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的趣味性

2021-02-09 06:46黄晓敏
黑河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主体性兴趣

黄晓敏

[摘 要]幼儿时期正处在一个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年龄段,对美术活动非常喜爱。由于目前幼儿园美术教学教师专业水平低、教育教学设备不足、家长的意识不高等问题,使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单一化、模式化,失去了美术应有的趣味和活力,导致很多幼儿失去了美术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活动;兴趣;主体性

幼儿美术创作的过程是幼儿心理活动的反映、个性的表现,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鼓励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教育的对象是人,人需要尊重,幼儿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幼儿的主体地位,给幼儿支持和鼓励。

一、设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

教师在制定活动目标时,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美术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能力对美术活动设定适宜的目标,既不能过难,让幼儿产生畏惧心理;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幼儿觉得没有挑战性。要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所设目标要具体详细,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

小班粘土活动《棒棒糖》

原活动目标:

1.学习用粘土抟圆的技能,认识多种颜色。

2.养成良好的美工常规习惯。

3.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粘土的快乐。

修改后的活动目标:

1.尝试用粘土抟圆,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适量取放粘土,整理桌面垃圾。

3.愿意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设定目标时要从幼儿的角度去制定目标,目标要具体、明了,能够提升幼儿的某一技能,发展幼儿的某一能力,引导幼儿在自主的氛围中自由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制定目标时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注重活动目标的整合性,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设计丰富的活动内容

幼儿美术活动的内容依据活动目标来设计,符合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幼儿美术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部分,这些活动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一)以故事情境为背景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教师设计的故事情境要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时要有难易之分,要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可选择有代表性的绘本故事,或动画情境。如: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时可选择绘本故事《小老鼠学画画》、动画片《小猪佩琦》等。其简单的情节,清晰的线条,鲜明的颜色都是小班幼儿所喜爱的。在绘本故事《小老鼠学画画》中,第一课时感受绘本故事,孩子们认识了其中的颜色红、黄、绿、蓝、紫,并用这些颜色画出物品,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黄黄的香蕉、红红的灯笼、绿绿的黄瓜等,有效地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课时,孩子们穿上小画衣,挥起小画笔,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创作,有的幼儿调皮地说:“我是红色的小老鼠,我要画一个红红的大苹果。”这样,整个活动中孩子们以绘本故事为引导,并将生活经验融入其中,既能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又能发展他们的社会性情感。

(二)以游戏情境为背景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游戏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催化剂,只要是跟游戏有关系的活动孩子们都会乐此不疲。因此,将美术活动设计成游戏,能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如:小班《奇妙的蔬菜》活动中,笔者准备了芹菜根、胡萝卜根、白菜根、莲藕段进行印画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兴趣点,笔者将本次印画活动游戏化,“会跳舞的蔬菜宝宝在雪地里印出了漂亮的小脚印,我们也来试试吧,看看谁的蔬菜宝宝的小脚印最美丽”。孩子们拿起各种蔬菜根蘸上五颜六色的颜料,在雪白的画纸上快乐地创作着。活动后感觉孩子们意犹未尽,于是笔者又设计了一次活动《快乐的小脚丫》:在地面上铺了一张巨大的白纸,准备各色颜料,引导幼儿脱掉鞋子、袜子,像会跳舞的蔬菜宝宝一样,在雪白的雪地上自由快乐地印画。活动中教师没有过多参与,这样可以有效的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后,孩子们自己洗脚、擦脚、倒水,有效的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服务意识。这样的活动没有教师的干涉,没有过多的要求,孩子们怎么会不喜欢。

(三)以科学想象为背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探索欲望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选择幼儿熟悉的科学常识或科学现象,创造一个想象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表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小班艺术领域的目标提到:“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容易被自然界中的鸟鸣、风声、雨声等好听的声音所吸引。”在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中,笔者设计了《星空》这一活动,第一课时以艺术欣赏为主,出示了关于星空的圖片和视频,帮助幼儿了解地球以外的星球,引导幼儿了解自然星空的特点。第二课时以幼儿的艺术表现为主,欣赏了梵高的作品《星空》,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大胆创想、自由表达。当拿起画笔时,成成却不知从何画起,大声说:“老师,我不会画!”作为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笔者没有给幼儿准备示范画,因为那样会限制幼儿想象和创作,于是笔者耐心地引导:“成成,你想一想星空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成成说:“是深深的蓝色,还有星星。”于是选择了普蓝色和湖蓝色,在我的鼓励下,不一会成成便画出了大片星空。“星空中还缺少什么呢?”“是星星!”“那星星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怎么来画星星呢?”“黄色、白色”。“那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画星星呢?”成成有些为难了,于是我拿出了小牙刷对成成说:“你可以试试我们学过的牙刷刮画。”在我引导和鼓励下,成成的《星空》完成了,他自豪地举起自己的作品让大家欣赏。在面对不同幼儿的不同表现时,教师最应该做的就是支持与鼓励,告诉幼儿“你能行!你还可以做的更好!”我们要做的就是蹲下身来,耐心等待。

三、进行有效的欣赏与评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在美术活动的欣赏与评价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倾听,并且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引导幼儿说完整话。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亦不能以“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的标准来评价,教师要在孩子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捕捉到其作品的亮点,创意的独特,并且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引导,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一)面向全体幼儿进行集体评价

集体评价即面向全体幼儿,让所有孩子都有观察、学习好的作品的机会。在小班美术活动《奇妙的海底世界》评价过程中,笔者将幼儿的作品粘贴到展板上,变成一片大海,并将小鱼送回家。让幼儿感受到部分变成整体的过程,从而引导他们主动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到海的宽阔与博大,通过亲自动手变出小鱼,感受到海洋生物的繁多和海底世界的神秘。

(二)面向个别幼儿进行个体评价

美术活动中,个体评价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近期心理活动状态等。如《我心目中的爸爸》这一活动,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爸爸的形象,有的爸爸头很大,有的爸爸手很大,有的爸爸腿很长……经过交谈,孩子们告诉我因为爸爸很聪明,所以头很大;因为爸爸力气很大,所以手很大;还有的孩子希望爸爸跑得最快,能第一个来幼儿园接她回家,所以腿很长。然而,果果的画却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她把画拿到我的面前,我看到上面一团团黑黑的乱线,当时我心里一惊,随即平静下来,想要听一听她的想法。果果说:“爸爸总是在家里抽烟,那么多的烟都把爸爸的脸挡住了,那味道难闻,我一点也不喜欢。”听了果果的讲述,我知道她是用黑黑的乱线来表示爸爸抽烟所冒出黑烟,同时也表达她自己的心理状态,对于爸爸的这种行为她很不开心,也很不喜欢。在面对幼儿做个体作品评价时,教师不仅要看孩子画了什么,更要听孩子们说了什么。

想要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就要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在美工區域中投放丰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操作,在注重幼儿主体性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和社会性情感,从而有效地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静.浅谈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教育与管理研究,2012,(03).

[2]单媛媛.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策略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2).

(责任编辑 武之华)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主体性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