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涛 王思懿 吴戈 陈小满
[摘要]2020年,中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指出“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丰富,科技服务平台初具规模,科技创新整体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成渝地区科技创新依然存在投入力度不足、协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创新环境仍需完善等诸多挑战。基于此,提出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二是整合两地科技创新资源,形成智能制造优势;三是深化区域协同融合发展,助推创新合作;四是优化成渝地区科技创新环境,激发科创活力等建议。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创新驱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21)06-0023-09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统筹资源建设成都和重庆西部科学城,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提升协同创新能力。从世界范围来看,作为全球创新网络的枢纽节点和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地,科技创新中心在全球创新价值链、产业链等分工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估报告2021》显示,硅谷、纽约一纽瓦克、伦敦、东京、巴黎等全球前5名的科技创新中心,对于区域乃至全球创新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都分布在经济发达和创新要素密集的区域。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广阔、资源丰富、经济体量具有一定规模,是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成渝地区作为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各项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历来是我国战略大后方的核心区域,也是引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引擎,具备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经济基础。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有必要系统审视成渝地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现状、优势、问题以及各项挑战,明确成渝在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开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路径。
一、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与成效
作为20世纪60年代我国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成渝地区的汽车制造、食品加工及化工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成熟。近年来,借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东风,成渝地区陆续培育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及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党的十八大以来,成渝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3.5万亿增长至2019年的7万亿,年均增速10.33%,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2019年,成渝地区经济总量在西部地区占比达34.22%。
此外,成渝地区还拥有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2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1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开展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的平台基础。2021年,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成都以2094万常住人口首次进入我国超大城市行列。成为超大城市,意味着更强的城市吸引力,也意味着更强的辐射带动能力。成都和重庆跻身于全国超大城市之列,充分体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人口优势与潜力。与此同时,利好性政策环境也为成渝地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川和重庆两地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围绕建设成渝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合作(详见表1)。
1.科技创新投入
研发经费投入通常被视为衡量一个地方科研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2020年,四川省研发经费投入为1055.3亿元,跻身全国8个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较2018年同期增长约43.2%,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例为2.17%。相比之下,重庆市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526.8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约28.4%,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例为2.11%。整体来看,成渝地区研发投入增速较快,投入总量日益提升,已经形成以政府、高校、企业相互合作的研发创新投入体系,科技金融生态逐渐完善。
2.科技人才资源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强、科技强,才能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近年来,四川省和重庆市陆续出台各类人才引进计划,如成都“天府高端引智计划”、重庆“鸿雁计划”等,为推动人才强省战略、人才强市行动计划、打造西部创新人才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2020年,四川省技能人才总量已达902万人,较“十二五”末增长25.6%,其中高技能人才174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71万人,较“十二五”末增长约47.1%,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达183.1万人,人才规模居西部前列。相比之下,重庆市的人才资源也相当丰富,截至2020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190万人,较“十二五”末增加50万人;技能人才387万,较“十二五”末增加67万人;五年累计引进优秀紧缺人才5万余人。
3.科技创新主体
近年来,成渝两地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目标指导下,加快培育创新主体,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自2017年起,成都市立足区域条件,产业基础,在全市22个区(市、县)统筹规划建设66个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区,涉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现代农业等,加快建设创新活力强劲和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城市新区。优化调整后的每一个产業功能区,与成都市正在推进城市建设和长远发展的战略核心功能一一对应,有效助力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截至2019年,川渝地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8810家,普通本科院校79所(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10所,“双一流”建设学科若干)。79所本科院校中有55所位于成都和重庆两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几乎全部位于成都和重庆。此外,成都有高新技术企业3113家,重庆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504家。作为国家组织开展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科技创新基地,成渝地区拥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也在逐步上升。
4.科技创新成效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的前提下,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活动产出实现稳步提升,在科研项目、专利和学术论文等方面均表现不俗。以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的西部科学城以及旨在提升科技创新成效的各类科创小镇、科技展示中心等配套设施相继建立并逐步完善。其中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技术等关键行业技术领域领跑全国,并取得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技术突破,如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高温核心部件的研发、可诱导多孔钛人工骨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目前,成渝地区已初步形成“芯、屏、器、核、网”世界级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产能约占全球三分之一。
