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游戏是幼儿阶段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十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形式,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基础需求出发,为其制订针对性且科学化的教学方案。将幼儿园区域游戏以生活化形式呈现,可以进一步提升游戏教育效果。文章将通过重视创设区域游戏生活化环境,设计生活化区域游戏教学方法等多项措施的应用,针对幼儿园区域游戏生活化具体实施策略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生活化
一、 引言
生活化教育理念自提出以来便被运用至不同的教学阶段和教学科目中,主要目的为全面提升相关学习者的理解能力,进一步丰富教学情境,完善教学效果。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学模式中,以生活化形式呈现,可以分别通过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角度进行分析,为幼儿构建完善化的游戏学习方案,全面激发幼儿参与游戏学习的积极兴趣,从而促进实现多方面教育发展目标。
二、 重视创设区域游戏生活化环境
环境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所在,无论在任何阶段教育工作中,良好教育环境和教学氛围的营造,均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但是完善的教学环境构建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教师仅仅重视单方面的环境构建模式,不善于通过不同角度和方向提升环境构建效果。在幼儿园区域游戏生活化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重视为幼儿创设合理化的区域游戏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促使幼儿充分体会学习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意识,活跃整体教学气氛。对此,幼儿教师需要通过多角度进行全面化分析和思考,将多种教学策略运用至区域游戏生活化环境构建工作中,使幼儿在不同角度充分感受良好生活化游戏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作用。首先,环境营造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重视从幼儿的视觉角度进行分析,在环境构建过程中,通过多彩的颜色等元素丰富相关游戏环境氛围。幼儿与成年人的视觉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实际环境构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幼儿的视角和审美方式进行分析,为其构建合理化的游戏环境氛围。这种环境构建方式可以全面发展幼儿审美能力,丰富幼儿体验感。另外,生活化区域游戏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良好环境和教学氛围的构建可以通过幼儿的听觉角度进行分析,充分运用实际教育情境和游戏内容相关的音乐作为背景,全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在相关音乐元素辅助作用下,深度感受游戏内容和游戏情境,提升学习效果和游戏参与兴趣。除此之外,教学环境及教学氛围的构建工作可以通过多角度进行分析,加强调动幼儿的综合感官,推动实现区域游戏教育方案设计目标。例如: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蚂蚁搬豆》教案设计过程中,主要以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将“豆子”搬运到终点。在此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生活化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的构建效果,幼儿教师可以分别通过幼儿视觉与听觉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强调合理化环境的构建工作,全面提高幼儿参与兴趣,同时丰富生活化游戏方案,实现根本教育目标。因此,幼儿园生活化区域游戏教学方案设计期间,完善化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的构建工作是需要教师重点关注的基础因素,更是提升区域游戏设计效果的有效措施。
三、 设计生活化区域游戏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发展方向,科学且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模式的完善性特点与全面性特点。幼儿园区域游戏生活化设计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将生活元素渗透至游戏方法中,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区域游戏,学习模式中的生活元素,全面提高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水平。首先,在生活化区域游戏教学方法设计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比较感兴趣的元素作为教学方法设计方案。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全面化提高幼儿区域游戏参与积极性,促使幼儿在完善的区域游戏学习方法辅助作用下,掌握其中重点发展目标。同时,以幼儿感兴趣角度设计教学方案是符合“以生为本”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加强重视和充分运用。另外,生活化区域游戏教学方法的设计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完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角色互换和角色扮演等方法,使幼儿成为不同的身份角色,帮助幼儿直观体会和感受,从而促进提高区域游戏教学效果。角色扮演教学方式运用范围比较广泛,在全面激发幼儿表演欲望的同时,可以幫助幼儿充分感受和理解不同角色带来的积极影响作用。例如,在幼儿园区域游戏《我给爸爸妈妈穿鞋子》方案设计过程中,主要以亲子游戏为主,引导幼儿为家长穿好鞋子并进行整理。这一生活化游戏方案设计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使幼儿充分体会家长的身份和角色。同时在竞赛性质的游戏模式中,可以全面培养幼儿积极主动意识并促进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水平。幼儿园阶段区域游戏生活化模式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设计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帮助幼儿构建完善化的游戏参与方式,全面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四、 延伸生活化区域游戏教学内容
