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策略分析

2021-02-23 12:04贾琳琳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

贾琳琳

摘要:审辩思维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认知方式,借助有效的探究分析方式最终获得合理结论的过程。而审辩思维的培养是一个较为长期的阶段,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引导。帮助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将思维模式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审辩思维能力。同时审辩思维也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加强学生的审辩能力有助于学生学科洞察力的提高,保证历史教学的实践性变革与创新。使相关教学策略更加符合时代特征。因此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向根据当下培养学生审辩思维的重要性以及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的策略展开有效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审辩思维;科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相关的教学标准与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导致较为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很难与当下的时代相接轨,成绩也不再仅仅是考核教学结果与学生的唯一标准。相关的教学教育对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性思维正当其时。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由于相关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需要,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与优化。在当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性思维,也使得学科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实际能力的养成,重视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学科教学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通过收集、整合信息,并在已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与认知得出一定的结论。形成符合自身水平与发展方向的思维节奏,结合教师的引导,不断的深入理解相关历史事件进而保证学科教学的成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也是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独立性,能够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与分析,不断梳理已知信息,产生自己的了解与看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一定的思辨能力。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建立思维基础,培养其对历史学科的认知度与认同感,实现教学输出的完整性传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审辩性思维培养的科学策略

2.1合理设计课堂环节,科学穿插审辩思维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善用生活元素,实现教学环节的丰富。让学生具有更加强烈的代入感,同时也能加深历史学科的生活性,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所学知识分析当下问题,培养自身的審辩思维。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审辩思维融入历史教学课程环节里,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丰富。教师可以借助历史元素切入,创设教学情境,合理组织相关的教学环节。同时放大历史学科的内在特点,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在教学内容环节设计中,教师要体现审辩性思维。同时借助问题环节的有效搭建,将审辩性思维穿插其中,做到两者的有效结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研究与思辨的过程里,制造一定的对冲环节,使相关情境与学生既定认知存在矛盾,进而引导学生思维扩散,提高学生思维活性。也帮助学生通过不断的信息积累与搜寻,构建新的历史知识体系。

例如,在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史料、图表及影视资料,演绎中国文明的起源过程与早期国家诞生的大致脉络与演变特征。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现有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理解相关历史演变的原因。帮助学生建立史料与史实之间存在关系的逻辑认知,初步理解史料能够提供的历史判断凭借,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审辩性思维。教师可以适当的进行相关知识点的研究与扩散,帮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考。既丰富课程内容,同时也能启发学生。在课程环节设计中,教师可以穿插一定的问题环节。通过设置问题进行层次推进,帮助学生,在不同维度上进行不同的历史思考。建立学生的思辨性,从而更加客观有效地分析相关历史事件,保证整体教学成效,也提高学生审辩能力。

2.2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认知,在合理框架下针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审辩性探讨与理解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搭建相关的教学场景或者进行情节重现,让学生充分感知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换位性思考能力。学会特定问题特定分析,将自己置身入相关的背景环境中,摆脱全知视角,以一种具有代入感与体验感的思维逻辑进行相关的历史事件理解认知,使相关史论更加具有真实效用。同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研究性学习模式”或“课题研究性学习模式方法”的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通过设定一定的半开放式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 进行思考研究,得出一定的结论。

例如在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四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把相关的教学知识点转化为一种特定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通过探究式的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思考与研究,并得出一定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产生一定的思维碰撞与观点对冲。从而实现学生审辩性思维的有效培养。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或半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将自己带入问题情境。通过分析相关的史料,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思维逻辑。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有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组织学生整理相关的史料得出自己的结论,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审辩思维的目的。

结束语

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更加符合当下的教学背景,有助于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新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善且科学的教学思维逻辑,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华荣.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审辩思维培养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5):20.

[2]陈辉,郭子其. 研究性学习视域下高中历史问题教学初探[J]. 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0):81-86.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试论高中历史教育的构建模式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谈高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困惑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