在科技项目方面,2019年,四川省科技成果登记项目共965项,重庆市科技成果登记数量达1312项,成果水平整体较高。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中,由四川省主持完成的11个获奖项目中有2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重庆市有1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较2018年度实现翻番(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个、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个、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个),在国家科技奖励数量减少、质量标准进一步提高的背景下,川渝的获奖数量保持在全国前列,充分反映了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体现,学术论文也是衡量一个区域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基于Web of Science网站公开论文的统计,成都市和重庆市的学术论文发表数分别为281504篇和120289篇,位列全国第8、19位。从体现科研实力和创新水平的顶级论文数看,成都市和重庆市分别为3249和1202篇,位列全国第10、23位。
此外,发明专利数作为知识产权领域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区域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据统计,2019年四川省申请专利数合计131529项,授权专利数合计82066项,其中最能衡量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9539项,授权量为12053项。同年,重庆市申请专利数合计67271项,授权专利数合计4387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0103项,授权量为6988项。在更能体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上,2019年,成都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5.8件,比上年增长15.2%。重庆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46件,增长15.2%(详见表2),均位于全国各省市前列。
二、成渝地区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目前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且近年来成渝地区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等深层次问题相继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如四川省推进的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庆市实施的科技创新券专项行动等,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激活了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了科技资源支撑创新的效能。但我们仍需意识到,和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城市群相比,成渝两地的科技创新投入强度、科技创新资源、科技服务平台及创新环境、协同创新能力及对经济增长的带动程度等都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9》显示,成渝地区作为长江上游科技创新高地,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重庆和四川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分别排名第7位和第12位,但成渝地区的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0.71分),处于全国第二梯队。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1.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不足,投入结构有待改善
科技创新投入方面,R&D经费投入强度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2019年成都和重庆R&D经费投入分别为871亿元和469.57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87%和1.99%,相比于2018年有所增长。同期,陕西省R&D经费投入584.6亿元虽低于四川,但R&D经费投入强度为2.27%高于成渝地区。成渝地区与北上广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科技创新投入差距更大。
科技创新投入结构方面,作为科技创新的源泉,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对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统计,2019年,四川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5.9%、14.7%、79.4%,重庆市的占比分别为6.0%、9.8%和84.2%。同年,全国基础研究投入的比重也超过6%。但成渝两地部分企业仍存在科技投入不足、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高、模仿创新多、原始创新活动偏少等现象。此外,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科技创新资金和人才等核心要素在区域内的高效配置、有序流动和深度融合。合理配置创新資源,对于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和共享、推动建立起优质高效的创新体系而言意义重大。当前,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因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创新链条上各环节的资金断裂与交叉重复并存。成渝地区科技资源整体存在布局和配置分散、重复建设、资源共享不足等情况,导致成渝地区创新整体效能不强。
2.科技创新资源有待充实
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孕育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要机构数量是衡量区域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尽管成渝地区的科技创新资源在西部地区排名靠前,但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例如,成渝地区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仅相当于长三角城市群的12.5%、京津冀城市群的10%。而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内实验室体系的金字塔尖,代表了较强的科技实力。此外,川渝两地在硬件方面较以往有所改善,但存在增幅不明显的情况,以四川省科技创新平台为例,截至2020年,全省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800余个,但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与2018年度相比无明显变化,仅171个。此外,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火车头”,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区域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力量。《2020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9年,四川省R&D人员总人数为270123人,占比3.79%;重庆市R&D人员总人数为160668人,占比2.25%,与东部省份和部分中部省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同时,成渝地区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科技人才队伍的规模与结构存在不匹配的状况,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领域、重点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不多。以两院院士为例,在川两院院士共有63位,在渝两院院士共有16位,川渝地区顶尖人才队伍规模落后于国内多个省份。
3.协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从跨区域协同看,成渝地处相对偏远的西南地区,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合作还相对较少。从成渝两地内部看,成渝地区内部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其中成都和重庆市主城区具有丰富的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资源,科技和产业资源门类也相对比较齐全,科技创新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其他许多地级市科技创新基础还较为薄弱,科技创新资源供不应求,科技创新能力与竞争力还不强,区域协同创新的引领能力有待增强。同时,成渝两地协同创新格局尚未成形,目前规划建设的“两极一廊多点”创新格局,“两极”即中国西部(成都)、中國西部(重庆)科学城,“一廊”即成渝科技创新走廊,“多点”即成渝地区多个创新功能区和创新节点,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光谷科创大走廊、广深科创走廊等其他城市协同创新走廊相比,在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还需加速进行,明确各个重要区块的功能定位,做好区域内的相互配合,早日形成创新协同合力。
