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雨晨
据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打破性别之间所设定的条条框框,适度地对儿童进行“双性化”教育,将更有利于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使儿童显现出积极的性别行为。近年来,我国的家庭教育专家逐渐意识到“双性化”教育在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智力、社会适应性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有关学前儿童“双性化”的教育理论研究也愈发增多,值得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
“双性化”教育是指以个体发展为核心,在保持个体本性优秀特质的同时,发展其潜在的异性优秀特质,使男孩女孩的发展不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帮助个体塑造适宜自我发展的双性化人格。这种教育不再像传统“单性化”教育以幼儿的性别为标准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而是从“双性化”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儿童教育,善于发现男性与女性所具备的性别优点,使男女儿童之间相互学习,在将自身的积极特质发挥到最大的同时,善于吸收异性性别特质中的优点。
那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和家长该如何对学前儿童开展“双性化”教育呢?
人们对职业性别的刻板印象是根深蒂固的,常见的现象在幼教领域非常突出,很少有男生在毕业后选择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以致于幼儿园中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从根本上为学前儿童“双性化”教育提供了反面例证。
虽然近年来幼儿园开始陆续增设一些户外体育课程,部分幼儿园聘任男教师担任体育课教师,但是儿童在幼儿园中接触男教师的次数十分有限,而且时间也相对较短。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户外活动时间少、内容较为单一,远远满足不了学前儿童的需求。因此,在现有情况下,女教师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女教师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应尽可能地采取中性的态度,以填补男教师空缺对幼儿健康发展的影响,并将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弱化,不要将某些任务、角色等强制地“分配”给儿童,而应该让孩子们自主选择。比如,在幼儿园中,教师要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随意选择活动区域、玩具及相关服饰。男孩在角色扮演时可以选择扮演妈妈的角色,女孩在挑选玩具时也可以选择奥特曼、坦克玩具、塑料水枪等;幼儿园举办“六一”活动时,男孩可以选择穿粉色衬衣,女孩也可以穿黑色西装;分组游戏时,男生女生可以自愿进行组合,可以男生和男生一组,女生和女生一组,也可以男生和女生一组。教师切忌对儿童的选择做过多干涉或阻止,也不要过度区分男女,更不能以性别为标准开展男孩女孩之间的比拼,而应该强调由男女生组成的集体力量。
孩子生来并不具备性别认同,他们如同一块“白板”,父母则是在“白板”上最先着色的人。在孩子刚刚出生时,他们还不具备性别意识,父母在这时就会根据儿童性别准备相应的不同颜色的床单、被子等,这种父母“强加”的性别认同将伴随着儿童整个成长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父母认为这是约定俗成的东西,参照常规看上去也并未有什么不妥之处,可是,这么做也许对孩子发展是不利的。父母对孩子的性别认同可以引导,但不要将自己的性别认同强加给孩子。在一些家庭中,父母某方可能因为工作较忙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位”,致使孩子教育呈一边倒的状态,这样也会造成学前儿童性别认同会受此影响而随之发生变化。比如,与母亲长期接触的男童,因为从小就被妈妈过分保护,从而缺乏勇气与魄力,处事时表现得过于退缩和懦弱,会被外界认为很“娘”。而长期在父亲的照顾下长大的女童,可能会因为从小剪短发、穿裤子、行为处世粗线条而被别人说成是“假小子”。
父母对孩子的发展起到各自不同的作用与价值,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尽可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即使工作再忙,孩子的教育也不能缺席,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机会、创造一切条件,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并注重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既陪孩子做游戏、看电视,也倾听孩子的心声、安抚孩子的不良情绪,这样才更有助于孩子的“双性化”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男性较之女性表现得更为坚韧刚强,女性则相对更加细心柔弱,不同性别都具备各自的性别优势,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学前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这样可以将男童与女童的优点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实现因“性别”施教,在激发幼儿将自身性别优势发挥到最大的同时,真切意识到自身某方面较异性性别特质仍存在距离,采取主动学习的态度来填补自身性别的缺陷,以获得更大的发展。比如,传统性别教育深受“女人天生是弱者”的影响,认为女童就应该是弱柳扶风,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连矿泉水瓶盖都需要别人帮忙拧开。但是现实生活中,“林黛玉”型的女童是会被嫌弃的,家长要敢于对女童放手,让女童从小学会独立、自强、有主见,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传统观念认为男性就应该“主外”,缝扣子、洗衣服、收拾屋子不应该是男人干的事。然而在现在社会中,女性也要外出工作,男性也应该能够操持家务,这样才能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教师在幼儿园中,应该注重培养男童多动手,从教男童做力所能及的缝扣子、洗手帕、午休后收拾床铺开始,培养男童学会生活的技能。
家长和教师应该携起手来,通过手工课、体操课、音乐课、美术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以及精心设计兼顾男童和女童性格特点的其他游戏,让孩子学到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而家长应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在幼儿园内所学的知识,在家庭中给予补充和拓展,让“双性化”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出具有“双性化”人格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性格更健全,心理也更强大,在以后遇到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容易被吓倒,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会更强,能够更快地扭转思想、调整情绪,从而为奋起直追做更好、更快的准备。
经过“双性化”教育培养出的孩子,在行为、习惯、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可塑性。比如,一个孩子同时具有男孩与女孩的兴趣、特长、喜好,尤其是在心理素质方面兼具男孩和女孩的长处,就会表现得既敏感又豁达、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敢又随和,这种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性格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在面临生活的改变或考验的时候,孩子能够灵活运用学到的综合了男孩和女孩各自优势的知识和技能,更加从容自信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信息化时代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前进和发展,虽然“双性化”教育慢慢被人们所熟知,且开始运用到孩子的教育中,但在开展“双性化”教育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一定要遵守适时、适度原则,否则,一味地对儿童进行男女相同的教育,不但不能达到“双性化”教育的效果,相反还会导致教育的“无性化”出现,造成儿童性别认知的混乱。所以,最适合进行“双性化”教育的时间应是儿童形成“单性化”认识的基础上,再为其增添“双性化”认识,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两性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