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2016-12-06 14:44李真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6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创造力幼儿园

李真真

摘 要: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美术活动中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要注重美术活动的趣味性;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创作源泉和多元化、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要注意指导评价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注意保护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从而为幼儿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 美术活动 创造力

美术是儿童的一种语言,是儿童自我表达的一种工具。尤其是绘画,更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内心意愿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孩子们都愿意用“涂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这几乎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传统的美术教育活动“重技法轻创造、重结果轻过程”,结果导致幼儿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创造力得不到发展。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呢?通过在实践中的尝试和探索,得到以下启示:

一、注重美术活动的趣味性

任何成功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和学习意愿之上。只有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他们才会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然后教师再根据其兴奋点,因势利导,适时点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以新激趣。新奇的东西往往激起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教师要充分挖掘教育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在“会变的颜色”的活动中,将盛有清水的玻璃瓶中,先滴上一种颜色,颜色随之在水中开出绮丽的花朵,幼儿的兴趣顿生,再滴上另一种颜色,于是瓶中出现了奇妙的变化,变成了另外一种色彩。幼儿觉得很新奇,很好玩,随之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2.以美激趣。“美”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更具有优势。“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活动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幼儿的审美意识、审美需要和审美潜能,让他们体验美的感受,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如:在“印染丝巾”的活动中,教师将各种漂亮的丝巾布置成“丝巾超市”,引导幼儿欣赏,并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的形式美,体验审美愉悦,并引导幼儿将表现的热情转化为主动参与活动的推动力,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3.以趣唤趣。游戏、故事都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把美术活动的内容设计成故事情节或游戏形式,使幼儿在趣味盎然中焕发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例如:在小班“认识色彩”的活动中,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游戏“彩色的小手”、“彩色的小脚丫”,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但了解了各种颜色的名称,还学会了印画的一些技能。

二、提供丰富的创作源泉

美术作品是对现实的再创造,假如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作为创造基础,创造便成了无源之水。中国古代画论中曾有“取尽奇峰打草稿”的说法,也就是说明表象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帮助幼儿积累表象激发创造的方式主要有:

1.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出示与主题相关的各类优秀艺术作品。出示的作品要广泛,可以从古到今,从东到西;还要注意选取贴近生活、幼儿易理解、感兴趣的作品让幼儿欣赏,对幼儿进行激发感染,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冲动,产生创作欲望,使他们不仅在欣赏佳作中接受了美的熏陶,扩大了视野,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其自身的创作积极性,引发联想,开启了创造之门。

2.投放相关的主题素材

围绕主题收集相关的实物、图片、幻灯片、影视作品等,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并注意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新奇、细微的变化。如:在制作“贺卡”时,教师收集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废旧贺卡,装饰、悬挂、粘贴在活动室及走廊的墙壁上,引导幼儿观察、触摸、欣赏,并给幼儿讲解贺卡的由来、各种贺卡的含义。并以此来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欲望,引发幼儿的想象。于是一张张构思新奇、造型独特的贺卡便被孩子们设计出来。

3.利用多彩的自然环境

一位艺术大师说过:“美无处不在,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充分运用幼儿的各种感官和思维进行观察,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接触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但能够帮助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收集创作素材,还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判断能力。

4.借用优秀的文学作品

幼儿的想象力极为丰富,他们认为世界万物皆有灵。他们大胆、浪漫、无拘无束,较少受各种成规戒律的束缚,可以随意联想、拟人、神化,随意“张冠李戴”,也不觉得怪异。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笔者经常收集一些儿歌、故事、散文、歌曲等文艺类作品,并且给幼儿朗诵、讲解,然后再通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进行创作。

三、运用多元的活动材料

1.活动材料多样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应尊重幼儿的个性特征。”幼儿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兴趣爱好就不相同,对事物的喜好就不一样。活动中投入相同的活动材料,很显然,就不可能符合每个人的“口味”。因此,为幼儿准备的活动材料要多种多样,才能满足不同个性幼儿的需要。面对不同的活动材料,幼儿会产生不同的想象,也就会引发不同的创造。

2.活动材料多层次。幼儿的智力因素和教养方式不尽相同,以致现有的发展水平就不一样。活动目标一刀切,就会造成“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现象,因此,投放活动材料还需多层次,以供不同能力的幼儿选择。注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并通过教师的引导性启发,帮助幼儿拓展思路。

四、使用积极的评价方法

对幼儿的美术作品的评价,要重其意,而不苛求其形;要重其趣,而不苛求其法。这就是说对作品的评判,注重作品的涵义,而不去追求形象逼真;注重作品的稚趣,而不去追求技能技法。

1.作品解读法。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首要作用在于体会儿童图画的内涵,解读儿童的心灵,以此来调整下一步教育的内容、方向、方式和方法。教师以启发、提示、引导、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以此作为理解作品、解读心灵的重要途径,避免以个人的理解和喜好作为评判的标准。

2.过程助推法。教师的评价应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它能够为孩子打开一扇窗,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来自由发挥。注重幼儿对活动过程参与、创造的积极性,而不要指向活动的结果。

幼儿的作品稚拙、天真、清新、真实,真所谓“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甚至是许多艺术大师追求的境界。在这几年的幼儿美术活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是知识技能的训练,而是启发孩子自主表现、大胆创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孩子们不可能个个都成长为艺术家,但他们每一个人都会因自己所具有的创造性而一生受益无穷。所以创造性的发挥应是幼儿期美术活动的主线。只有遵循这样的教育原则,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创造能力才能在幼儿时期得到挖掘和培养。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创造力幼儿园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爱“上”幼儿园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能力发展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