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明波
(江苏省连云港市黑林中学 222122)
伴随新课改理念的推进,教育领域中出现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留白”即为一项别具新意的教学理念,针对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而言具备重要意义,而物理探究性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科学精神的重要方式,要求教师需加以重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二者的有机融合.本文即围绕“留白”在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策略展开探讨.
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应用“留白”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首先为可同初中物理学科特点相契合.分析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特点发现,此学科同其他学科相较而言,学习难度更高,所涉及的知识也更为抽象,学生仅通过教师理论知识传授的方式难以对物理知识加以掌握,因此,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时,可借助留白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活动,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掌握物理知识,从而对物理知识形成更为深层次的了解,还可有助于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其次为可同教师及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相符.新课改教学背景下,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均提出较高要求.教师将留白应用至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此教学方式价值的充分发挥,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设置的教学情境、所提出的教学问题需带有一定启发性,此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而此教学活动中,需学生积极参与,结合教师所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自主思考,此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知识探究能力均提出较高要求.此种教学背景下,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能力势必得以提升,可满足新课改下对师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此外,物理探究性实验作为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需加以重视.物理探究性实验即指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借助教师的指导,经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观察、实验活动展开等过程,获取物理知识,实现自身物理学科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此种物理探究同科学探究存在一定差异,将学习作为主要目的,为已有科学成果的“再发现”,学生借助此方式还可实现自身良好科学态度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重视留白教学模式的应用,将此教学理念同探究性物理实验相融合,可于引导学生深刻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推动学生探究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也可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1.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应用“留白”概念时,可借助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促使学生可借助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展开,探究物理知识掌握物理规律.此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问题的提出还可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促使学生可积极参与至物理实验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学生自己的情感、学习注意力均集中至问题中,此即为推动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应用问题教学法,实现学生思维的激活,还可有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强化学生物理知识探究兴趣.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时,教师便可展开设计如下实验,教师利用一部手机向另一部手机打电话,此时,另一部手机的来电铃声响起,随后,教师将一部手机放置在玻璃罩中,再拨打此部手机,此时,学生可观察到,手机屏幕上出现来电显示,但无法接收到铃声.此时,教师便可向学生提问,将手机放入玻璃罩内后,为什么听不到声音呢?教师在问题提出后不可将答案直接告知学生,应向学生提供空白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展开思考及探究活动,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并未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将结论直接告知学生,则学生多处于知识的被动接收状态中,学生并未经自身的探究、思考,不仅无法对物理知识加以掌握外,同时学生学习思维将会固化,降低学生物理学科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2.重视学生独特思路,推动学生思维发展
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通常会发现,某位针对某物理知识或物理现象存在自身独特的想法、思路,实际上,学生所产生的想法、思路虽正确性难以保证,但教师针对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应加以鼓励,教师不可急于评判学生想法、思路的正确与否,而是应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空白时间,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教师此种教学方式主要具备如下两方面原因,其一为伴随新课改持续推进,新思路、新观点将会大量出现,教师针对部分新奇的思路、想法也是首次遇到,教师同时也为学习者,若教师针对学生所形成的想法、思路直接加以评判将可能产生判断失误现象,影响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其二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借助空白时间的提供,可促使学生针对物理知识展开深层次思索,实现自身思路的完善,同时还可为其他学生提供思考时间,促使学生可充分发挥自身思维,调动自身创造力.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大气压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将一个空试管放置在酒精灯上方,过一段时间后,将试管倒插入水槽中,此时,将会产生哪些现象,材料中所给出答案为试管中的水面将会升高,此时,有同学指出,试管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将会炸裂,部分学生受到启发后,试管壁中将会产生小水珠,主要原因即为水蒸气在空气中将会产生液化现象.教师并未及时给出评判,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并在实验课中引导学生展开此实验,此也不仅可促使学生深入掌握物理知识,还可为物理探究实验的高效展开创造良好条件.
3.设计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新课改教学理念中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对小组间的交流、探讨、合作加以重视,此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摩擦力内容时,此节课内容中主要涉及滑动摩擦及静摩擦两方面内容,教师为帮助学生对静摩擦、滑动摩擦两者间区别加以掌握,教师便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探究活动,思考周边可应用物理实验中的物品,部分学生演示静摩擦,另一部分学生完成滑动摩擦的演示.随后,教师引导围绕实验现象展开探讨,由此将“相对运动趋势”“相对运动”概念向学生讲述,教师在学生上述两个概念形成认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滑动摩擦、静摩擦二者应如何计算,同时还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时间,让学生对同滑动摩擦、静摩擦相关的因素加以探讨.此种教学方式的采取,便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引导学生对摩擦力大小的相关因素加以探讨时,排除课本中所提出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等因素,教师可向学生提问,还可哪些因素可对摩擦力大小产生影响,部分学生指出,物体移动速度、接触面积大小也会影响摩擦力.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观点完成探究性物理实验的设计,共同制定实验计划.教师同学生共同探讨接触面积大小是否会影响摩擦力时,可借助弹簧拉力器对书本匀速拉动,将此时测力计读数加以记录,随后,将书本展开,再利用弹簧拉力器匀速拉动书本,对此时拉力器读数加以记录,此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空间,引导学生结合实验数据探讨物理现象.此外,教师还应同学生共同展开速度与摩擦力大小间的关系,实验过程中,教师可先利用弹簧拉力器将物体匀速拉动时的读数加以记录,随后,改变速度后,再匀速拉动,对读数加以记录,引导学生围绕实验数据展开探讨,教师借助此种教学方式的展开,则可对学生的观点加以验证,还可帮助学生针对物理知识形成更为深层次的认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现阶段大量新鲜的教学理念出现在教育领域中,身为一线教师,需明确掌握本学科特点,采取适宜的先进教学理念并同有效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将“留白”教学应用至探究性实验中,借此除可为学生充分思考实验现象,展开实验探究提供充足空间外,还可有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