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摘要:经历了一个特殊“假期”,基于我们之前在班级中开启的各种“线上云约会”、“线上送祝福”等活动,让我们在线上的互动奠定了基础。在于幼儿的交流互动中,抓住幼儿当下“假期”中最关注的内容——对幼儿园的想念。“老师,我好想你。”“老师,什么时候开学呀?” “老师,我想去幼儿园玩滑滑梯”…… 抓取幼儿的关注点,结合已有经验,开展线上的班本化课程——“云早餐”。
关键词:抓取关注点;主题;班本课程;开展实施
一、活动背景
一场特殊的“假期”,让我们都休息在家,但我们并没有停滞不前,我们利用网络进行了“见面”,在网上“隔空拥抱”,表达大家的想念,对我们小班幼儿上学期已有经验——倒牛奶还进行了“回顾”,让我们的“云早餐”更丰满。
二、目标预设,助开展
对接《指南》,我们依据小班幼儿年龄段已有的经验、能力、水平进行了评估,“云早餐”活动可以发展幼儿什么能力?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这么推荐我们的活动呢?活动后,幼儿又会收获哪些呢?健康领域中指出:“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如倒牛奶、剥鸡蛋等。社会领域中指出:“经常和幼儿一起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如云上约会,让幼儿产生热爱班级,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情绪情感等。有了专业性文件的指导,让我们的活动开展更顺利。
三、经验唤醒,引思考
经验唤醒——利用上学期倒牛奶的视频,引发幼儿对幼儿园点滴活动的回忆,激发幼儿对集体的热爱,对同伴的的思念,时刻为上幼儿园做好准备。
在班级群里,对幼儿休息在家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进行一定的摸底了解,并在活动开启前,了解家长对此活动的参加意愿进行调查。让家长填写表格,并注明可以进行早餐的时间,并且基于幼儿云视频的经验铺垫,可以进行“好友邀约”进行“云早餐”活动。
四、巧用绘本资源,辅助活动进展
活动中,家长们也进行互动,关注到幼儿近期喜欢吃的食物,所以我们进行跟进与调整:利用睡前进行亲子互动,了解幼儿想吃些什么早餐呢?
基于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分析,我們活动中利用绘本资源作为载体,给予一定的经验铺垫,如《早餐,你喜欢吃什么》、《香喷喷的早餐,我要吃》。幼儿根据绘本中早餐的搭配、自己喜欢的早餐,提前跟家长进行预约,开启我们的花样“云早餐”活动啦!
五、早餐故事,与您分享
早餐活动开始啦,在于幼儿共进早餐时,又会发生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呢?
片段一:牛奶准备就绪,现场“云干杯”
为了这次的“云早餐”活动,家长们都给孩子们准备了热牛奶、杯子(容器)进行现场倒牛奶啦。我们开始倒牛奶啦~~怎么倒呢?“托起牛奶瓶,慢慢倾斜倒入我们的杯子里~都倒满啦,我们要和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干个杯吧!”现场稚嫩的童声,端起杯子一起隔空云干杯啦!
片段二:早餐介绍,引食欲
对接《指南》,语言领域发展目标,小班幼儿能在成人的提醒下使用恰当的礼貌用语;能口齿清楚地介绍自己的早餐内容。
“香喷喷的早餐,所富含超级多的营养呢!看来听听我今天吃什么早餐呢?”“有玉米、鸡蛋、面包,加上牛奶。”
活动中,每位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早餐的介绍,虽然是在云视频中,幼儿还是能够耐心倾听他人的讲话,用丰富好听的词语来介绍,语言的发展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片段三:餐后绘本,助消化
在幼儿的进餐活动中,发现有幼儿喜欢吃一种食物,拼命吃很多;也有幼儿吃吃这种食物换另一种等情况,所以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做呢?在餐后活动中,利用有效的绘本资源《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的绘本,跟孩子一起分享。
第一次的“云早餐”活动结束了,对于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也进行交流沟通:活动中的资源抓取、问题的及时更进等等,为后期的活动积累经验。
六、规划调整,再次约会
在第一次“云早餐”约会后,我们对第二次活动的进行调整,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梳理讨论,为后期的云早餐提前构思,例如:
(1)能否加入幼儿喜欢吃的食物,可以尝试让幼儿利用涂鸦的方式进行画出来,做成“我的早餐计划书”?——《指南》中也指出,小班幼儿喜欢涂涂画画表达一定的意思,如“我的早餐我做主”。
(2)加入一些剥鸡蛋活动,不仅是在营养方面得到补充,还锻炼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提升——《指南》中健康领域指出,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者参与家务活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如怎么剥鸡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
(3)在语言讲述方面,再大胆一些,可以增加同伴之间的互动性,使得幼幼之间的互动更灵动,增加幼儿参与活动的趣味性,体验同伴间沟通的乐趣。
云上的约会、云上的早餐等这一系列的活动都离不开幼儿,教师需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幼儿关注的点,更进幼儿开展的内容,生发属于自己班级的班本化课程,细致、深入地挖掘资源,巧妙利用绘本、家长等资源进行互动,让班级文化更精进、更富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