从横向创新主体间的协作现状看,合作效应弱于竞争效应,存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之间协作程度不高、产学研用多元创新主体缺乏内生性合作动力以及协同效果不佳等问题。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加之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准入门槛较高,导致企业参与研发的意愿不高,获利能力不强,阻碍了技术商业化与产业化的进程。而事实上,在科技创新链条中,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因而更加熟悉市场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具备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平台优势,对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和科技发展进步有更直接的推动作用。《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显示,四川省在有研发机构工业企业占工业企业比重、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目前仅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5.6%和48.3%。而重庆市在万名工业企业就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量、有国际市场新产品工业企业占产品创新工业企业比重方面则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2%和56.1%。
三、政策建议
科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则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建设成渝地区科技创新中心,既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实现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应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整合科创资源、深化区域人才协同、优化科创环境等方面破题推进成渝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
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是推动技术进步、实现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成渝地区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虽逐年增强,但与其他城市群如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等相比其在投入力度与投入结构上存在一定差距。为把成渝地区建设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在科技创新投入的总量与力度上做文章,在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总量的基础上增强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进而保障成渝地区科技创新的活力与持续力。此外,成渝地区还应注重科技创新投入结构的优化,调整科技创新经费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间的分配比例,促进科技创新经费合理配置。同时,在经费流向领域上,成渝相关部门还应注重引导,对涉及国计民生的相关研究应大力鼓励与支持,特别是对原创性基础研究、“卡脖子”技术的研究给予充分的资金、政策支持,发挥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为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创造条件。
2.整合两地科技创新资源,加速推动研发机构集聚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城市群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体现为对龙头企业或重大项目的争夺,更重要的是拓展至位于创新链前端的基础研究,以具有开创性的原始创新成果在市场中赢得先发优势。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孕育基础前沿科研成果的创新平台是成渝地区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环节。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方面,要释放已有研发机构的创新活力,开展产业瓶颈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聚焦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共同争取一批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协同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并推动成渝两地共享,争取国家科技研发平台、产业转化项目布局,着力推动创新驱动、体制改革、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另一方面,要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为载体,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统筹推进科研机构和研发平台建设,建立联合实验室,探索合作发展新型研究院,对具有重大创新成果和推动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的一流研发机构,实行“一所一策”的政策支持。同时,加大对创新研发企业、具有重大成长潜力的企业的支持引进力度,围绕成渝地区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领域,设立重大战略专项计划,在科学研究、人才培育过程中明确成果转化的股权激励机制,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3.深化区域人才协同创新,实现科技与人才融合发展
全面实施区域协同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融合发展新机制,既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也是贯彻实施新发展理念的关键环节。成渝地区应持续推动成渝高校在招生就业、培养培训、师生交流、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合作,创新与国内先进地方合作办学模式,创新成渝地区“双一流”高校与其他类型高校合作模式,支持各类实训基地交流合作,共建一批特色教育园区。可探索在成渝西部科学城交汇区域,共建成渝科学技术大学,成为成渝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和提质增效发展的重要平台,聚集科研人才,培养汇集青年人才,打造全国首个区域合作共建大学,实现科技与人才融合发展。此外,成渝还应充分利用作为特大城市的人口优势,协同制定推动区域间人才良性互动合作的长期战略,进一步完善区域人才引进、培养、配置、使用、激励与保障等配套性举措,及时出台高层次人才流动配置政策,打通高层次人才流动渠道,进一步消除高层次人才流动中的区域、部门、行业、身份等限制,携手共建世界级超大城市群,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辐射整个西部地区集聚人才,推动人才协同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
4.改善成渝地区科技创新环境,激发科创活力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是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基础与保障。建设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首先应推进科技创新的硬件环境建设,缺乏高水平的中介平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川渝两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硬件基础设施如实验设备和平台的建设。其次,要加强科技创新的软环境建设,实施积极的创新人才奖励与评价机制,推行以学术代表作、社会影响力、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最后,还应注重科技创新人文环境建设,成渝地区同属历史悠久的巴蜀文化,即以今天四川省和重庆市以及相邻地域在内的、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总汇。巴蜀文化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巴蜀文化在语言、饮食、旅游等方面极具地方特色,具有独立开发、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成渝地区在巴蜀文化的浸润下,充分彰显了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区域交流,并以文化为纽带形成了时间的连续性、空间的延展性和区域的整体性的特点。共同的文化基础有利于成渝两地在政策制定、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交往过程中构建起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区域人才协同发展的可能性。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过程中,可充分融入巴蜀文化,例如最近出台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通过文化建设,吸引更多的创新性人才集聚成渝,共谋发展。
(责任编辑 肖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