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之我见

2021-02-09 06:46苏月霞
黑河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应用能力信息技术

苏月霞

[摘 要]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在学以致用中实现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高效融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效融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刚刚提出,一些教师便产生了畏难和抗拒心理,在本就忙碌的日常教学中产生了些焦虑。当放平心态,真正接触了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尤其是“相识”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由陌生到熟悉,由厌烦到喜爱,实现课堂教学與信息技术高效融合呢?

一、抓住心理,明确导向

一些教师习惯常态化的教学模式,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尤其不愿意去了解更新换代特别快的各种平台、各种软件和相关的信息知识。每当接收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任务时,一些教师都会眉头紧皱,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莫名的抵触感,嘴上常常抱怨:“能用PPT上课,丰富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我们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各种教学辅助软件和平台真是多,刚刚提倡用这款教学软件,还没等弄清楚相关知识,又出现了新的学习操作平台。”教学一线的教师的确很辛苦,但这一职业有其特殊性,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相关人员要充分抓住教师的心理,帮助教师解读学习相关的文件,将专业术语和硬性指标转化为教师能接受和理解的要求,再适当地引导、消除畏难情绪,树立团队意识,互帮互助,将抽象的理论演变为具体的、可操控的浅显知识,并为教师提供通俗易懂的学习流程示意图或录制一个微视频讲解如何操作某一个平台。把每一个板块的学习任务都给出明确的指向。教师就可以利用闲暇时间根据示意图或视频学习、探讨和操作,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

二、合作探究,共享快乐

(一)兴致盎然,共同提高

新兴的2.0项目,燃起教师强烈的求知欲,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信息技术应用2.0的培训活动。在活动中,建议用心聆听专家讲座,认真记录学习笔记,就讲座中涉及的某一个知识点或存在的困惑,在讲座之后可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学情及教学感悟积极进行探讨,畅所欲言,最好能达成共识。每名教师都可以把自己好的想法或建议发到群里与其他教师共同进行研讨。

在研讨中答疑解惑,提高认知。A5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让年组语文教师达成这样的共识: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重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出课堂讲授内容,并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知识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不是孤立的,在教学时应关注如何让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经验构建新知识,学习新技能,这样不但有助于新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巩固已学知识与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明白道理,学以致用。A5的融合点是要求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集体备《自相矛盾》一课时,主备教师根据A5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指南和评价标准,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导入环节,结合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具体学情、教学内容和技术条件等因素,设计导入环节。利用游戏、小工具和视频,充分调动学生“多觉”感官,激发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授课中,教师运用软件中的课堂活动——选择正确的寓言故事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此基础上,出示游戏中的四字词语,对比中深化这是四字成语,并采用“蒙层”手法揭晓寓言故事成语的定义及特点,达到温故知新的教学目标;最后,播放“矛”“盾”字、图片及字义的视频,引出作者和课题。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设计,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二)共同合作,反复推敲

为高效完成每一个微能力点作业,达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教研时,年级组长带领组内教师详细地解读某一个微能力点考核方案,逐词逐句斟酌,提炼关键点,将专业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句,将条条框框的要求囊括到一个精致的表格中,让教师有抓手,围绕这个抓手,选择某一课或某一知识点按要求进行设计与录制,反复推敲后再确定使用。年组教师成立“信息2.0”群,交流作业书写、课堂教学、录制及上传的要点。操作困难的教师虚心向信息技术操作好的同事请教,在取长补短中确保年组教师顺利完成作业,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高度融合的目标。

(三)锲而不舍,不断收获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让教师有了明确认知,课上使用的PPT不能随随便便选,而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具体学情、技术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或者将几个PPT重新组合,这样才能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教师集思广益,精益求精。每位教师设计好方案,完成录制任务后,组内教师都认真观看,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要落实的微能力点,指出不足。录制“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时,一部分教师在班级用手机完成录制任务,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画面稳定性不够,二是画面不美观。教师通过研讨,想到了解决方案,重新到录播室进行录制,效果很好。在交流探讨中,教师又有了新的想法,如果分屏录制,效果会不会更好呢?于是,未进行录制的教师尝试使用班级录播系统实施教师、学生、白板三屏录制,画面清晰流畅美观,效果特别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不仅让教师收获相关信息知识,提升能力,还能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喜悦,收到精益求精的硕果。

三、学以致用,高效融合

(一)微课辅助教学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微课教学时间较短,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制作简易,实用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针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集中讲解,各个突破。比如,教学《刷子李》一课时,可以结合人物描写习作单元要素和B2微能力点作业要求,录制一节《怎样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的微课,目的是:第一,帮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想想作者是怎样把刷子李这个人物形象写具体的;第二,在习作《形形色色的人》的教学中,可以供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并掌握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及怎样运用人物描写方法把一个人物的特点写具体。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再结合《刷子李》一文,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怎样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事例,怎样运用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和细节刻画等方法将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二)量规评价辅助教学

教学量规是教学的有效辅助措施,能够切实反映出学生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诊断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也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形成积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树立自信心。教学《刷子李》一文时,可以根据单元目标和落实的语文要素及课后习题,制定学习单和本节课的量规表。量规表以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三个项目为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分设二级指标、评价要点和权重值。比如,课前预习主要从字词预习、课文阅读进行评价;课堂表现主要从小组合作、学习单、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课后主要从课后作业情况进行评价等方面设计制定相应的等级,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及时给组内成员进行真实有效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评价和课后作业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评价软件辅助教学

教师通过“学生点评”“班级优化大师”等实施过程性评价,收集过程性评价数据,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点评”功能对学生实施过程性评价,评价可以采用量规设定好的指标随时点评,也可以使用评语点评。教师开展学业评价,每一项评价以点对点的方式发送给学生及家长,充分体现评价的即时性、全面性、激励性和发展性。各学科教师在课堂及课后都能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书写情况进行及时评价。不仅让学生享受着信息技术下的全新教育,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让教师再一次深刻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含义,教师要站在教育教学改革需求的角度,认真学习,努力践行,使教育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真正达到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欣年.多维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

[2]杨婵,黄凤清,刘树海.信息时代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究[J].教育现代化,2020,(10).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应用能力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谈如何提高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应用能力
高中数学课本教学的探索研究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