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中国处于全面脱贫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国脱贫攻坚战能否取得全面胜利,因此需要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人才。而民族地区学校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重要场所,需要充分发挥育人职能,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此能够端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所以有必要采取有效策略,提升民族地区学校思政工作的水平,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文章就民族地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政策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政策
一、 引言
民族地区学校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开展基础教育工作时,也需要加强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民族地区较为偏僻,经济比较落后,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其目的为了使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培养出能够投入在家乡建设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因此,极有必要在教学期间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民族地区学校需要对思政教育工作引起重视,并能分析当前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继而能够采取有效的策略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具有团结意识、正确的思想政治意识、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并能够在未来投身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承担起全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二、 民族地区学校展开思政教育现状
在国家政策下,民族地区学校需要积极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方针,要能够展开不同形式的思政教育工作,从全局角度分析得知已经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但是,民族地区展开思政教育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教育工作发展不够均衡,而不同的民族地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产生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情况下,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比经济落后地区落实效果更加良好,教育领导层更加重视,而且教学设施设备配套更加完善,教学师资队伍水平更高,因此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得较为良好。
虽然一些民族地区思政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思政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师资力量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完善、教学能力水平不太理想等,而且民族地区思政教育具备特殊性,造成了一些教师,尤其一些年轻教师难以真正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岗位工作的基本需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较为被动。
民族地区的发展更加重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和家长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方面的,是思想方面的,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下造成了学校不能关注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多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教师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宗旨。
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思想比较开放,对新鲜事物能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民族地区学生由于生活地区实际情况而更加追求和认可改变自身生活质量的东西,而不是精神上、思想上的东西,民族地区学生更愿意学习改变自身命运的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产生浓厚兴趣,甚至会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枯燥乏味,因此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 民族地區展开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思政教育工作存在共同特点,同时也具备自身特点,在民族地区展开思政教育需要明确掌握民族地区特点,这对学校和教师都是一种挑战。民族地区不同民族学生内心会存有深深的民族概念,并且民族思维、认知、情感模式都具有民族特色,这些无形的东西会影响民族地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从而也会影响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展开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工作,确保思政教育积极融入民族特色,这是民族地区展开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民族地区学校展开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另一挑战则是技术上的挑战。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对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技术的发展形势下,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极其显著的现象则是一些学生能够运用互联网满足自己的使用需求,互联网、手机等对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导致了学生过度依赖互联网和手机,这是当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的变革,同时也推进了行业领域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快速方便。学生能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而教师所发挥的职能作用逐渐淡化,教师不再是具有权威性的教育人士了,而且教师所讲述的一些知识,学生可以从互联网平台搜索查询到,并且一些教师不能了解的知识学生能够提前利用互联网获得,这种教育局面是教师需要积极面对以及应对的问题。
四、 民族地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以及主体
民族地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要包括民族地区学生,而民族地区学校不只有少数民族,而且还有汉族,不但具有教育特点,还具备民族特点,包括认知、信仰、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而且也包括了以民族地区思政教育产生的特殊问题,学生是展开教学工作主要对象,学校需要给予关注和重视。教师不只是教育工作的执行者,而且也是主导者、管理者。教育工作者要端正工作态度,坚定教育信念和思想政治观念,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学校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思想,具备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一个中国的团结意识,坚决维护共产党的政治决心。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学习党的政策方针,时刻具有创新的思想理念、科学的思想态度、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要在教学中具备全面奉献精神。另外,还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深入研究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纲要。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合理把控能力,能够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的思想意识,并且能够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凝聚力,以此体现自身的组织水平,同时还要将学生产生的一些不良思想及时制止,并合理地应用有效策略进行开导,以提升自身的观察力以及全局把控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帮助学生提升人际关系交流水平,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民族地区学校思想政治教学具体策略
民族地区学校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需要加强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深入领会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文件精神,积极提升思想政治认识,并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水平,积极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以此才能避免受到现实主义的影响和局限,进而才能体会到学校教育中对于社会、学生重要的内容,从而才可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明确教育教学方向。
若要有效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建设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是极其关键和重要的。缺少综合素质能力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就难以有效完成思政教育工作任务。要改善这种局面,解决相关问题,就需要积极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群体进入到思政教育队伍中,引导其他学科教师融入思政教育中。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立德树人”,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教育队伍。不能只是依靠少数思政教师维持和开展思政教育。
而学校方面需要创造培训进修的机会,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职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水平,加强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教师之间弥补相互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教学工作,要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也需要认识到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思政教育教师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否则难以实现最终的目标。
民族地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考虑到民族地区的特点。由于民族地区具备自身的特殊性,在展开思政教育工作中要依据一定的原则,还要灵活应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借助民族地区优势,深入挖掘民族地区积极的教学材料,能够将适用于民族地区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学资料、教学工具、教学优势等综合应用,以此确保民族地区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过程中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民族地区学生能够学习到属于民族特色的元素,这样民族地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才不会让民族地区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
然后,民族地區学校需要积极有效展开思政教育工作,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风气,综合学校文化、教育风气、学习气氛,从而形成健康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气和教学氛围,突破传统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所影响的思政教育局限和制约。而民族地区学校是民族地区知识水平以及意识层次较高的阵地,需要从观念认识上以及意识形态方面逐渐引导社会舆论以及家长、学生融入思政教育中,并要求积极参与,进而有助于正常有序地完成思政教育工作任务和教育使命。
六、 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和实施极其关键和重要,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针对于此,需要认识到民族地区学校展开思政教育现状以及民族地区展开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应用有效的策略逐渐健全和完善民族地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才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具备良好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人才,为国家、社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卢喜朋.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华夏教师,2017(14).
[2]王才道.浅析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在民族地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8).
[3]余安妮.新媒体环境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21(2).
[4]杨阳.民族地区大学生需求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2).
作者简介:王灵香,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第一中学。