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玉峰 张强 李长青
[摘要]作为校园主体的教师,如何有效发挥对校园欺凌的干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其危害性,阐述了教师干预的必要性及现实可能性,提出完善校园心理辅导机制,增强教师主动性,创设相应项目课程,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教师干预校园欺凌的具体机制。
[关键词]校园欺凌;教师干预;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21)06-0091-05
校园欺凌是世界范围内教育发展的难题,也是一个普遍发生且引人深思的问题。校园欺凌现象存在于青少年成长的各个阶段,对个体的影响深远且持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校园欺凌不仅会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对个体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對于其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都极为不利。校园欺凌主要是指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校园欺凌的直接受害者是被欺凌者,被欺凌后可能出现攻击、退缩、顺从等行为反应,连续性的欺凌行为还可能造成被欺凌者自信心丧失,致使其产生一系列生理及心理问题。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自身亦可能产生严重危害,如果儿童时期的欺凌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矫正,产生的影响可能会一直持续至成年,这样的个体心理往往也不健康,常常会有情绪调节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甚至有可能导致成年犯罪。如何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目前学者从多重视角提出一些应对校园欺凌的措施,如健全法制保障校园安全,给欺凌者必要的惩戒,给学生安全的生活环境,注重教育引导等。本文旨在从教师干预的视角,探究如何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
一、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危害性
1.校园欺凌的成因
近年来,学者们从学生主观和客观出发对校园欺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探究。在客观因素方面,学者们指出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家庭内部缺乏情感关怀,父母关系欠佳,经常吵架甚至发生家庭暴力,中小学缺乏对学生进行校园欺凌方面的教育、校园本身管理不够全面,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等。在主观因素方面,研究者发现欺凌行为与学生个体性格、青春期特征、个人学习成绩等存在相关性,认为未成年个体法律意识淡薄也是产生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均与校园欺凌密切相关。
2.校园欺凌的危害性
校园欺凌对于欺凌者与被欺凌者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一是欺凌者可能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增加辍学风险。欺凌者的欺凌行为作为一种负面情绪的不恰当发泄,这种宣泄或许源于其在某些方面的劣势,导致其选择通过欺凌的方式来获得内心的平衡与满足。如果这种宣泄倾向得不到及时矫正,久而久之形成其固有的问题应对方式,则会进一步影响其自我身份认同,一旦形成消极的自我身份认同,则会极大增加其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和辍学风险。二是被欺凌者身心可能受到不同程度伤害。被欺凌者作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遭受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及间接欺凌等不同形式的欺凌之后,不仅可能对其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亦可能产生心理适应不良问题,如产生焦虑、抑郁、低自尊、孤独感及自杀观念等。
二、教师干预校园欺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教师干预校园欺凌的必要性
学校是开展青少年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空间,往往也是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场所。首先,教师这一群体具有干预校园欺凌的时间及空间优势,更容易接触到欺凌者与被欺凌者,能够及时察觉学生的心理动向并进行干预,因此从干预的时效性和可行性来说,教师非常有必要介入。其次,教师的干预行为学生更易于接受。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更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观念,教师干预校园欺凌有天然优势。再次,教师是成熟的个体,教师的行为可能会被学生模仿,是一种隐性的课程,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当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学生的行为是冲动而非理性的,这时若教师理性公平的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欺凌的危害性。因此,教师及时有效的干预引导,对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教师干预校园欺凌的可行性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也是校园管理、班级管理的实施者。学校是预防和干预校园欺凌的重要的场所,教师是其中发挥独特作用的群体。首先,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长时间的接触和相互了解,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比较了解,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师生之间的对话,也为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动向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的可能性,使得教师可以在校园欺凌事件的萌芽阶段进行有效干预,及时阻止欺凌事件的发生,维护良好的校园教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其次,教育过程本身也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联系,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师对待客观世界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其个性魅力与学术造诣,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一部分学生甚至可能会因一位自己崇拜的老师而改变自己的学业计划。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发展与个性、社会认知观念形成进行正确的引导,特别是个性及社会性的形成与发展、友谊观的培养,对于预防及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三、建立健全教师干预校园欺凌机制
1.完善校园心理辅导机制
一是构建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完善的校园心理疏导体系,有助于尽早发现可能发生的校园欺凌并予以及时纠正。针对少数出现心理发展问题的学生,在完善的校园心理辅导机制下,还能够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从而起到间接干预校园欺凌的作用。应科学构建提前预防、及时处理与事后有效疏导“三措并举”的校园心理辅导机制,建立学校心理辅导机构,配备校园心理辅导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等,以更好解决学生发展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帮助个体健康发展。
