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阐释学理论视角下的汉译翻译

2021-02-18 20:52张沁雨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傲慢与偏见

张沁雨

摘要: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中达西书信的汉译为例,从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出发,探讨如何深入理解原文,并在四个翻译步骤中适当引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平衡。

关键词:阐释学翻译;翻译四步骤;译者主体性;《傲慢与偏见》

一,引言

翻译是把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可以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正恰如其分地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文字中去。翻译之美在于将美学与翻译相结合。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实现源文本的审美价值。译者作为读者去体验源文本的美,然后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按照翻译的标准进行翻译活动,将源文本作为新的审美对象,最后在译文的读者身上实现源文本的审美价值。本文选取了《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写给伊丽莎白的一封信,这也是一封辩护信。本文在解释学理论的背景下研究了译者主体性的翻译,特别是以乔治·斯坦纳的四阶段理论为代表。本文使用乔治·斯坦纳的四步理论和一些例子来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如何在翻译中体现。

二, 阐释学翻译理论

解释学的翻译理论是从解释学中发展出来的。乔治·斯坦纳在阐释学的基础上提出的翻译四步骤即“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对翻译活动的作用。运用四步骤理论分析英譯本,证实在翻译实践中阐释学的重要性并为其他英译本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新参考。信任、侵入、吸收、补偿这四个步骤之间的关系紧密,相互交叉,且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

三, 阐释学翻译理论在译文中的体现

(一)信任

斯坦纳认为,译者首先必须对原文及其作者有充分的信心。当我们翻译一篇文章的时候,是因为相信原文有价值和有意义。原文中有东西可供人们了解交流,这样的文章值得翻译,因此一切理解活动,即一切翻译活动,必须从信任开始。只有在充分信任原作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行翻译。翻译的第一步是信任,即作者坚信自己选择的目标值得翻译,选择《傲慢与偏见》的原因很明显,因为这部小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侵入

斯坦纳认为翻译是一个目标语言侵入源文本的过程。侵入是对原文的理解,它受到“偏见”的影响和制约。每个译者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译者应该透过语言的表象,深入到原文的内核,将核心的思想抽取出来。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对原文阐释是必须牢牢抓住的,原文的精神是是译者必须把握的关键。

例 1:But I demand it of your justice.[1]

译:可是我要求你心平气和地读读这封信。

如果将这句句译为“但我要求你公正的读读这封信”,把“justice”译为“公正”显得语气强硬,虽然符合达西傲慢的性格,以及想解释这一切的迫切心情,但是也暴露出达西居高临下的态度,很明显这种态度是不利于沟通的。译为“可是我要求你心平气地和读一读这封信”更为恰当,将 “justice”译为“心平气和”并且省去了直译,完整地再现了原文的含义。这样处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和原文,真正传达了原文的含义。

例2:and the other, that I had, in defiance of various claims, in defiance of honour and humanity, ruined the immediate prosperity, and blasted the prospects of Mr. Wickham. Wilfully and wantonly to have thrown off the companion of my youth.......

译:你第二件指责我不顾体面,践踏别人的权益,毁坏了韦翰先生的富贵,破坏了他美好的前途。指责我无情无义,抛弃了自己小时候的朋友。

译文对原文形式和意义的准确再现影响着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作者的语言风格。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叙述是非常具有张力的, 并且从伊丽莎白的指责中感受到她对达西的厌恶。译文采用了多个动词如“指责”、“践踏”、“毁坏”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伊丽莎白的感情色彩,同时也表达出达西对这些莫须有罪名的委屈。

(三)吸收

译者首先要做的是准确理解原文所表达的信息,然后吸收这些信息,最后重新组织语言,以表达原文的意思。吸收,是说前一个步骤所取得的成果。它是将原文的意思和形式移植到译语之中,用译语完整地体现原文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在理解之后的表达阶段,是翻译过程的重心所在。译者在吸收阶段应当看到双语互动的正负作用这一辩证关系,他应该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让原作归化到译语里使读者仿佛不是在读译文而是在读母语。

例3:......the acknowledged favourite of my father, a young man who had scarcely any other dependence than on our patronage, and who had been brought up to expect its exertion......

译:先父生前一直蒙受恩惠,一个无依无靠的青年,从小起就指望我们施恩,我为他反咬一口感到痛心。[2]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是传达中国文化信息的媒介。从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代表中国人性格特征。 这使得文章显得紧凑,朗朗上口。该译文中,使用了三个成语“蒙受恩惠”、“无依无靠”、“反咬一口”简练表达达西先生与威克姆先生之间的纠葛。译文体现出达西的无辜,更反衬出威克姆的小人心性及丑恶嘴脸。

(四)补偿

在翻译的前三个步骤中,译者可能会将自己的理解加入译文之中,或者回避难点,所以真正的翻译应当是寻求平衡,翻译应当提供补偿。这样,译者才能将“忠实”的精神落到实处,才能完成让思想得到历时与共时的交流和保存的任务。下面给出一些例子来说明。

例4:I had not been long in Hertfordshire, before I saw, in common with others, that Bingley preferred your eldest sister to any other young woman in the country.