生活化区域游戏教学模式的开展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为幼儿构建完善科学的教学方案,促使幼儿在参与区域游戏的过程中以积极的态度完成学习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的渗透不仅要体现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内容设计方面,同时要体现在游戏材料设计方面,帮助幼儿从多角度全面化感受生活化因素的积极影响作用,丰富区域游戏教学内容,推动实现生活化区域游戏教育发展目标。例如,在区域游戏《动物的本领》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意愿选择喜欢的活动区域,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以合作协商等形式参与游戏并体验,从而帮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多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实现发展幼儿观察能力与比较能力的教育目标。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材料完善设计活动方案,使幼儿分别在美工区、表演区、阅读区等游戏区域进行活动,并利用其中生活化元素实现游戏目标。同时,为了充分体现生活元素,在搜集生活化教学材料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结合游戏内容进行分析,主动探究与其相关的游戏材料和生活元素。另外,生活化游戏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以多功能、多层次的原则作为核心基础,这不仅是为幼儿区域游戏的自由选择带来更加便利条件的根本,同时是促进体现区域游戏灵活性特点,全面满足幼儿发展需求的有效措施。与此同时,完善的生活化区域游戏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材料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应用要注意符合幼儿的实际认知需求和基本生活背景,如果仅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特点,却忽视了幼儿的实际身心发展特点,将不会达到良好的区域活动方案设计目标。幼儿园区域活动生活化设计方案需要通过生活角度为幼儿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以此保障区域游戏及相关活动设计效果。
五、 完善设计多元生活游戏教学目标
生活化区域游戏组织开展过程中,教学发展目标的设计十分重要,这是影响幼儿综合学习效果的重要根本因素。一切教学任务和游戏方法要围绕根本教育目标为核心进行分析和延伸,这不仅是保证幼儿参与区域活动效果的重要根本,同时是促进提升幼儿积极意识的有效方法。生活化区域游戏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要通过不同角度进行设计和落实,帮助幼儿发展多方面综合素质修养,推动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目的。例如,在美工区的生活化游戏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在完善教学目标期间便可结合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充分保障教学目标设计完整性与全面性,同时要与实际生活方向存在较强的连贯性。首先,幼儿教师可以结合美工区域游戏为幼儿设计认知能力发展目标。认知是幼儿阶段教育工作的基础性发展目标,更是帮助幼儿在之后进行全面性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重要根本。在生活化区域游戏方案设计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结合美工区域的特点进行分析,使幼儿全面化了解多种美工工具和美术作品,吸引幼儿积极参与的欲望,同时促使幼儿在美工区域游戏参与过程中掌握更加全面的基础知识。其次,幼儿教师在生活化美工区域活动方案设计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技能发展目标的设计和落实。此环节和教育目标的设计意义在于发展幼儿学习能力,使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多元化的美工工具。与此同时,在技能发展目标设计及实现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其通过丰富的美工工具用法探索、创新学习方向和方法,促进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幼儿园区域游戏生活化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价值观发展目标是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及科学学习态度的关键环节。幼儿教师需要重点关注价值观发展目标的制订及落实工作,可以通过区域游戏教学环节和内容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幼儿逐渐学会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构建正确人生观。在幼儿阶段生活化区域游戏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构建丰富且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目标,将会充分体现区域游戏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及完善性,全面提升幼儿综合学习水平,实现区域游戏设计的根本目的。
六、 引导幼儿合作探索游戏任务
生活化區域游戏方案设计过程中,幼儿教师通常会为幼儿设计探索类游戏任务,引导幼儿以多种方式完成相关任务,实现学习发展目标。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本身并不擅长主动探索游戏任务,教师是主要引导者和启发者,需要帮助幼儿通过合作等形式完成相关游戏任务探究目标,使幼儿积极参与至游戏任务中,全面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交往能力。在幼儿具备较强沟通和合作能力之后,其区域游戏参与效果将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是符合根本教育发展目标的要求。例如,在生活化区域游戏《影子变变变》进行过程中,教师即可引导幼儿通过合作形式探索游戏参与方法,提升幼儿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幼儿在完善的游戏任务探索过程中掌握全面性的知识内容。此游戏的重点在于通过“找影子”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影子这一概念,发展幼儿认知能力和科学观念,同时促使幼儿的观察能力得以发展,全面培养幼儿游戏参与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为其设计合作性的学习方案,引导幼儿以合作的形式进行运动,促使幼儿在合作的过程中感受组合型的影子形象,从而引发幼儿对游戏产生较强的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创新和挖掘。除此之外,生活化区域游戏任务设计工作同样十分重要,幼儿教师需要结合根本教育发展目标,将游戏任务设计更加完善化、合理化。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学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索游戏任务的教学方式完善设计教学方案,可以进一步促进发展幼儿综合学习能力,推动实现区域游戏设计根本目标。
七、 结语
幼儿教育工作中,区域游戏生活化发展目标是重点教学设计方向,在全面提升幼儿理解能力的同时,促使幼儿从生活角度深度感受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同时以合作等形式将区域游戏生活化发展目标充分体现,帮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体验中实现核心素养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谢召文,张利敏.幼儿园游戏化、生活化区域活动的建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2):242-243.
[2]梁云霞.幼儿园区域活动生活化的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9):107-108.
[3]王崇丽.幼儿园区域活动:问题及发展趋势[J].教育现代化,2016,3(35):310-313.
作者简介:吴红,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