二是完善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的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包括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心理档案管理、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等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密切配合体系,各体系之间相辅相成。其中,心理健康状况测评是形成学生心理档案的前提基础,应依据学生的心理档案数据,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选择心理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进度。唯有完善协同的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是增强被欺凌者的自我保护能力。被欺凌者在面对校园欺凌行为时要有“主动自救预防观念”,不宜采用以暴制暴的极端行为,应提高自我防范与保护意识,如当遭遇到欺凌时应及时将真实情况向教师反映寻求救助。可探索采用头脑风暴法、自信心训练、团体辅导、个案辅导、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班级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同伴交往沟通能力,增强被欺凌者自救能力。
2.增强教师主动性
一是支持教师干预校园欺凌。教师作为校园欺凌干预的关键性群体,其对于校园欺凌的认知和干预态度、干预策略与方法也是决定干预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切实有效干预校园欺凌,必须从管理机制方面进行转变。可探索将校园欺凌干预相关内容与日常教学评价及业绩考核相关联,对积极干预校园欺凌的教师做出鼓励及工作的认定,使教师有热情、有时间和精力、有方法策略来合理实施干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制定有效的团队合作方案,体现团队协作力量。
二是帮助教师掌握系统的干预校园欺凌专业知识。教师成长是从职前到职后很长一段时间连续积累的过程。因此需要在师范生培养阶段和教师岗前培训中,将校园欺凌干预防治的内容纳入其中,促进其增进对校园欺凌的认识,掌握不同类,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可能发生校园欺凌的特点及具体干预策略。特别是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中,可根据具体岗位类型及工作对象的群体性特征,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学习,从理论学习把握、具体案例分析到实践运用操作,做到上岗前心中有对策。对已经在岗的教师(班主任及辅导员)来说,教育主管部门、培训部门及学校可以组织安排分层渐进式培训,根据教师的岗位特性设计具体详尽的培训内容,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学习,让教师掌握有效的应对策略及方法,逐步提升教师应对校园欺凌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实际干预水平,使得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依据所学专业知识提前预判,及时阻止中断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如果欺凌事件已经发生,也能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进行干预。
三是给予教师合理的奖励权。校园欺凌的干预,除了教师应具备惩戒权之外,还应具备奖励权,对于更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的个体,应及时给予与其行为相匹配的激励措施。及时有效的奖励能够激励强化个体的行为,使其之后表现出更多的类似行為,也有利于营造和谐友善的校园心理氛围。同时,与其年龄阶段及心理发展相匹配适时适度的奖励,还能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成为同伴喜爱及效仿的对象,从而带动其他同学,进一步促进和谐友善校园心理环境的营造,减少校园欺凌行为。
3.创设相应项目课程
一是明确课程目标。校园欺凌项目课程,应面对不同的目标对象,在课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特征,制定明确具体且循序渐进的课程目标体系。如认识情绪——觉察情绪——表达情绪——管理情绪——控制冲动,这样一个针对特定群体情绪认知管理的课程目标,才有利于学生控制自我的冲动行为,提高自我的行为管控能力。
二是设置系统科学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和心理发展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课程内容应有所区别,如对于学龄前的儿童,内容相对简单易于理解且与儿童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课程内容应该是儿童所熟悉的;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应根据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发展任务,课程的难度和深度应循序渐进的提升,从而确立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
三是确保课程的实施。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内容,设计不同的情境,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如目前接受范围较广的心理情景剧表演、角色扮演、换位思考等,通过活动的形式,将课程实施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性。围绕课程目标,课程的实施方式还应提倡多样化、生活化,从而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4.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是营造平等、尊重、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并不鼓励积极的自我表达,而是主张“忍一时、退一步”,这种普遍“隐忍”的状态下,少数个性张扬者更有可能成为欺凌者,而内敛隐忍者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平等、尊重、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顺畅的沟通交流,遇到问题冷静、客观面对,亦有助于欺凌事件的减少。应营造平等、尊重、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积极的、友善的、充满希望的交往方式,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我,增加彼此信任。
二是教师平易近人的示范。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是爱与希望,从而激发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产生更多的利他行为,也是减少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重要有利条件。教师需要以一种温情的、充满信任与希望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并将这种方式传达给学生,激励学生自我探索,遇到问题、冲突能够冷静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在不委屈自己、不欺凌他人的前提下,寻求更为平和友善的问题解决方式,并以此形成学生的积极个性,促进其自我认同的发展及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责任编辑 肖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