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隆德
摘 要: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地理 学习兴趣 激发
地理学的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在长期“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地理课在初中教学中始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努力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我认为,激发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一、激发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初中学生只有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如果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地理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地理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兴趣的因素,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创设情境的氛围,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二、激发学生对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
1、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随着地理教学实践的发展,人们已总结和积累了不少优秀的地理教学方法。但不管是多么优秀的地理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地较长时间使用,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疲劳,降低学习效率,减弱学习兴趣。实际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围绕学生兴趣的培养,对各种地理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和组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内在需求。例如:交替使用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收集资料、地理手抄报、乡土调查、社会实践等方法方式,可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不断得到巩固。
2、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初中地理教材中有的比较抽象(如地球的运动),还有大量的内容无法让学生直接感知。就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来说,他们的认识、理解能力比较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比较贫乏,涉足地理环境的空间也比较狭窄。如果不辅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而且还会使他们丧失学好地理课的信心,带来沉重的心态被动地学习,的确是索然无味的苦差。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过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具体的空间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教材、掌握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课兴趣。例如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投影、幻灯、电影、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生动而丰富的教学语言
教师以“舌耕为业”,总是凭借一定的语言去“传道、授业、解惑”。所以,初中地理教学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求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去表达。初中地理教师课堂语言是否生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巧借古诗教学。诗词歌赋,琅琅上口。应用得法,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能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讲地球的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湍湍急流,秀丽风光一览无余;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2)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促进记忆。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洁明快、琅琅上口的歌诀,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
4、丰富初中地理教学内容
(1)把初中地理课与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相结合
地理教学归根结底在于人地关系,无形中强调了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格塑造。其所涉及到的全球观、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都能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意识。例如,初中地理“海洋资源”一章,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补充讲述一下“禁渔期”,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禁渔期”,从而对人类的过度捕捞危害有具体的认识,并进而推及到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的弊端的认识。
(2)把初中地理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事实,严谨的理论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索。当然,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纯粹以理论去指导实践有时似乎不大可行。教师可以用地理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去引导学生。比如少用一次性物品,使用环保冰箱,拒绝贺年片等等。让学生能认识到环保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并时常思考自己的行为。
5、开展有趣的初中地理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引伸和辅助,积极开辟初中地理第二课堂的活动,这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利用初中地理乡土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乡土地理的调查,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与记忆,可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形象、直观、具体,并结合乡土地理的一些实例,如河道污染,白色污染,噪声污染等,对学生进行环境观、道德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和生态意识。
(2)利用初中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课外小组通过参观气象站,进行天气预测、物候观测;到天文馆看星空,组织学生观星空找星座,观月相;还可以组织地质夏令营、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的法规等活动,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之中,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能力结构。这样,地理课的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炉。
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非常重要。老师不仅要从心理上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更应从备课、上课、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刁传芳.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5-106.
[2]熊宗宝.《改革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4年第5 期第7-9页.
[3]邓巍.《浅谈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的培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年第6 期.C29C2C18-4881-4D99-90F3-FC5F092FDE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