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佼佼 林 天
(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 沈阳 110001)
断指再植术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长,因此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率明显高于其他上肢手术,大量炎性介质、自由基产生引起血管痉挛,导致断指再植手术成活率较低。丙泊酚为断指再植术常用麻醉药物,有资料显示药物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心、脑、肝、肾等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然而药物大剂量使用可能引起心血管反应[1],因此探讨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尤为重要。我院近年来在部分断指再植手术中,采用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取得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1)断指至手术时间<24小时;(2)美国麻醉协会(ASA)为Ⅰ-Ⅱ级;(3)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2)凝血功能障碍;(3)局部麻醉药物过敏史;(4)穿刺部位感染患者;(5)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 ,年龄18-70岁,平均(53.29±4.44)岁;体质量32kg-90kg,平均(65.39±4.44)kg。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 ,年龄18-70岁,平均(53.30±4.39)岁;体重31kg-90kg,平均(65.28±4.38)kg。2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2 方法:患者入室后立即给予无创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监测,持续低流量吸氧。常规开放外周静脉,局部麻醉下行肘部静脉穿刺,以肝素盐水封管备用。观察组: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生产公司:Fresenius Kabi AB;国药准字:J20080023)1-2mg/kg、利多卡因(生产公司: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147),臂丛神经阻滞5分钟之后开始手术,至手术结束前15分钟停药,术中观察麻醉深度、刺激强度等调节麻醉药物输注速度,若手术刺激过大,则快速推注丙泊酚0.5-1mg/kg。对照组:持续静脉泵入丙泊酚,方法与观察组相同。期间持续心电监护,若HR﹤60次/min,则静脉注射阿托品(生产公司: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296)0.5mg。
3观察指标:(1)记录手术前(T0),2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手术后10分钟(T1)、60分钟(T2)及手术结束时(T3),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2)术中Ramsay镇静评分[2]:1分:患者烦躁不安、抵抗;2分:安静合作;3分:嗜睡,可对疼痛刺激、指令等作出反应;4分:入睡,按压眉间可敏捷反应,可唤醒;5分:入睡状态,按压眉间反应迟钝;6分:深睡或者深度麻醉状态,无法唤醒。镇静适度4-5分。(3)记录2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观察术后躁动、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5 结果
5.1 2组HR、MAP比较:T0时,观察组、对照组HR、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1、T2、T3时,观察组、对照组HR、MAP水平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2组HR、MAP比较
5.2 2组术中镇静评分比较:观察组术中Ramsay镇静评分为(4.54±0.66)分,对照组术中Ramsay镇静评分为(3.82±0.58)分,2组比较差异显著(t=5.794,P=0.000)。
5.3 2组术后苏醒时间比较: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为(7.29±2.22)分钟,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为(14.40±2.87)分钟,2组比较差异显著(t=13.856,P=0.000)。
5.4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后1例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术后躁动3例,注射痛2例,谵妄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2组比较差异显著(x2=5.983,P=0.014)。
近年来随着精密仪器不断发展,外科水平的改进,断指再植术技术不断完善,术后断指成活率显著提高[3]。作为精密性显微外科手术,手术耗时较长,术中对麻醉要求较高,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麻醉深度适合,作用完善,避免疼痛引起手术野移动、血管痉挛等;(2)麻醉深度可灵活调节,时间可根据手术需要相应延长;(3)具有良好血管扩张,利于精确缝合,从而减轻灌注损伤,提高断指成活率;(4)维持术中循环的稳定,减少低血压的发生;(5)术后镇痛效果良好。臂丛神经阻滞是临床用于断指再植术的主要麻醉方法,准确率高,该部位腋鞘容积较小,鞘膜、神经及结缔组织隔膜比较薄,更加利于麻醉药物的扩散与浸润,减少了全脊麻、高位硬膜外阻滞、气胸及周围神经损伤的严重不良反应[4]。此外,该麻醉方法操作简单,且麻醉效果可满足上肢手术的需要。
丙泊酚为新型的短效、快速静脉麻醉药物,麻醉起效快、消退也快,持续输注后无蓄积,具有扩张脑血管、降低脑内氧代谢,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丙泊酚可减轻止血带使用所引起的患肢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提高再植断指成活率,起到理想的保护作用[5-6]。然而由于体循环血管阻力减小,交感神经对血管收缩支配作用受到抑制,心肌收缩力减少,前负荷下降,进而引起系列心血管反应,表现为MAP水平下降,严重时可引起迷走神经介导的心脏停搏、心动过缓等;同时药物无镇痛作用,可对呼吸循环产生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因此需找更为安全的麻醉药物使用方案尤为重要。近年来,外科临床将焦点越来越多的集中于丙泊酚与利多卡因的保护作用[7],利多卡因作为酰胺类局麻药物,具有渗透力强、起效快等优势,能够快速阻滞神经传导,药物经静脉给药后,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明显的抑制、兴奋双相作用,达到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药物对心肌细胞的房室传导、电活动及心肌收缩几乎无不良影响,因此安全性相对较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T1、T2、T3时,观察组HR、MAP水平下降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麻醉诱导、维持时,在丙泊酚中添加利多卡因不会对麻醉效果产生影响,同时可减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减少心血管反应的风险。对其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药物联合使用下,丙泊酚pH值、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因此对血管的刺激性减轻,同时丙泊酚可刺激激肽系统、前列腺素的释放,诱导血管壁通透性出现变化,神经末梢显露,使利多卡因的阻滞作用增强[8]。观察组术中镇静评分处于镇静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麻醉维持中,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能够达到理想的镇静效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可能与药物联合使用时,可减少丙泊酚应用剂量,减少药物浓度,缩短苏醒时间。丙泊酚既具有抗惊厥作用,又具有神经兴奋性,多在麻醉恢复期间出现一过性惊厥等,此外药物可引起注射痛、过敏反应、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心率失常、惊厥反应等,梁凌/傅洪等[11-12]在研究中发现,联合利多卡因可缓解丙泊酚注射痛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观察组术后未见躁动、注射痛及谵妄等精神类症状,提示适量利多卡因与丙泊酚混合使用,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用于断指再植手术中,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达到理想的镇静镇痛效果,降低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作为理想的麻醉方法在上肢手术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