译:我到哈福德郡(英国英格兰东部的郡)不久,就和别人一样,看出了彬格莱先生在当地所有的少女中对令姐有好感。

“Hertfordshire”这个地名对中国的读者来说是陌生的。在译文当中, 译者通过加注的办法告知了读者它的所属国和具体位置,这样就使得中国读者对这个地点在空间上就有了清晰的认知。

四, 阐释学理论视角下实现译文和原文平衡

(一)深入理解原文信息

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原作者、原文本、译者、译文、读者。这些都是会对翻译结果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笔者译文有些地方逐字翻译,用词不准,其中仍然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例1:Your superior knowledge of your sister must make the latter probable.

译:你对令姐非常了解。

例1中的“非常了解”对原文进行了省译。笔者的译文“你对令姐非常了解”对原文的理解有出入,而且没有表现出原文的准确含义,使读者不能产生共情。

例2:His sisters' uneasiness had been equally excited with my own; our coincidence of feeling was soon discovered; and, alike sensible that no time was to be lost in detaching their brother, we shortly resolved on joining him directly in London.

译:彬格莱的姐姐跟我一样,对这件事感觉都不太好。我们很快就发现双方意见一致,我们也同样意识到让彬格莱离开刻不容缓,所以很快就决定赶去伦敦和他会和。

例2前半句翻译成“对这件事感觉都不太好”没有译出原文的准确含义,不能体现出不安的情绪。“uneasiness”没有译出,应译为“彬格莱的姐姐跟我一样,对这件事深感不安”简单明了,没有按照原文的句式进行字对字的翻译。后半句“让彬格莱离开刻不容缓,所以很快就决定赶去伦敦和他会和”出现理解错误,对“detach”一词翻译不当导致译文与原文意思相去甚远。“所以很快就决定赶去伦敦和他会和”略有累赘,不够简洁,改为“于是决定立刻动身”更贴合原文意思。在翻译原文时,不能只采用归化的方式。只有异化和归化的结合才能被灵活运用。这是让读者易于理解原文的翻译的方法,而不至于刻板地字对字翻译或局限于原文的形式。

翻译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也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跨地域的文化沟通和交流过程。[3]有时似乎觉得看懂了原文,但翻译起来还是不知如何下手,究其原因,可能仍是未能真正理解原文。在这种情况下,若勉强去译,便会采取机械的办法,逐字翻译,许多误译就是这样产生的。译本中的误译对我们的翻译工作也有警示作用,我们在将原文译为另一种语言时,不能只想到自己最熟悉的那个含义,而要充分利用上下文,依靠能够获得的相关信息,判断出词的确切含义。对原文信息的理解一开始以信任为基础,然后贯通侵入、吸收和补偿三个环节。译者须避免完全按照字面意思,切忌忘文生意。译者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经历大多与原作者不同,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弥补自己对背景知识的欠缺和不足。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为翻译和原文的平衡创造基础。

(二)正确发挥译者主体性

在四个阶段的翻译过程中,通过译者的参与,对原文的含义进行解释。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信任原作,渗透和吸收其核心,突破文化障碍,深化原作的信息,有效地弥补原作的信息。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译者为解释原文而选择的翻译策略。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传播,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心理活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一个读者,他打算用他或她的特定理解来理解源文本,这最终将决定他或她的翻译选择。在这一部分中,将分析译者主体性关键影响因素,即译者的翻译思想。

例1: the want of connection could not be so great an evil to my friend as to me.

译:和我一样,是否门当户对,我朋友并不那么重视。

例1中的connection原意是关系、亲戚的意思,但是逐字搬到译文中会让目标读者不知所云,难以产生共鸣。将其译为 ”门当户对“能呼应上下文。不局限于原作的形式和字面意思。选词因具体情况而异,可能会改变翻译的词序和风格,以便更好传达源文本的艺术观念和精神。

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主观因素,译者总会涉入翻译的过程中。虽然已经承认翻译活动涉及作者,读者和译者的角色,但译者主体性的定义没有达成共识。然而,人们普遍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许多学者都对译者主体性的定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许钧认为,“译者的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行为中有意识地揭示的自我意识和创造力”。屠国元将译者的主体性定义为:“译者的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的影响,以满足目标语言的文化需求”。[4]这种主观能动性具有自主性,主观能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五,结束语

本文利用斯坦纳的翻译解释学理论,探讨了翻译和原文如何在翻译理论的四个步骤中得到调和。翻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可避免地给译者的翻译留下了空白,但这种空白可以通过译者的努力得到弥补。本文认为,译者应整合翻译的四个步骤,准确理解源文本的信息,正确再现源文本的内容;译者应适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选择符合原文的翻译策略;译者还应适当平衡,进一步平衡译文和源文本,为目标语的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Austin,J.Pride and Prejudice[M].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2]奧斯丁.傲慢与偏见,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6

[3]翻译新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思果著,2001

[4]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J].中国翻译,2003(6):16-19.

[5]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M].译林出版社,许钧著,2001

[6]西风.阐释学翻译观在中国的阐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56-60.

[7]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刘军平,2009

[8]魏琪琪.浅谈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下如何平衡译文[J].海外英语,2020(9):199-200

[9]庄绎传.翻译漫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34-240.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傲慢与偏见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傲慢与偏见》中语言特色分析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