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同步提升

2021-01-28 09:02:29杨晓凤
考试周刊 2021年10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模块。在积极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以读写结合为基础,推动语文教学的有效创新。让学生能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并且不断积累丰富的学习素材。阅读能够为写作提供灵感,写作则是指导阅读的重要依据,在深入推进读写结合的同时,学生文学素养能够得到提升。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小学生语文学习规律与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策略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实施策略

一、 引言

小学语文教育形式的创新能够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现阶段,许多教师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做出了一定的尝试,但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把握不够充分,阅读与写作融合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无法明确学习重点,影响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转变教育思路,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提高教学针对性,让阅读服务与写作,让写作反馈到阅读,凭借形式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阅读教学素材存在局限性

语文课堂本身就是传授文化知识的重要平台。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许多教师忽略了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对教材的依赖度过高,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对阅读教学素材的拓展,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无法得到全面建构,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自2019年初开始,全面使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来,许多教师没有真正扭转对教材的理解与认知,而是对教材过度依赖,只是强调教材中所讲解的语文知识,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对教材过度依赖的情况下,教师并没有做好对阅读教学资源的全面开发,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仅仅依靠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由于阅读教学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在写作方面缺乏灵感,无法将优秀的写作素材应用于实践。

(二)写作训练形式过于单一化

现阶段,许多教师只是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在表达能力方面的成长和锻炼,这就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表现不够积极,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在布置写作任务时,许多教师只是重视写作训练的量,而没有真正考虑到质的提升。希望通过题海战术帮助学生巩固写作技巧,却忽略了写作本身的趣味性。在布置写作方面的练习活动时,教师通常只是强调对命题式作文的设计却没有为学生预留充分的自主空间,这样一来,学生在参与写作训练时十分被动。由于写作训练本身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写作教学目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不够紧密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共生的。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目前许多教师将二者作为独立的教学模块进行授课,导致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阅读本身强调通过对文本信息的分析获取有价值的材料;写作则是直接体现学生情感态度的途径。目前,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难以落到实处。在阅读与写作脱节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探索,同时也无法通过阅读与写作的平台积累丰富的文学知识。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到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的積极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运用读写结合策略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这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主要关注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的成长状况,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将精力放在理论性知识的讲解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过分追求技巧上的进步,而没有真正融入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学生自身知识储备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写作中体现的情感内涵远远不足,作文“言之无物”的现象普遍存在。以阅读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将优秀的片段作为写作的资源,将阅读中接触到的故事作为论证观点的依据,确保学生能够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

明确的阅读方向是学生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阅读活动往往缺乏合理指导,学生通常只是随心所欲的阅读,而没有做好系统性的规划,影响到了阅读的实施效果。开展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同时,教师能够对学生的阅读行为进行深入的指导,并做到以写作为导向,帮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让学生懂得该读哪些内容以及该如何阅读。以此为基础,学生的阅读效率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写作教学,本身依赖于教师的有效指导,在实现读写结合相融合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重点能够得到调整,认知能力也能得到全面提升。

四、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能够确保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得到充分保障。教师需要通过充满趣味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借助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更好地强化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能够真正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强调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活动的针对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做好教学上的优化,确保学生的个性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二)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小学阶段推进读写结合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保证读写结合教学的顺利落实,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适应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并且真正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需要把握好阅读与写作的先后关系,将阅读放在首位,以阅读为基础,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分析文本信息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观点内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教师也需要对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做出适当的调整和优化。比如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教育时,教师应当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谣等文学作品着手,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基于教师的合理指导,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才能得到充分保障,并且在不断适应读写结合学习活动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

五、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读写结合教学氛围

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对读写结合活动的有效利用,要关注课堂教学形式的有效创新,同时也要关注读写结合氛围的有效营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班级内部建立起良好的阅读氛围,由全体同学共同建设读书角,每位学生贡献1~3本优秀的读物,在班级内部进行传递阅览。通过这样的形式,在班级内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阅读素材。教师还应与家长保持紧密的沟通和交流鼓励,使家长能够充分意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并且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对学生做出指导,让学生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下,为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顺利落实奠定基础。

(二)基于课堂教学开展随堂训练

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合理地设置随堂练习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写作方面的训练。以阅读教学为基础梳理写作思路,确保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全面提升。根据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基于教师的指导,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并且更好地了解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有效加强画面与文本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能够通过画面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并且学习先进的写作方法。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布置具有针对性的随堂练习活动,无论是对课文故事的改编,还是对故事的续写,这些活动都可以成为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不断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做好对学生写作训练内容的有效评价,让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三)通过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了有效实现读写结合的教育价值,教师应当格外重视对课外阅读活动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需要对课外阅读的素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应用,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要确保阅读素材本身具有较强的拓展性。为此教师需要做到以课文为基础,对教学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并且以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通过对不同文本信息的分析和对比,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除了传统教学形式下的文本类阅读素材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引用绘本等形式的读物,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热情。做读书笔记是阅读中的良好习惯,为此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批注,并且主动摘抄文本中的好词佳句,学会灵活地运用文本素材,让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四)针对读写结合活动实施科学评价

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是确保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得到落实的关键。这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根据学生的成长状况对评价标准做出有效设置,既要考虑到学生在考试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评价为导向,实现学生思想观念上的进步。教师应当重视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通过这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并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在评价中既要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更为关键的是指正学生的缺点,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投入读写结合的活动中。

六、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真正将阅读与写作融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对语文教学形式做出有效优化,让学生能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体验。但是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习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对阅读教学的材料进行合理选择与利用,并且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在写作中明确阅读的方向,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高质量提升。唯有如此,阅读与写作的教育价值,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凭借行之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惠秋.读写双翼,合而为美:小学语文读写的深度结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1(30):59-60.

[2]陈俊,雷凤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21(29):23-24.

[3]范旭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天津教育,2021(26):160-161.

[4]卢改凤.试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9):190-191.

[5]段淑梅.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实施方法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9):143-144.

[6]班杰.巧閱读,妙写作:小学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探究[J].快乐阅读,2021(16):48-49.

[7]倪网苟.浅议小学语文高年段要重视读写结合的教学实施[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1(4):38.

作者简介:杨晓凤,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中街小学。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实施策略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25:04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00:27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12:0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9:54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20:58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6:59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