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冰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教育发展中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日益得到重视。目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被归纳为文化品格、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四个方面。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思维品质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活动。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环节,单元整体教学属于常见的教学方式,教师将单元内容视为整体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综合化、整体化,从而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品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相关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一直采取 “填鸭式”和单向灌输的授课模式。该模式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但无法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十分重要。
当下,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英语学习仅停留在表面,忽视语言背后的实质内容和文化,很难理解和体会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实用性。而通过培养思维品质,学生可进一步提升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掌握知识模型的建构能力和对知识本质的概括能力;改变以往面对问题时过于依赖老师帮助的习惯,学会主动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在日常学习中对所学英语知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对语言学习更为注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多侧重于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此外,英语知识本身具有的碎片化、分散化特点,也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更注重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很难对之加以思考。因此,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无法有效锻炼思维品质,提升对学科的兴趣。
为有效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要立足于单元内容,突出教学的整体性,有针对性地设计核心教学任务。在目标设计初期,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思维水平及成长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突出思维品质培养,把握单元目标之间的关联性,让教学设计由浅至深、层层递进。以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 “Weloveanimals”为例,该单元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用英语表达各种动物的名称。在教学前,教师先制定整体思维品质培养目标,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观察、分析,归纳重点知识及话题,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然后针对单元内容细分教学任务,让学生对主题文章进行阅读和归纳,总结关键性词语和语法。最后通过素材补充和习题训练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内容的灵活运用。
明确的思维品质培养目标是小学英语的关键性教学导向。教师在设置目标后,应将该目标作为基础对教材内容深入挖掘,作为依托和载体,逐步设计英语教学活动。以三年级下册 “Whereismycar?”为例,在第一课时,可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对话题内容进行初步感知,随后通过习题训练、对话练习和课堂复述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框架,加深印象。第二课时,带领学生观察词组及句式特点,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总结,使其能够在合理的语境中加以应用,由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第三和第四课时,重点突出知识创新和迁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谈论全新话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其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大胆创新、想象。
写作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思维特色,涉及对英语知识的构建,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有较好效果。在英语写作教学初期,教师可选取立意简单、清晰的图文素材,引导学生自主写作。当学生熟悉该方式后,加大难度,每次布置三到四个单词或词组,让学生自行拟定题目并书写,文章中应包含给出的全部单词。教师可选取写作立意新颖、语句通顺、表达较好的英语作文在班级内部进行展示。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单元整体,设置思维品质培养目标。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观察、分析、理解、归纳,从而让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全面发展,为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