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职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与BMI的关系

2021-03-05 06:44郝艳红静香芝赵玉霞
健康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知晓率医学生态度

郝艳红,静香芝,李 宁,赵玉霞,李 敏,张 晴

(1.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河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3.郑州人民医院 营养科,河南 郑州 450046)

大学生的健康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监测公报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肥胖检出率持续升高[1]。既往研究显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相关性,超重、肥胖、消瘦大学生身体素质较差[2]。饮食是影响大学生BMI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调查高职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探讨其与BMI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强化医学生的营养知识、促进健康饮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信阳某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356人,大二学生405人共761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前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并获得同意。本次调查发放问卷761份,剔除不合格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716份,问卷有效率94.1%。

1.2 调查问卷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资料:包含家庭住址、户籍类型、年级及女生初潮年龄;(2)大学生营养知、信、行调查问卷: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参考钟勇等[3]编制的《大学生营养KAP调查问卷》设计。营养知识部分8个条目,回答正确得1分,满分8分;营养态度部分8个条目,采用3点计分法,依据积极性赋值1~3分,满分24分;饮食行为记录成绩7个条目,依据饮食行为发生次数赋值1~3分,满分21分。营养知识知晓率>90%为好,85%~90%为一般,<85%为差。问卷总分越高说明营养知识知晓越好、饮食行为越合理。正式调查前进行预调查30份,问卷重测信度为0.80。

1.3 人体测量 清晨空腹测量身高、体重(精确到0.1 cm、0.1 kg),分别测量2次,取平均值。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18.5 kg/m2为消瘦,18.5~24.0 kg/m2为正常,>24 kg/m2为超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录入资料,使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数值变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被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及BMI分布 被调查对象中男生340人,女生376人,年龄17~24岁,平均(19.41±1.19)岁,不同年级之间身高、体重及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3.6%(527人)的学生BMI正常,14.4%(103人)的学生消瘦,12.0%(86人)的学生超重或肥胖。其中,男生超重或肥胖率为22.6%,女生超重或肥胖率为2.7%,男生消瘦比例10.6%,女生消瘦比例为17.8%,男女生间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P<0.05)。

2.2 被调查对象知、信、行问卷得分情况 医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7.0±2.3)分,营养态度平均得分为(16.0±3.4)分,营养行为平均得分为(12.0±6.4)分。不同BMI水平调查对象营养知识、态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或肥胖学生饮食行为与BMI消瘦及正常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BMI水平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比较分)

2.3 营养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显示,医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为“好”的维度包括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优质蛋白食物来源”,知晓率分别为95.8%、95.7%、93.7%;“蔬菜水果能否相互替换”“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最好的补铁食物”知晓率为“一般”,分别为89.2%、89.1%、87.3%;知晓率为“差”的是“每天推荐吃盐量”“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分别为82.1%、77.4%。其中“优质蛋白食物来源”“含钙丰富的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每天推荐吃盐量”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χ2=9.74、14.45、18.21,P<0.05)。超重及肥胖学生对“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知晓率较BMI正常及消瘦的学生低(χ2=17.34,P<0.05)。

2.4 营养态度情况 被调查学生中,99.4%认为膳食平衡与健康密切相关,96.6%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有影响,76.2%喜欢上营养学相关课程,73.9%愿意了解课程以外的营养知识,51.2%会关注膳食制度,58.3%愿意改变不良饮食爱好,56.0%会放弃食用对身体有害的食物,20.1%会根据营养价值选择食物。男生营养态度均分为(15.4±3.6)分,女生为(16.6±2.6)分,男女生间营养态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P<0.05)。

2.5 饮食行为情况 研究对象中每天进餐次数达到3次的有76.1%,不吃早餐的有8.6%,不吃晚餐的有15.3%,不同BMI学生就餐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19.8%的学生认为自己口味比较咸,不同性别、户籍及BMI学生的口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44.96%的学生近一周饮用碳酸饮料的次数不超过3次,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48.6%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47.3%的学生点外卖和学校食堂各半。

从膳食结构来看,每周吃粗粮次数小于3次的占81.8%;水果、牛奶、鱼虾类的摄入普遍较少,每周摄入超过3次的比例为36.5%、29.2%、10.5%。超重或肥胖学生豆类、绿叶蔬菜的摄入频率较正常BMI学生少,消瘦学生肉类摄入比例比超重或肥胖、正常BMI学生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学生粗粮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重或肥胖组与正常组相比,每周摄入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3,P<0.05)。见表2。

表2 不同BMI水平调查对象1周饮食行为[n(%)]

3 讨论

高职医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膳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不但会对自己健康产生影响,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会影响更多的服务人群。健康教育KAP模型认为,行为的改变是获得知识、产生信念(态度) 、形成行为的连续过程,提高教育对象的营养知识水平可以引导其采取正确的饮食行为[4]。

调查显示,高职医学生存在消瘦及肥胖的问题,女生消瘦检出率较高,男生超重或肥胖比例高,这与既往的大学生BMI分级研究一致[5]。BMI是判断体型及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受环境、遗传、运动等方面的影响,其与饮食行为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本文对高职医学生进行饮食知、信、行调查,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47.3%的学生通过点外卖解决一半的就餐,尽管学校开设营养选修课,但依然有23.9%的学生不能保证三餐膳食制度,主食摄入量达标的仅57.6%。鱼虾畜肉、牛奶的摄入及水果摄入次数均未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基本要求,而经济可能并不是影响食物选择的主要原因[5]。

研究显示,相对非医学专业,医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程度较好[6],女生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营养态度好于男生,这与女生的学习态度及习惯有关;不同BMI学生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营养态度无差别,但在饮食行为上存在差异。超重或肥胖学生豆类、蔬菜摄入量少于正常及消瘦学生;消瘦学生肉类、水果的摄入频次小于正常、超重或肥胖学生;学生选择吃粗粮的次数与某本科院校比,相对较少[6],超重或肥胖学生选择粗粮比例多于正常体型学生。研究显示,大学生营养知识与BMI呈现负相关性[7],与饮食行为呈正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也证实饮食行为与BMI有关,但营养知识与态度对BMI没有影响,这与邱烈峰等[8]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高职类医学生营养知识素养较高,对营养的态度较积极,但在饮食行为上并没有良好表现,如优质蛋白质食物、水果、粗粮摄入量不足,对大学生开展营养教育任重道远,从接受饮食信息到转变饮食习惯要经过信念确立和转变的过程,营养宣教与干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猜你喜欢
知晓率医学生态度
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上海市某区交通警察健康知识及相关行为调查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