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燕南
近年来,为了全面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幼儿园大力推行课程游戏化。课程游戏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需求,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幼儿的生活与教育紧密联系,教育的内容要来自幼儿的生活,教育的方法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观察能力是当前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要注重观察、适当介入、有效指导。教师应深入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思想,努力提升自我水平,让教师观察充分发挥作用。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不是指教师简单地把幼儿园的所有活动都变成游戏,而是教师在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的同时,将游戏理念、精神融入各类活动,如一日活动、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等。在不断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为幼儿创造自由的、自主的活动环境。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的生活,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教师通过观察能够了解幼儿真正的发展水平和内心需要,适时地改造幼儿的活动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发展。
生活与教育相互作用。例如,在小班幼儿餐前洗手环节,教师通过观察发现,虽然平常多次提醒幼儿,当水龙头前面有同伴时,要站在小伙伴的后面,但是由于身心发展的限制,有些幼儿会逐步挪到洗手台前。对此,教师除了通过游戏、儿歌等方法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以外,还可以在地面贴上有趣的标记,促使幼儿有序地排队。教师通过观察发现了小班幼儿有序地在这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运用了儿歌等常见方法,还对洗手的环境进行了一定的改造,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规则。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他们常常通过行动表达自己的需求。陶行知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需要教师放手,让幼儿自主操作。在课程游戏化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观察,走进幼儿,了解幼儿真正的发展需求和感兴趣的事物,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使其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的经验。
观察能力是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教师应理解观察的价值,聚焦幼儿的行为。观察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感知和记录,观察的内容包括幼儿的日常生活行为(喝水、進餐、如厕等)、动作能力、游戏行为、社会行为及语言能力等。观察记录包括对幼儿的行为描述、分析评价、教育建议三个方面,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一)观察记录的要点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时,应提前确定好观察目的,设计观察计划。观察记录的表格应包括观察背景、幼儿的基本情况、观察目的、观察实录、教师分析及下一步计划,其中幼儿的基本情况包括幼儿的姓名、年龄等具体信息。教师可根据观察的内容和目标,让幼儿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下活动。
陶行知先生认为,新教师要有同理心。教师应具备“孩子的心灵”,走进孩子的天地,发现他们潜在的创造力。教师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不掺杂主观判断,进行相对客观的、完整的记录。记录内容不仅要包括观察对象,还要包括观察对象与外界的互动,当时的背景等。例如,教师在观察记录幼儿的洗手过程时发现,小惠走到正在洗手的明明身后,往前挪了几步,走到了洗手台的前面。教师的记录为“小惠好像想看一看明明洗手的过程”,这是教师的一种主观臆断。同时,教师不能使用带有标签性、评价性、表现性、负面性含义之类的词语,如“她平常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等。
(二)观察记录的分析
在观察记录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记录进行整理分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梳理记录,对于幼儿的言行做出合适的解读与评价。通常情况下,一次观察得出的信息不够客观、准确,教师需要进行多次的跟踪观察记录,对幼儿进行更加客观精准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要有依据性,尽量从幼儿的角度,围绕观察目标进行分析。教师也要注意评价角度的多元化,关注幼儿的个别发展和整体发展。例如,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观察幼儿对不同材料的多次使用情况,对幼儿的建构水平进行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要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客观全面地认识幼儿。此外,幼儿的行为受所处环境的影响,教师应结合当时观察的背景,对幼儿进行分析,不能妄下结论。
(三)教育建议
教师基于观察目标,分析观察记录后,应对其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具体可行的建议。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更注重幼儿自主、自由、创造的“做”。
例如,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活动主题是“园区的标志性建筑”。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引导幼儿思考可以搭建哪座建筑、用什么材料搭建等问题,让幼儿自主尝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做是不可分割、一体的,做是其中的核心。”因此,在提出教育建议时,教师应站在幼儿角度,担当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让幼儿自己不断尝试,全身心地投入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介入和指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活动。在幼儿正常进行活动时,教师不应主动介入其中;而当幼儿发生问题、冲突或其他情况时,教师应根据实际状况判断幼儿是否需要帮助。如果幼儿需要帮助,教师要在维护幼儿活动主人身份的前提下,采用不影响幼儿活动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干预。
(一)选择恰当的时机
当幼儿发生冲突、遇到问题或者困难时,教师要在恰当的时机进行介入。但是教师也要注意,如果一发生冲突和问题,教师就选择介入解决,幼儿就失去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机会,容易让幼儿产生依赖心理,导致幼儿一遇到问题就会找教师帮忙。比如,小班幼儿刚入园学习,对大人的依赖性较强,在家遇到问题时会请求家长帮忙解决,在班级里遇到一点小事也会找教师帮忙,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判断。教师需要注意自己能够控制的时间和场所,避免造成不好的后果。
(二)选择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当幼儿产生问题时,教师经常以权威者的身份,直接教导幼儿怎么做。这种做法虽然看似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幼儿遇到的困难,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问题,也违背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以幼儿为主体的要求。小班幼儿处于喜欢模仿他人的阶段,教师如果直接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还是会寻求教师的帮助,不会自己思考,这不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幼儿解决困难,以便活动继续进行。
幼儿的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语言表达、思维等能力都处于发展之中。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以理性的思维方式、客观的态度、合理的方法正确对待幼儿。观察能力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教师应不断学习陶行知的思想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为幼儿提供更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