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临床效果

2021-03-04 10:32王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免疫检测免疫吸附初筛

王旭

随着人们对于艾滋病研究的不断重视以及相关研究工作的逐步开展,对艾滋病检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HIV检验中的应用技术类型也越来越多,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均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HIV感染检测技术[1],但是以上两种检测方式在实际实施中的操作以及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区别[2],明确不同检测技术的优劣特征,对于其后期推广工作的开展以及针对性的改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院就选取了1200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使用以上两种检测方式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送检的12000例患者的血液样本,其中女8653例,男3347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0.74±3.65)岁。所有血清样本均在无菌要求下进行采集,且采集完成之后均按照检验要求进行低温保存。

1.2 方法

1.2.1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使用生物抗生素抗HIV标单克隆抗体辅助被检测血液样本进行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孵育,完成之后将该复合物之中的磁性粒子进行收集,之后充分冲洗,并将该孵育组织中未能进行反应的杂质完全清除干净。将收集好的磁性粒子与HIV抗体进行特异性反应,该反应完成之后重复上述收集磁性粒子以及杂质去除工作。之后在所收集的磁性粒子中加入发光底物,充分混合处理,确保磁性粒子之间的完全分散,使用清洗液处理之后对发光感强度进行检验,从而判断血液样本的HIV cutoff值。

1.2.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将血液样本从冰箱内取出之后进行连续5 min的离心处理,离心时速度控制在800 r/min,完成之后取上层清液进行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及MK3型酶标仪器进行相应的检验以及分析,按照相关操作要求以及标准进行样本的放置和检测试剂的选择,并使用计算机吸光度值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和观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上机初筛结果、阳性确诊例数以及诊断准确率。阳性判断标准:电化学发光免疫法A≥cutoff数值表示呈阳性,A<cutoff数值表示呈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吸光度临界值为1,如果>1则判断为阳性,如结果小于<1则判断为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法上机初筛结果与诊断准确率对比12000份样本,经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初筛阳性30例,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初筛阳性35例。两种检测方法初筛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6,P=0.535>0.05)。经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诊断准确30例,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诊断准确30例。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准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1>0.05)。

2.2 两种检测方法初筛结果分析 12000份样本,经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临界值处于150~220的阳性患者最多,共计20例,占比66.67%;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不同吸光值与临界值的比值处于1.35~1.80的阳性患者最多,共计19例,占比63.33%。见表1。

表1 两种检测方法初筛结果分析[n(%)]

3 讨论

随着艾滋病实验室筛查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以及工作力度的不断增加,艾滋病病毒的检测以及艾滋病病情的监察工作要求也在不断加强,尽早掌握艾滋病患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能够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自身的感染情况[3],尽早为患者制定相适合的治疗方案,进行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控制好艾滋病病毒的发展和传播,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确保社会以及家庭环境的稳定,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医疗目标[4]。HIV便是艾滋病发病的感染源,该类病毒侵入人体之后具有非常久的潜伏期[5],且其传播速度比较快,由于尚无彻底根治措施,对于全世界人类的生命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HIV感染之后如果能够尽早发现,并根据其感染程度进行相应的防控处理,通过药物治疗以及控制传播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其大范围感染情况的发生[6]。因此,加强对于HIV病毒感染情况的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显示[7],大部分患者HIV抗体会终身携带,难以清除,因此血清病毒抗体检测是目前诊断HIV感染的主要方法。

双抗原夹心法检测在国内HIV初筛中的应用时间比较长,但该检测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难度比较大,步骤比较复杂,耗时比较长,需要尽早进行完善和调整。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HIV检测时首先需要对样本进行重复加样以及分离处理,此检测技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步骤比较多,操作比较复杂,加上酶标板自身存在的差异也会对临床检验准确率产生一定的影响[8],每一份样本的整个检验流程需要耗时1~2 h,对于临床诊断的速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其相比,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的应用优势更为显著,其主要通过相关先进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提升检验的速度以及准确率,充分显示了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且本检测技术的实施对于批间误差以及批内误差的预防效果也更好[9],能够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检查,不管是操作技术还是试纸稳定性方面均有所提升,且能够防治人工操作或者其他因素导致不同样本之间出现相互感染的情况,对于检测速度的提升也有所促进,能够提升诊断的窗口期,从而为患者尽早开展干预治疗[10]。

本研究结果中,12000份样本,经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的阳性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检测结果中临界值处于150~220的阳性患者最多,共计20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结果中不同吸光值与临界值的比值处于1.35~1.80的阳性患者最多,共计19例。可见,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法在HIV诊断中的相似度较高,但是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的精准度以及敏感度更高,准确性更为显著,且该方式在封闭流动系统中进行,可以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但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也有一定缺点,例如检测成本较高,临床普及率较低。此外需要注意,任何测试都无法完全排除样品中低浓度抗体存在,因此,对于阴性结果仍存在HIV暴露或感染的可能性,需要再次确诊。

综上所述,在HIV感染情况的检测中,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的准确率及灵敏度更高,在实际检测中的耗时更短,操作难度更小,不管是从临床诊断准确率方面分析,还是从临床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均更有益于临床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免疫检测免疫吸附初筛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牛奶及水样中泰乐菌素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研究
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建泽泻鲨烯合酶原核表达、功能验证及其免疫检测研究
莱克多巴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水产品中的氟苯尼考
免疫吸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进展
优化无偿献血初筛岗位检测流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