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君
摘要:识字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果在幼儿园的过程中,幼儿教师方法掌握的好,幼儿的识字量会有飞速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针对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幼儿学习识字的兴趣。本文通过研究幼儿园识字的方法,探讨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策略,为幼儿教师教授幼儿识字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幼儿园;识字;教学;效率;方法
汉字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重要的精神财富,识字又是学习生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但是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幼儿没有兴趣也是正常的,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对于运动的东西比如游戏充满了兴趣,坐不住、好动、对于未知的东西充满好奇,但是容易三分钟热度。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和形式,将幼儿对于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這样才能让幼儿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一、利用联想来识字
识字的过程比较单调也比较枯燥,这个性质导致幼儿对于识字的状态不积极,是被动的,在被动状态下,识字的效率会非常低,所以在起步阶段,就要让幼儿对识字产生非常大的兴趣,为以后的识字教学打下基础。
比如可以利用想象力来进行识字练习,识字就要先学习汉字的由来,首先将要学习的字,利用多媒体进行投屏,将汉字的演变史进行播放,比如简单的“人、火、山”等,利用象形字的趣味性将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出来,再通过联想将汉字赋予一些特殊的意义,比如“禾”像个女孩穿个小裙子,或者赋予情景,比如“旦”就是日出地平线,有了早晨的意思。也可以将这个过程让幼儿来完成,学习汉字时,开动脑筋,让他们想办法去给这些汉字一些意义,或者利用组词的方式来联想,通过和一个熟字组在一起,引起联想,看见这个字就想起那个熟字,它俩是一组的,这种方式属于常用词联想。幼儿的年龄小,他们的记忆属于记得快、忘得也快的状态,当识字的过程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对汉字有了属于自己的思考,就会有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避免学了就忘的结果,对识字也就有了学习兴趣。
二、利用游戏来识字
游戏是幼儿园的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活动,基于幼儿园幼儿的年龄特点,游戏具有它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对于在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活动中,游戏是当之无愧的教学手段。对于游戏,幼儿对它的兴趣是十分浓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性,当游戏和识字进行融合,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幼儿园的幼儿虽然不识字,但是他们跟大人一样也有着阅读的欲望,如果能在识字这个阶段进行有效教学,对于以后的阅读也会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对于知识的渴望,设计合理的游戏方式来进行识字教学。
比如,制作一些常用字的字卡,将这些字卡放在活动室一个当做树洞的角落里,当做小松鼠过冬需要准备的“板栗”,请全班幼儿扮作“小松鼠”,而教师则作为“松鼠妈妈”出现,“松鼠妈妈”指挥“小松鼠”去搬运“板栗”回来准备过冬,“小松鼠”按顺序一个接一个去“树洞”里拿取“板栗”,回到“松鼠妈妈”身边告诉妈妈自己的“板栗”念什么,念对了大家要鼓掌鼓励他,念错了大家要帮助他进行改正,这个游戏可以反复进行,拿取字卡时要按照顺序,不能挑选,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拿到的字卡是不一样的字。
三、利用比较来识字
汉字的文化博大精深,幼儿们在汉字的学习中,会遇到很多长得比较像的字,幼儿学习的汉字比较少,这些对他们来说长得像的汉字特别容易认错,幼儿教师要针对这一情况的存在,及时将这些字形差不多的汉字进行区分讲解,将它们进行汇总,利用比较的方式,来加深幼儿们的记忆力。
比如,大和太,大和天,已和己,人和入,咪和眯,渴和喝等,将这些字分别组词,在词组中去区分,将这些容易混淆的字做成字卡,贴在活动室或者区域角的墙上,让幼儿能天天看到的地方,还可以跟游戏结合起来,将这些字做成一个大的骰子,所有幼儿站成一个圈,轮流让幼儿来到中间将骰子向上扔,最后落地时要念出最上面的那个字,念对了大家要掌声鼓励,念错了就要纠正他,并让幼儿进行组词,强化记忆,最后游戏结束时,一次都没有念错的幼儿要奖励一朵小红花。这种方式也能让幼儿对识字产生兴趣感,主动识字。
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也没有哪种方式对哪种方式错,能够引起幼儿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参与进来,那么这种方式对于幼儿就是有效的,是可行的。在幼儿园识字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们的行为、个性特点,将这些长处与识字教学进行结合,鼓励内向的幼儿多多参与进游戏和教学活动中来,引导活泼的孩子帮助内向的幼儿与别的小朋友或者教师进行交流,在游戏过程中,要帮助幼儿们进行多举手多发言,适当根据幼儿们的实际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改进和完善,让幼儿乐于识字,善于识字,恣意徜徉在汉字的海洋。
参考文献:
[1]贾慧.幼儿园语文识字的趣味性教学探索[J].散文百家,2020,(20):142.
[2]王兆娈.浅谈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识字教学[J].考试周刊,2020,(12):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