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柬欣
摘要:就知识层面来讲,高考对必修三的考查比例的确较小。从高考所考查学生的能力上来讲,必修3是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的最直接的学习内容,它的思想教学远远大于其应试教学。所以不能因为高考其所占比重小而屡屡的不重视对它的教学;再也不能因为它的特殊,视其为高中数学的“另类”而忽视它特殊的“数学魅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必修3;教学反思
必修3是高中数学比较特别的一部分内容,它有《统计》、《算法初步》和《概率》三章内容。如果按照教材顺序来讲,必修3本应该是学生在高一第二学期的前半学期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为什么每年到第二学期时,好多学校都让学生先学完必修4,再在时间比较少的后半学期学习必修3呢(调查范围内是这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顺序上的颠倒和时间上的如此安排呢?经过一定范围内的了解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多的,最主要的都是和高考有关。因为必修3在高考中相对其他必修内容所考查的比例较小,其次认为必修3内容相对简单,所以要用充足的好时段来学习比较难的必修4。可是编排教材的初衷是这样吗?内容真的简单吗?就知识层面来讲,高考对必修三的考查比例的确较小。但是从高考所考查学生的能力上来讲,必修3是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的最直接的学习内容,它的思想教学远远大于其应试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想也总能举出各种典型的例题来教学生如何分析问题,想教会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可是到学习必修3的时候,就忽视了这个最佳的最直接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时段。作为教材编排,我想这可能是必修3学习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所以不能因为高考其所占比重小而屡屡的不重视对它的教学;再也不能因为它的特殊,视其为高中数学的“另类”而忽视它特殊的“数学魅力”。
在必修3的教学中,它直接的教学生对实际问题如何进行脑海的严密的思维活动,教学生如何将缜密的思维过程用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步骤一步一步地体现表达出来。实现学生从脑海思维到具体解决问题这一完整的最直接的活动体验过程。这不正是一个“好”老师要教授的吗?这不正是学生自身重点要学习的东西吗?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必修3的重视学习正是最直接的授学生以渔最佳的传授机会和方式。比如在学习《算法初步》时,每个具体的问题下,我们都要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科学的可操作的逻辑性强的方法步骤。然后按这个步骤逐步表达,写出算法步骤。这就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最直接的培养和锻炼。这些教学中看似简单的算法问题背后,却有着学生真正实现自我发展的不容忽视的极强的思维能力。再比如,学习《统计》时,培养学生从实际背景中获取相关的重要数据,怎样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加工然后建模解决实际问题,最后理解计算的结果在实际问题中蕴含怎样的含义。这些虽然是很难的统计思想,但不能只注重公式的计算而忽视这种思维的培养,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留讨论的时间和机会。这些基本的学生活动体验就是我们课堂教学需要落实的“四基”教学之一,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概率》这一章,也是如此:比如学习古典概型时,最关键的就是思考做此实验所包含的所有结果,即如何思考才能条理清晰地得到实验所包含的全部基本事件。学习几何概型时,最关键的就是要思考所求事件怎样就发生了。这些都是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的最直接的培养和锻炼。
发现数学问题就是触碰到了数学的灵魂,而寻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就是寻找了数学的“精神支柱”。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有眼前的高考,而且还应有长远发展的能力。作为老师,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更应该是培养学生触碰数学灵魂的能力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所以必修3的教学,我们决不能忽视对学生思維能力最直接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得成.高中数学必修三模块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反思[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5,22(002):73-73.
[2]胡启山.基于选拔性考试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以高中数学必修3课堂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2013(34):86-87.
364050033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