在骨内骨折、疲劳骨折以及创伤性骨折中集中。临床通常选择X线片检查,对骨折线与移位情况很难清晰显示,导致不能有效确诊[10]。多层螺旋CT检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在骨骼系统的诊断中有明显效果,可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多层扫描,重建图像,对骨皮质与骨小梁进行多层面扫描,如横断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等[11-12]。如果患者病灶位置中断于骨皮质与骨小梁,就可以确诊。但对于不具备特质的骨小梁与骨皮质中断患者而言,会直接影响多层螺旋CT检查的阳性诊断率[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片检查细微及隐匿性骨折鼻骨、髌骨、肩关节、髋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足骨、总计检出率分别为28.57%、75%、69.23%、81.82%、66.67%、75%、70%、64.94%,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的57.14%、91.67%、84.62%、90.91%、77.78%、87.50%、80%、79.22%(P<0.05);漏诊率20.78%。核磁共振成像借助T1WI与T2WI的交替变化,检查固部位显影情况,如骨皮质T2WI表现处高信号状态,T1WI呈现条线状低信号与不规则线状就可以确诊。核磁共振成像可在扫描中防止由于扫描厚度引发显影产生影响[15-16]。患者在检查中T2WI通常呈现高信号状态,一些患者T1WI没有呈现显著低信号,其引发隐匿性骨折很难确诊。所以,临床上需与横断面、冠状面以及矢状面显示情况有效结合进行系统确诊[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细微及隐匿性骨折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T1WI与T2WI的检出率都比较高,且明显高于X线片、多层螺旋CT的检出率,T1WI不能检出骨折患者5例,漏诊率6.49%;T2WI检查都呈现低信号状态。

总而言之,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最高,T1WI与T2WI都可以检出骨折部位,针对复杂骨折患者而言,如脂肪覆盖以及伴随血肿等,选择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检出率比多层螺旋CT检查高。临床针对传统X线片检查不显示骨折,但临床症状与体征存在骨折体征者,应及早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针对骨折处尤其是病情严重者,可选择核磁共振成像与多层螺旋CT联合检查的方式,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促使患者及早得到有效治疗,使并发症的出现尽可能减少。

猜你喜欢
隐匿性线片螺旋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股骨远端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并病理性骨折1例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骨折
改良Chevron联合Akin截骨术治疗类风湿性拇外翻1例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雷公藤多甙联合降糖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对王维山水田园诗“隐匿性”描写的参悟
论翻译过程中语言文化内涵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